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故人
李响也知道,李三胖是个野心家,不会安心一辈子都龟缩在一个小县城里。
既然如此,李响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行吧!你们在北开大学附近找一个地方安顿下来,接下来,咱们在南方大干一场。”李响顿了顿,继续说道:“对了,我的车子什么时候到。”
“咱们是火车托运的,最晚今天下午也就到了,车子的事你不用操心,我帮你去取。”三胖子拍着胸脯保证。
李响点了点头道:“我先不去学校报到,先去一个地方。”
“一个地方?”
“嗯!”李响也没有多说,把行李交给李三胖,自己自顾自地向火车站外面行去。
李三胖看了一眼李响,冲左右两边使了个眼色。
“现如今,这世道也不是很太平,桑彪,火炮,你们两个跟着老板,看着别出什么事。”
桑彪和火炮都是县城里最能打的存在,有他们两个跟着李响,三胖子也很放心。
火炮和桑彪点了点头,之后便跟在了李响的后面。
李响一个人走在这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心里面很是吃味。
天京,这个城市曾经留下过他的痕迹。
高考落榜的第四年,打工浪潮大规模兴起。
当时的李响为了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也背上行囊,踏上了打工的旅途。
可能是冥冥之中注定,也可能是命运的安排,总之,李响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天京,并在距离北开大学不远处的一家小商品城里当起了售货员。
在那里,李响认识了他生命中另外一个女人。
那个女人叫林小美,人如其名,长相十分漂亮。
只是,当李响在92年认识林小美的时候,她已经离婚,并且身边还带了一个娃。
回想着之前和林小美在一起的一幕幕,李响感觉自己的人生仿佛过电影一般,只用了不到一分钟,便在脑海里走了一遍。
走在国贸小商品城外面的街道上,李响的目光也跟着一凝。
那是一家牛肉板面店,板面在三国时期兴起,流传至今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从北省走出来的李响,从来没有吃过板面。
他第一次吃板面,就是和林小美吃的。
当时,他们两个都是国贸小商品城的打工人,一个月拿着两百多的薪水,日子过的紧巴巴,却十分的快乐。
李响依稀记得,那是他成年之后过的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一段人生。
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李响走进了这家略显寒酸的板面店。
店里的老板依然是陈叔,那个始终穿着一条黑色脏围裙,数十年如一日的老头。
人还是那个旧人,没有任何变化。
店还是那个老店,脏兮兮中带着一丝简陋。
李响来到靠近门口的桌子,正面着窗外,坐了下来。
“老板,给我来一碗板面,再加一个鸡蛋,一个肉丸子。”
“好嘞。”
陈叔有些诧异地打量了一眼眼前的年轻人,心中多少有些奇怪。
这个年轻人穿着一身笔直的黑色西装,脚下踏着一双看着十分上档次的鳄鱼皮鞋,不像是能来他这家小板面店吃饭的人。
陈叔也知道,有些有钱人也会光顾他们这种下里巴人的小店。
有的可能是刚好赶上饿肚子,有的可能是因为觉得稀奇。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陈叔到后厨忙乎去了。
李响则打量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小店,以及外面的风景和人。
三分钟后,一碗热气腾腾的板面做好了。
李响拿起筷子,轻轻夹起一柱面,安静地享受起来。
味道还是那熟悉的味道,在别人看来,这可能只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板面,但在李响眼中,这面不只是面,还是一种回忆,一种思念。
呼噜呼噜!
李响大口大口地吃着这碗面,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和林小美在一起的年代。
“老板,结账。”
吃完了这一大碗板面后,李响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巴,只感觉整个神经都跟着清爽了不少。
陈叔也没有想到,不过是一碗十分普通的牛肉板面,却被李响吃出了一种大餐的感觉。
他对这个年轻人也越发好奇。
而且他心里始终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仿佛认识他,而他好像也和这个年轻人似曾相识。
这种感觉很模糊,但又真实存在。
“小兄弟,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陈叔过来收拾碗筷,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我想是没有吧!我是对面北开大学的学生,今天第一天来报道。”李响笑着看了一眼陈叔,淡淡地说道。
“哎呀!是北开大学的高材生呢,真了不起,我家那个废物儿子复习了两年,连个大学的毛都没摸到,你这年轻人能上北开大学,得考600分左右吧!”
李响依稀记得,这一年,北开大学的录取分数大概在590分左右,而华清和京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则在620分左右。
看来,陈叔和以前一样,还是个万事通。
仔细想想也算正常,陈叔的这个店距离大学校园很近,学生们偶尔为了改善伙食,也会经常光顾这家板面店。
李响当年在隔壁小商品国贸城打工的时候,北开大学的大学生也经常来这家板面店吃饭。
“嗯,差不多,比满分多十分的成绩也不是李响的真实水平,所以他也没想着吹嘘。”
陈叔点了点头,一边擦桌子一边道:“一碗板面,加了一个鸡蛋一个肉丸子,一共一块钱。”
这价格和92年的时候差不多。
李响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拍在了桌子上。
而就在这时,李响的目光猛地一颤。
不远处,一个女生推着一辆独轮车,从远处缓缓走来。
她穿着一身深蓝色工装,脚下穿着绣花布鞋,脑袋上梳着两个麻花辫,这种穿戴放在21世纪,简直土到掉渣。
可李响却觉得,这一身装扮实在是太漂亮,太接地气了。
女孩的独轮车里堆满了纸壳箱,她艰难地推着车子,时不时还用一只手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
这时,女孩的前面出现了一个不算太陡的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