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犹豫,一是因为知道万历皇帝本就舍不得张鲸,加上这次又舍己为万历皇帝开脱。
如果将张鲸驱逐到南京,那万历皇帝指定会内疚。
可如果不这么做,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故意给朝臣怀疑张鲸揽责的机会与口实吗?
她也知道购买缅铃一事主要责任在自己儿子身上,就像两年前那两个太监怂恿儿子喝酒戏辱宫女,主要责任当然在儿子。
可儿子只有一个,他是皇帝,那只能在教育儿子的同时,对儿子身边的太监别心慈手软。
伴君如伴虎,怪只怪张鲸为什么不阻止开导儿子?
即便儿子想购买缅铃行乐,作为身边的大红人,也不能一味地纵容,而应该力谏劝止啊!
一念及此,李太后心一横,抬手吩咐道:“冯公公,还是将张鲸驱逐到南京皇陵种菜吧。”
“奴婢明白。”这次冯保没有说张鲸的坏话,而是实事求是禀报。
他的内心其实也很纠结,本来是坚决要将张鲸驱逐到南京的,可张鲸以朱翊镠徒弟自居,说与朱翊镠关系的亲密程度不亚于他与朱翊镠的关系……加上张鲸又找他分析了一大推,他又觉得张鲸这个人对他的地位好像不够成威胁,那是不是将张鲸放在万历皇帝的身边更为合适呢?
自张鲸找过他后,这两天他一直在等朱翊镠的信。
只因张鲸提过这一茬儿,想看看朱翊镠到底是如何交代的。
可谁知,事情衍变到这个样子:高二麻子房屋被烧毁,以致牵扯出一堆事来,将万历皇帝也给搭进去了。
张鲸又演了一出舍己救主的戏……想让张鲸留在万历皇帝身边,怕是机会也很渺茫,毕竟要平息朝臣之怒。
冯保也只能暗暗为张鲸默哀了。敌人变成朋友恐怕,难呀!
随即李太后吩咐道:“冯公公,付公公,你俩一块儿去传旨吧!”
冯保与付大海应声而去。
刚走到门口,便看见值守太监手上扬着一封信,禀道:“娘娘,江陵城来了一封信,是潞王爷写的。”
一听说“潞王爷”,冯保本来正要迈出门槛的脚步又收了回来。
听说是小儿子朱翊镠写来的,李太后也很激动,连忙拆开信件来看。
刚看了一眼,便立即招呼道:“冯公公,你们先等会儿。”
冯保本来就有心放慢脚步的,此时还没有走出启祥宫。
“娘娘。”冯保立马转身。
“走,咱先回慈宁宫再行定夺。”李太后神色竟有几分凝重。
很快便到了慈宁宫。
“娘娘,是潞王爷的信吗?”冯保有心但更迫不及待地问道。
“嗯。”李太后点了点头。
“潞王爷信上说了什么?娘娘脸色为何?”冯保小心翼翼地问道。
“镠儿说辽东战事已起,派戚继光前往援助李成梁,需要一位重量级别的监军,怕两大将军不合,建议张鲸去。镠儿这封信是让湖广巡抚八百里加急传来的,看来事情之紧迫。”
冯保暗自佩服。
付大海不明个中的因由,不解地问道:“奴婢以为监军很有必要,可潞王爷为什么建议张鲸去呢?”
李太后道:“冯公公掌司礼监与东厂,自然不能长久离京;张宏掌内官监与内务府,也不能吧。那除了张鲸,还有谁能担当此任?”
冯保知道这件事的真正原因。
如果放在两天前,他十有**会反驳说:没有张鲸,难道就找不出一位合适的监军?张鲸重量级别自然是够,可如果朱翊镠信上说让陈炬去,想必李太后也不会反对。
付大海不吱声,要说重量级别,原来大内有四大巨头,可张诚死了如今只剩下三位,确实再也找不出来其他大珰与之相匹配。
“事情也真够巧的哈。”冯保道,“可如果这样,如何面对朝臣的非议?”
“镠儿早就预料辽东将会有战事,既然他选择张鲸,必定有他的理由,那就让张鲸戴罪立功吧。辽东战事起,该以大局为重,相信弹劾张鲸的朝臣该能体谅。倘若张鲸这次不能完成任务,将两罪并罚。”李太后当即作出决定。
“娘娘英明!”冯保夸了一句。
“娘娘,这样会不会让朝臣觉得有偏袒张鲸之嫌?”付大海插问道。
“有吗?我认为这是在激励张鲸。”李太后不以为然道,“人在这种时刻,往往被激发出来的力量才最大。就按我说的办,你俩即刻去传旨。”
冯保和付大海去了。
……
这次指责万历皇帝、弹劾张鲸依然是在皇极殿。
冯保到了那里,直接传达李太后的懿旨:“娘娘有旨,本要将张鲸驱逐出大内,免除他的秉笔太监,发往南京,可鉴于当前辽东战事兴起,派蓟镇总兵官戚继光前往援助李成梁,需要一位重量级的监军,娘娘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张鲸最为合适。所以暂且将张鲸的罪过记下,希望他戴罪立功。倘若取得辽东大捷,再行发落不迟;倘若没有达到目的,将“两罪并罚”。不知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
朝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先不说派张鲸是否最合适,但辽东事确实比缅铃一事重要得多。
毕竟一件是国家大事,一件属于个人的私事。倘若不是万历皇帝,也不会有人刻意将缅铃揪出来。
单就这件事的处理,李太后也没有偏袒张鲸,成了,再行发落;不成,两罪并罚,这哪有什么偏袒?
见朝臣一个个沉默不语,冯保请示万历皇帝道:“既然诸位都无异议,那请万岁爷下旨吧。”
张鲸此时也在,他还不知道朱翊镠写信给李太后一节呢。只想着前往辽东充当监军,比发往南京皇陵种菜,不知要强多少倍。
而朝臣唯一感到稍稍不解的是,关于太监监军此前张居正可是废除了,因为张居正担任阁臣时曾主持过兵部,知道太监监军极不合理。
太监不懂兵事,还让他们去前线监军,指手画脚的,不利于作战,所以张居正取消了,与之相对应,大大提高了总兵官的地位。
可李太后为何忽然又要派监军呢?
再一想,哦,想必是因为戚继光和李成梁两位大将同在辽东,如果没有监军,恐怕会出乱子吧。
这样一想,他们又觉得李太后这个决定也是稳妥起见。
朝臣既无异议,万历皇帝便依李太后下了旨。
张鲸大松一口气。
万历皇帝也松了一口气,这样的安排他当然高兴。
想着有戚继光和李成梁联合,只要朝廷不拖军饷,还适当给予奖励,辽东定能取得大捷,那到时候如何发落张鲸就容易得多。
况且,借助辽东战事做缓冲,官民的注意力也会有所转移,不会盯着张鲸购买缅铃事不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