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到了。”
纳生非常恭敬的对身边的罗秋说道。
这几天以来,一路上纳生和罗秋之间交谈甚多。
罗秋虽然只是一个少年,比纳生小了很多,可是那少年老成的样子实在是有些让人惊讶。
纳生在和罗秋交谈的过程当中,从来都不会觉得罗秋是一个孩童,甚至会觉得他是一个像比自己老师还要睿智的人。
要知道,纳生从小可就是在布达拉宫和松赞干布一起长大的,两个人之间有着同一个老师。
作为吐蕃贵族里面最耀眼的星,纳生和松赞干布的老师当然也绝对不会是什么普通人物。
而现在的罗秋比纳生的老师竟然还要睿智,可以想象纳生对罗秋的崇拜将会到达一个什么样的地步,甚至已经言听计从了。
“唔,进去吧。”
罗秋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环顾一下四周。
纳生当然不敢怠慢,恭敬的带着罗秋走进城池。
这座城市在吐蕃倒还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建筑。
虽然和大唐最小的城市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差距,但是在吐蕃这个地方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这个城市距离布达拉宫和吐蕃边境相等的距离内,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位置地点。
也正是因为路途比较遥远的关系,松赞干布的屠刀还没有挥向这个地方。
这个城市的居民全部都是属于同一个部落,而这个部落的首领叫邦色。
邦色是一个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人。
正是这样一个人,在无数次的危难当中,救助了纳生。
就是因为邦色和纳生的父亲曾经有一段过命的交情,纳生父亲临死之前,将他托付给了邦色。
也正是因为这个承诺,邦色才会尽心尽力的保护纳生。
可以说如果没有邦色的保护和影响力,纳生不可能带着自己的部落活着离开布达拉宫,来到这座边境小城定居。
“我听说这里的首领和你之间有不小的交情。”
走进城之后,罗秋一边走马观花的看着城里的百姓,一边有意无意的对着纳生说道。
“先生的消息真是灵通,对吐蕃境内的人情世故一目了然。”
听到罗秋的话之后,纳生先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讶,然后马上释怀似的笑道:“这里的首领曾经和我的父亲是八拜之交,他们之间的感情甚至已经超过了亲兄弟。所以这里的首领其实也就是我的叔父,不过他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死板的人,如果想要劝说他加入我们的话,或许有一些难度。”
“这倒是有一些意思了,现在松赞干布的险恶嘴脸已经全部都露了出来,难不成他还要坚持效忠吗?”
罗秋冷冷一笑,说道。
“这倒也不是,主要是因为先生的身份过于特殊,而我叔父又不太喜欢你们大唐人,所以如果这件事情让他知道的话,说不定会有非常大的难度。”
“要不然,先生就将自己的身份先隐藏起来,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告诉叔父也不迟。”
纳生继续说道。
听到了纳生的话以后,罗秋嘴角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自己大唐的身份是绝对不可能隐藏的,无论走到哪里罗秋都绝对会有一个唐人的身份为人处世。
很快,两个人便来到了邦色所在的地方。
这个邦色现在已经年逾花甲,可是依然精神抖擞,并且将部落里面的士兵视为己出,自己更是常年居住在兵营里面。
罗秋和纳生穿过了城镇之后,来到了这座城市的背面,又走了十几里的山路,才终于在一个峡谷里面找到了邦色现在驻扎的营地。
等来到了这里之后,罗秋并没有让纳生马上带他过去找到邦色,而是细细的观察起来这里的地形,还有邦色所驻扎的营盘方位。
“先生,您在看什么呢?”
看着罗秋站在峡谷的最顶端愣愣的发呆,纳生忍不住轻声问道。
这个地方鸟不拉屎,连一只苍蝇都没有,他实在想不通罗秋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呆那么长的时间。
“你难道不觉得,你的叔父所驻扎的营盘有些不一般吗?”
罗秋笑一笑,对着纳生说道。
纳生闻言之后,也非常好奇的朝着自己叔父驻扎的营盘看去,可是无论怎么看,他都觉得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先生,只不过是普通的营盘而已,有什么特别的吗?”
看了良久之后,纳生终于放弃了挣扎,灰心丧气的对罗秋恭敬的问道。
或许自己对于这一方面的事情真的是没有天赋,也怪不得自己被松赞干布打得落花流水。
“不对,这并不是普通的营盘。这个营盘驻扎的方向,应该就是布达拉宫所在的方向,而且从这里看去像是呈一个尖锐的武器一样。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的叔父已经报了必死的决心,要在这里和松赞干布决一死战了。”
罗秋摇了摇头,继续对纳生解释道。
他见过许许多多的营盘驻扎,当然也知道这一类的营盘所驻扎的类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时候,一场战争的细节并不是只是在战场和打斗之间看到的,有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只要能认真发掘,就会发现左右战争最关键的线索。
现在罗秋就是看到了这样一个线索,就可以明白这个军队里的主帅心里面的想法是什么。
纳生一脸骇然的看着罗秋,就像看着一个怪物一样
先别说他的叔父邦色现在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罗秋只是通过看到一个营盘,就可以将一个人的内心猜到如此地步,若不是鬼神作怪,人力岂能达到如此境界。
纳生心里面对罗秋佩服的简直五体投地,只是现在还没有办法证实罗秋的想法到底是不是对的,所以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到邦色,问一问他心中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先生,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赶紧下去吧。如果按你所说的情况,那么叔父现在和我们的想法应该是不谋而合才对。如果我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话,说不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