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游戏 > 曹家逆子 > 第2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曹家逆子 第2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者:你我当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1-08-16 22:47:57

对于袁军和曹军来说,今天这场仗顶多算一场普通的遭遇战,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撤,影响不了大局。

但对山上的百姓来说,今天这场仗却是意义非凡,因为它关系着山上所有人的命运!

大小头颈都随教主下了山,有威望出来主持大局的只剩昌柳氏一人。

昌柳氏带着山上众人站在山口远远望着,见曹昂上来急忙迎了上去,行礼道:“教主!”

曹昂回礼道:“夫人放心,事情都办妥了,马上收拾东西,一个时辰后出发,争取天黑前赶到奉高城。”

现场顿时响起一阵欢呼,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只要有安稳日子过才不会在乎投降谁呢。

欢呼之后所有人都匆匆跑回家门收拾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收拾的,粮草都被袁军密探烧光了,能带走的也就几件早已洗的浆白的旧衣服而已,也算轻装上阵了!

下山时队伍排起了长龙,这些都是老弱妇孺,大规模迁徙自然没有队形可言,人群吵嚷推诿,怎一个混乱可言?

山上路滑,不时有人绊倒!

一人跌倒不说还顺便将周围人绊倒,一次两次还好,三番五次就容易引发口角,甚至上升到肢体冲突。

没奈何,曹昂只好穿梭在人群中一边劝说一边喝斥,尽力维护迁徙队伍的秩序,来回几次,累的头上汗都下来了。

不由得摸着脑袋感慨,人民群众的工作不好做啊!

不止光明顶上有百姓,其他山寨也有百姓。

下了山后又等大半天,等各寨百姓都汇合之后曹昂才带着他们向奉高县城赶去。

一路无话!

奉高不是大城,十余万人同时涌入,城中自然是容纳不下的,因此曹操出兵之前便命人在城外修建营寨,做为安置百姓之用。

迁徙队伍赶到后天色已近黄昏。

曹操站在辕门外看着一望无际的人群感慨道:“泰山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身后少了一个威胁,怎么就感觉这么轻松呢?”

黄巾战败后,近百万流寇涌入泰山,搞得官员都不敢来泰山上任。

那几年哪个官员被分配到泰山,铁定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一时之间泰山官场人人自危,泰山郡成了大汉的禁忌之地。

就连曹操也因为泰山头疼了许多年,对昌豨这群贼寇不得不哄着,惯着,想想都憋屈。

毫不夸张的说,泰山就是曹操的一块心病,现在病好了,浑身说不出的轻松。

郭嘉同样望着人群说道:“主公你看,大公子貌似很擅长处理百姓纠纷啊!”

曹操一愣,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两队人马你推我搡,谩骂不过瘾,还动起了手,曹昂走过去三言两语就将两支人马劝退,然后奔向下一处。

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经他劝说,刚才还矛盾不断差点打起来的百姓纷纷平息怒火,自顾自的忙碌起来。

“没看出来,这个逆子还有这本事呢!”曹操诧异的说道!

百姓矛盾可不好解决,一个个钻牛角尖认死理,怎么劝都不管用,所以才有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

在士族眼里,天下百姓全是刁民,他们才不屑与之为伍。

曹操当然也是这样的想法,遇到刁民时,他的手段只有一个。

杀……

初平四年攻徐州,略地至东海,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杀完之后世界都清净了。

“大公子不学有术啊!”郭嘉赞叹道:“据徐州那边的密探汇报,大公子在徐州深得民心,百姓纷纷为他立起长生牌位,不止如此,有几个世家想用私兵对大公子发难,尚未起事就被私兵的家人举报给了锦衣卫。”

曹操眉头一皱,说道:“你提醒我了,这个逆子连《孙子兵法》都背不过,此次回去定要好好督促他读书,一块璞玉不能就这么毁了。”

郭嘉无语问苍天,开始替曹昂默哀!

曹昂带着百姓进入营寨,自有泰山官员出来交接,安排住宿伙食。

忙碌了一午的曹昂终于抽出空闲,跑过去对曹操和郭嘉说道:“爹,老郭,聊什么呢这么起劲?”

见他满头汗水,曹操的心难得的痛了一下,原本还想关怀几句,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一句冷哼。

郭嘉调侃道:“主公说你太过懒散,这次回去定要督促你好好读书。”

曹昂当场生出一种五雷轰顶之感,这年头没有理科只有文科,还全都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别说背诵,就算把摆在面前,有些生僻字也不认识。

读书,杀了我算了!

见他表情曹操顿时来气,大庭广众下又不好责备,只好扭头不理,暗下决心,回头好好收拾你。

郭嘉却道:“大公子,这群百姓好像挺信服你啊。”

曹操顿时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对此,他也挺好奇的。

曹昂说道:“这有什么,百姓的心思很简单,一点小恩小惠就可以让他们生出感激。”

“孔子不是说过吗,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

曹操听不下去转身就是一脚:“不学无术的逆子,这句话是孟子说的。”

“管他谁说的,有道理就行。”曹昂理直气壮的说道:“不过后人明显没听圣人的话,将两者给弄反了。”

“百姓的理想很简单,几亩薄田两间茅屋一份温饱足矣,不像士族,既想要财富还想要地位还想要权力,他们怎么不另立门户自己当皇帝去?”

“公卿王侯口口声声说要顺应民意,却从不肯俯下身子去聆听百姓的心声,反而将百姓当做刁民,贱民,动辄打骂,羞辱,奴役,说一套做一套真特么虚伪!”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武帝讨伐匈奴搞得百姓困顿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结果呢,一道《轮台罪己诏》瞬间平复民怨,何也,因为百姓知道皇帝将他们当人,他们知道攻打匈奴不是为了一家一姓,而是为了所有百姓的尊严,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差,百姓心里比谁都明白,可是这些年,士族官吏太不将百姓当人看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孝帝,宣帝连年迁豪,此举被那群士大夫说成暴政,恶政,若不停止国祚不稳,结果呢,天下安定百姓富足,至于那群被迁的六国遗民和当地豪强,谁敢说个不字?”

“再看近代,士族崛起,士大夫们心向朝廷,结果呢,一个黄巾叛乱便弄得君不君,臣不臣,国不国,对此,朝廷倚重的士大夫不照样无力回天?”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若在我,士族何惧,诸侯何惧,就连这天地亦何惧,民心若不在我,纵有百万甲兵,无数猛将谋臣,灭亡也不过时间问题。”

“那士族呢,士族的心就不重要了吗?”郭嘉反驳道。

曹昂说道:“士族也是大汉百姓,当然重要,不过,土地,地位,财富,人脉,学识,太多的资本让士族的野心不断滋长,大汉就这么大土地就那么多,他们抢的多了百姓得到的就少,等百姓土地被剥夺的活不下去的时候,起义就爆发了,先有陈胜吴广大泽乡,后有张角兄弟黄巾军,前车之鉴血的教训。”

“所以我们要均贫富分田地,至少得让百姓活的下去。”

“还有一点,大汉的人口增长的太快了,高祖定鼎时全国只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口,和帝时增长到了近六千万,翻了四倍啊。”

“大汉的土地只够养三千万,多出那三千万吃不上饭怎么办,造反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