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游戏 > 曹家逆子 > 第1723章 曹安民出的难题

曹家逆子 第1723章 曹安民出的难题

作者:你我当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1-08-16 22:47:57

在银山挖了好几年的矿,周不疑早就受够了,接到调令归心似箭,一刻也不愿多待,赶到郡守府交接完工作便快马加鞭赶往刺史府,得知他来,曹安民亲自出府迎接。周不疑来到府前,看见曹安民急忙下马迎上,躬身拜道:“下官见过刺史大人,下官何德何能,竟劳刺史大人亲自出府相迎。”作为神童,以前他是看不起曹安民的,觉得这货就是个废物,若非出身曹家,瀛州刺史轮也轮不到他。事实也确实如此,曹安民在瀛州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将权力下放到各个郡县,任由各地野蛮发展,刺史府基本不管,结果不知是这货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还是真的大智若愚,这套政策竟特别适合瀛州。瀛州以前一片蛮荒,卑弥呼女王治理瀛州的手段粗糙的连中原的小吏估计都看不下去,大魏,哦不,那时候还是大汉,大汉刚接手的瀛州落后的让人想流泪,经过一系列的人口置换,大量汉人被迁徙过来,凭借远超于倭人的生产技术快速扎下根来。曹安民很少过问各郡县的事,这就给了地方官府极大的自主权,地方官府做事便能彻底放开手脚,发展生产将日子过的越来越好,生活好了,对带领他们的曹安民刺史的感激之情自然就深了,几年下来,曹刺史在瀛州的名望竟出奇的好。曹安民上前挽住周不疑的手笑道:“我就知道你是个有才能的人,在瀛州待不长,被我说中了吧,进府再说。”两人携手进府,没走多远就看见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闹,曹安民的脸当场黑了下来,朝远处吼道:“谁让孩子到前院来的,带后院去。”说完扭头歉意的笑道:“家里孩子多,让你见笑了。”周不疑脸色古怪的说道:“刺史大人严重了,孩子嘛。”提起曹安民,瀛州上下最佩服的还是他的生育能力,他这些年不知祸害了多少瀛州女子,孩子以每年二三百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现在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婴儿夭折率大大降低,所以……累计下来,曹安民的孩子超过三千,具体多少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群孩子若哪天集体回乡祭祖,曹操估计都得傻眼。府中酒宴早已备好,两人坐定连碰数杯,曹安民笑道:“朝廷现在大力实施五年计划,正值用人知己,周兄弟又智谋绝伦,回京必获重用,抓住这次机会将来成就绝对不可限量,位列三公都有可能,苟富贵勿相忘啊。”位列三公是所有臣子的终极目标,可见曹安民对周不疑的评价之高。曹安民其他本事或许不怎么滴,情商这块却是真高,从他敢给曹操找女人就可以看的出来,这样的人到哪都不会混的太差,这不就提前投资了吗,要不是他那群孩子没有超过十岁的,他都想给周不疑塞过去几个了。周不疑笑道:“借使君吉言,使君对下官的大恩大德下官来日必报。”挖矿多年,如今的周不疑成熟稳重,再不复当初的年少轻狂,而且他对曹安民是真感激,在瀛州这几年若无曹安民护着,鬼知道会活成什么样子。曹安民笑道:“知道周兄弟归心似箭哥哥我就不多留了,我已备好船只明天一早便可出发赶往琅琊,兄弟你要回家了。”周不疑大喜,连忙起身拜道:“谢使君。”“叫使君显得多生分,叫哥。”曹安民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有件事需要周兄弟帮个小忙,我几个孩子已经**岁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瀛州虽然也有学校,比起中原却差了许多,这次回去麻烦周兄弟帮忙带着,到了许都交给我大哥。”周不疑:“……”你所谓的几个恐怕是以百为单位吧,曹昂看见这么多侄子还不得直接气晕。事实证明周不疑猜对了,曹安民一次性给他塞了三百多个孩子,全是**岁的,这是他第一批孩子,那会刚到瀛州,四处搜刮倭女敞开了折腾,产量比现在高多了。现在这群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当爹的自然要给他们选择好一点的学校了。更让周不疑无语的是,孩子的母亲全都陪同。孩子长大了,他们的母亲曹安民也玩腻了,索性全扔到中原陪孩子读书去。港口码头上,看着一群莺莺燕燕,周不疑脸上表情那叫一个精彩,原本还有些不乐意,但想到曹昂看到这群孩子后的脸色,心情瞬间好了许多。他虽然不敢得罪曹昂,但还是很乐意看到曹昂吃瘪的。孩子在各自母亲的带领下缓缓上船,将他们安置好后周不疑又跑下来,朝前来送行的曹安民拜道:“大哥,小弟走了,山高路远咱们来日再见。”昨晚酒宴结束,曹安民硬拽着他斩鸡头喝血酒拜了把子,两人已经是结义兄弟了。曹安民笑道:“一路顺风,回到许都给哥哥写封信报个平安。”“一定。”周不疑再拜,转身上船。扬帆起航,船渐渐离港。终于踏上回家的征程,周不疑心情激动,跑到船头张开怀抱大吼道:“中原,我周不疑要回来啦。”最近海面平静,微风无浪,仅用两天不到便到了琅琊港,远远看见海岸线,周不疑还没顾上激动便被一群孩子围了起来。他这群侄子都是**岁年纪,看什么东西都好奇,各种问题一大堆,问的周不疑一个脑袋两个大,哪还顾得上激动。带孩子真不是个好活。终于到了码头,顺着甲板下船,看见这群孩子,港口工作人员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这艘船上坐的不会是人口贩子吧。现在一没电报二没电话,瀛州运的什么货琅琊这边只有到了才知道,船上下来这么多孩子,谁见了都得犯嘀咕。当年为了尽快稳定瀛州,朝廷采取了人口置换政策,将瀛州百姓拼命往中原送,但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三年前朝廷便下令结束了这项政策,如今瀛州,汉人百姓和倭人土著混杂,继续下去用不了几年便可彻底融合,实在没必要再折腾了。琅琊港第一任关长常宁早已升迁调走,现任关长名叫吕顺,接到消息快速赶来,问明缘由后当场惊呆。他也知道瀛州刺史曹安民子女众多,但听说是一回事,见到又是一回事,这么多娃娃,港口可咋安置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