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不负大明不负卿 > 第141章 巾帼豪杰,天下谁人不识?

李太后想了想,问道:“吴大人觉得胜算几何?”

吴兑回道:“娘娘,臣不敢妄加推测,毕竟不是当事人,只知刻不容缓,需做最大努力一试。”

“好,此事便交由吴大人负责。”李太后当即作出决定。

只是她紧蹙眉头,又问道:“那吴大人是想安抚、劝说三娘子嫁给那个黄台吉吗?”

吴兑微微一滞,轻声反问:“那娘娘以为如何?”

“好吧!此事由你吴大人全权负责。”李太后又重复一遍,随即感慨地道,“可对于一个女人而言,需要莫大的勇气啊。这样吧,只要她同意,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她,本朝可以再封她一次忠顺夫人。”

“明白,多谢娘娘!微臣也替三娘子多谢娘娘!”

李太后继而将目光投向申时行,吩咐道:“申阁老,既然此事重大又特殊,那对待三娘子大可不必依据朝廷旧例。”

“臣明白。”

“你们还有什么补充的?”

“娘娘,”吴兑忙道,“为了提防黄台吉顽固不化,臣建议做好出兵支援三娘子的准备,同时传令给蓟镇戚大帅,让他亦进入战备状态以应不虞之需。”

戚大帅,蓟镇总兵戚继光也。

未等李太后答话,朱翊镠开口说道:“吴大人,此情依本王看,不必过于紧张,黄台吉在土默特部的影响力远远不及三娘子,底下抱怨他或许有,但绝不敢公然与我大明为敌,只要吴大人将三娘子安抚下来就行。”

吴兑道:“潞王爷,这个道理臣明白,自本朝答应与土默特部互市以来,土默特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此乃有目共睹的事实,即便黄台吉有所怨言,部落的人也不会答应他与本朝翻脸。”

“那吴大人还担心什么呢?”

“臣所担心的是,三娘子无法接受黄台吉的求婚,那土默特部势必会发生内战。如今漠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蒙古其它部落也得以平衡发展。一旦土默特部发生内乱,必将元气大伤,那么这种平衡便被打破,不安定的因素随之而来,对本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一定要竭尽全力阻止。”

朱翊镠听明白了:“哦,吴大人其实还是担心说服不了三娘子呗?”

“潞王爷,是的。”吴兑道,“这种事只能劝,与她讲清楚个中的厉害,可总不能强迫人家吧?”

“吴大人对自己那么没信心吗?”

“……”吴兑稍稍一滞,心想这个潞王爷……这不是有没有信心的事好不好?而是让一个女人嫁给她的儿子,她过不去自己心理那一关啊!

吴兑回道:“或许,也并非臣没有信心,正如刚才申阁老所言,如果三娘子不喜欢本朝文化,没有受过本朝文化的熏陶,想必她也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

朱翊镠点头,认同这一点。

忽然他有一个想法。

反正知道三娘子最后以大局为重,肯定是听了劝的。

那这个时候,谁充当使者去说服三娘子,回来就是大功一件啊!

可惜他这阵子太忙,几件大事都赶在一块儿不能离开。加上刚刚又被朝臣弹劾,这风头不适合让他这个王爷出。

派谁去呢?

若按历史的剧本,是派大臣郑洛去的。

可在朱翊镠看来,这是大材小用。三娘子之所以能成为一大传奇人物,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她尊重大明,所以大明人士对她赞誉有加。

但更重要的方面是,三娘子有别人所没有的高瞻远瞩的目光。别看她是一位女子,就是大多数男子都远不及她。无疑,三娘子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朱翊镠相信三娘子率兵出走只是出于女人的本性一时想不开,给她一点时间应该就会豁然开朗。

鉴于此,朱翊镠道:“娘,孩儿倒是可以举荐一人充当使者,去说服三娘子。”说心里话,他真想自己去。

“谁?”

“翰林院侍读曾朝节。”

“为何举荐他?”李太后诧异。

申时行更加诧异,第一个念头朱翊镠肯定是寻机报复曾朝节。

明摆着嘛,曾朝节弹劾他,他便派曾朝节去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一旦失败,那就成了罪人。

朱翊镠回道:“娘,曾朝节口才好,逻辑强。”

“不可。”吴兑当即反驳道,“娘娘,潞王爷,不是臣看不起翰林院的一名侍读,此事非同小可,臣以为,当派出一位重臣,前往充当说客,方显本朝的重视。”

朱翊镠不以为然:“不是还有吴大人吗?其实有吴大人一个,本王相信就差不多了,三娘子只是需要静一静。”

“静一静?”吴兑问号脸。

“对,让三娘子一个人静一静,她会想明白的。”

“潞王爷认识三娘子吗?”

“认识,当然认识。”朱翊镠毫无违和感地回道。

吴兑却犹然不信,所以情不自禁地看了申时行一眼。

申时行微微摇头,给吴兑递过去一个讳莫如深的眼神,好像在说潞王爷的话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镠儿,又在胡说,你何时见过三娘子?认得她?”

朱翊镠音韵铿锵地道:“娘,三娘子生于蒙古贵族,是瓦剌奇喇古特王后绰罗斯氏的女儿。她天生丽质,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性格豪爽,尤其擅长歌舞骑射。她堪称允文允武、胸襟开阔、通达事务的女中豪杰,二十岁嫁给阿拉坦汗,辅佐阿拉坦汗扩展疆土,发展漠南经济,并毅然随夫出征瓦剌,深受土默特部民众的喜爱。”

李太后脸上有光。

申时行和吴兑均感不可思议。

朱翊镠接着说道:“三娘子深受阿拉坦汗的宠爱信任,为阿拉坦汗诞下一子,取名卜他失礼。三娘子出嫁之时,正值本朝与塞外草原的关系极度紧张时期。面对剑拔弩张的严峻形势,三娘子以其聪明才智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与本朝和好。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宣布休兵罢战,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通贡互市。”

李太后微微点头,听得十分入神。

申时行和吴兑彼此看了对方一眼,神情复杂。

朱翊镠继续:“与本朝实现通贡互市后,塞外草原上几千里的边境地带很快出现一派祥和、安定、繁荣的好气象。自此,朝廷无后顾之忧,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师旅无调遣之劳。”

“另外,三娘子还主持修建城池,待修成之日,本朝赐名为归化城。就在不久前,阿拉坦汗去世,三娘子深明大义,立即将这一消息呈文告知本朝政府,并上贡马匹、镀金撒袋、弓箭等,以表示继续忠顺本朝。三娘子真乃巾帼豪杰!天下谁人不识?”

听完朱翊镠这番话,申时行和吴兑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约而同想着潞王爷何时像百事通?居然对三娘子的事迹如数家珍!

真是怪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