“嗯......这事很难办啊......嘶......”一位四十多岁,头发有些稀疏的中年人,皱着眉头沉吟道。
墨镜王无所谓道:“他们都来找了,也不好拒绝——只是该怎么分配,还需要好好琢磨。”
这位跟墨镜王谈话的中年人叫陈辉中,泽东电影公司的财务高管,也是诸如《2046》等影片的监制。
两人的关系既包含上下级,也是处得来的朋友。
陈辉中仰着头思索一会,沉默良久才道:“前几天,肯-洛奇导演不是也约你了吗?他们都来试探,这事也就不好办了......”
接着无奈道:“那些人咱们都得罪不起,也不能拒绝亲近的善意。所以,少不了要多拿奖项去做文章。”
“嗯。”墨镜王头脑也不笨,要是不懂得与人逢迎、说些好话,早就被投资商打死了,“那么,可以用表演奖项填补空缺,这是风险最小的。”
“也只能这样了。”陈辉中点头,“另外,金棕榈......你打算投谁?”
“从两部反战题材中挑一部呼声最高的。我看其他几位评委也是这么想的。随大流总不会有错。”
“可行......”
开幕式之后,戛纳关于电影的氛围才开始逐渐的热闹起来。
城市各处的影院、沙滩、礼堂乃至电影宫里面的广场空地和许多自费推广的独立电影人所安排的影片,林林总总,每天就有数百场之多,可谓真正的电影盛会。
当然,这其中,最受观众和媒体瞩目的无疑还是电影节官方片单。
而主办方们对各竞赛单元放映场次的安排也很有一套,基本规则都是根据电影导演的名气和题材受众进行排期,以便让长达一周多的放映活动不至于太过平淡又不能错漏一位。
这日上午,莱曼得了空,便亲自盯着非竞赛单元的排期问题。
按照制度和收受的人情,虽然弄得很麻烦但总归没出什么差错。
才放出去影片,便吸引了一位位的电影爱好者走进。
话说,戛纳电影节期间,对于影迷来说选片的空间相当之自由。
一天的影厅加路边放映,数量极其可观,爱去哪看去哪看,偶尔淘到一部喜爱的,也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事。
当然,这里的绝大部分也只是连院线放映的门槛都够不上,奇奇怪怪的叙事超多。
但总归这样的氛围是许多电影爱好者所喜欢的。
而在另一边,利亚姆也在带着人到处赶场,分散着寻获有没有发行潜质的电影,好买下版权拿到北美市场赚点利润。
发行公司对于片源的数量要求还蛮高的,毕竟没发行任务,照样要支出工资,而且还浪费人力以及市场空间,是以,戛纳这样的交易平台还是蓝蝶影业很需求的。
......
电影宫,主竞赛单元处。
一个规模宏大、装修精致的放映厅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大家热情交流,等待着入场。
而旁边不远,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满意的看着这一幕的发生。
今天上午,主竞赛会场一共排了两场电影,其中之一就是这位老先生执导的《风吹麦浪》。
是的,老先生的名字叫肯-洛奇,英国导演,36年生人,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律系。
算起来,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角逐戛纳了。
早年作为导演新秀,又没什么人脉大腿,所以经常陪跑——不止是戛纳。
这一跑,就是二十多年。
从中年跑成老年,都没能等来一座金棕榈。
这样的遗憾,提名又错过,早已经成为他的执念。
所幸,到了这一届,组委会总算是重视了他,开幕后的第一天就安排了他的电影,足以明白这背后的深意。
只不过,微微不爽的是,离影厅不远处的另一座展厅,佩德罗-阿莫多瓦执导的电影《回归》也在吸引着不少观众的入场支持。
肯-洛奇很明白,这一届戛纳电影节,对他夺得大奖最有威胁的就是此人。
且无论是比较资历还是别的什么。
——从首日最先排班的两部影片的选择就能看出一点评审团的迟疑和犹豫。
肯-洛奇略有深意的望了几眼,瞧着队伍渐渐消失,剩下没进场的观众因为没了位置又散掉,才收回视线,走进自家这边的展厅。
大约半个小时后,故事渐入佳境,而展厅里的观众也没什么人离场,留存率相当不错。
这让一直关注此事的肯-洛奇略微轻松。
——电影没什么打动观众的优势,可是真的会大规模离席的。每年会发生类似反应的影片基本拿不到最终大奖。
肯-洛奇毕竟年迈,精力有限,除了暗自欣慰一会,很快就投入心神放在自家辛苦拍摄的电影上。
哪怕他已经非常熟悉了,也还是忍不住那种回味故事和过程的诸多念想。
《风吹麦浪》的背景是围绕爱尔兰独立战争中所发生的、戏剧加工之后的一些事情。
主要通过三个普通年轻人在这之中的伤痛遭遇,以不同民众的视角再现爱尔兰人在这特殊时期下的历史厚重,以及英国殖民所带来的血腥篇章中的浓墨一笔。
或者说,这是一个英国导演用正视历史的姿态来展现那段历史。
难得的是,叙事屁股没有坐歪。
不批判、不赞同、不洗地。
甚至因为这种对社会问题的阐述和对底层人民的一些关怀——主要是同情爱尔兰人。
还被好事娱记冠上有“涉嫌叛国”的帽子,而且主要是英国媒体在这么说。
当然,英国媒体的尿性,从来就是不怕事闹大。
这种曲解,只能算是小小日常手段。
肯-洛奇本人都没当回事。
他已经70岁了,除了电影和一些对奖项上的执念,别无所求。
哪怕太阳报公开批评,说《风吹麦浪》是一部支持爱尔兰共和军的电影,影片拍摄出来的目的是想将英国的名声搞坏,他依旧不动摇的拿到戛纳放映。
正视历史有错吗?
肯-洛奇的目的只要想告诉人们不要发起不义之战,而且只要是想与伊拉克战争进行比较。
每当有内部矛盾,别老想着用外部战争来转移,这才是他想表达的。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它不是目的,是手段。
《风吹麦浪》以三位底层民众的反抗讲的就是这么一出故事。
且在内部放映里,受到大部分评委的认可。
里面共和军的斗争,迫使英军签订条约,停止流血牺牲。
然而,初步的胜利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很快就迎来内部清洗,内战爆发,所谓的并肩作战不过是争权夺利的延续。
影片风格严肃写实,拍得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已经发生的都已经过去,肯-洛奇本人还是很有尊重历史的态度的。
哦,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主演阵容里面,斯里安-墨菲(《侠影之谜》里的稻草人)有过出演。
放映结束后,肯-洛奇见着观众们还在热情讨论,心里像是吃了蜜糖一样高兴起来。
对导演而言,还有什么比受到观众喜爱更让人满意的。
他怀着喜意起身,慢吞吞的故意往人群里凑,偶尔还与几个相熟的评委闲聊,话里话外,都是人情示意。
大家嘴上都是公义,内里全是私心,其中人脉、交际往来不胜枚举。
肯-洛奇也是非常适应这样的节奏了。
而对其他人而言,颁奖与否的**远没有为自己捞好处、结交关系的**强烈。
肯-洛奇内心叹息几下,又非常自然的加入其中了。
三番两次错失金棕榈,对他来说,真的挺希望拿一次的。
不为别的,只为这一时的风光、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