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重生三国当皇帝 > 第2227章 联合封杀

重生三国当皇帝 第2227章 联合封杀

作者:你我当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08 13:54:34

鱼咬钩后挣脱抖动时会产生巨大的爆发力,稍不注意就会被鱼连人带钩一起拽进河里,曹操费了很大劲才将鱼钩带离水面,解下钓起来的鱼又扔进湖里说道:“成功上钩,好兆头,孙吴的使者该回去了吧。”

曹昂叹息道:“可不嘛,那个叫严谨的使者也是个精明人,到建业之后啥也没说,直到大耳贼撤退才提要求,替吴太子孙登求娶了伪汉公主,大耳贼给出的嫁妆也相当丰厚,数百名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有了这群人,孙吴在罗马的发展能快好几倍。”

曹操笑道:“预料之中,汉武帝时期,西域对大汉来说太过遥远,投资远低于回报,你知道汉武帝为何还要不遗余力的开拓吗?”

曹昂莞尔道:“还能为什么,抢地盘呗。”

曹操摇头道:“非也,是为了将华夏文明彻底宣扬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汉的存在,武帝之前咱们根本不知道黄河以西的世界什么样,武帝之后各地互通直到现在,再说远点,商周时期,各部落之间虽有磨擦,更多时候却是合作状态,哪国有难其他国家都会全力支援,再说远点,当年晋国遭遇旱灾闹饥荒,秦穆公不但没有趁机攻打反而大方送粮,帮助晋国度过难关。”

不是说孙吴吗,怎么扯到秦晋上去了,曹昂有些跟不上曹操的思维,蹙眉问道:“能说明白点不?”

曹操笑道:“我的意思是伪汉这次过来提的要求咱们能满足就满足吧,他们已经撤去贵霜,再追着打就没意义了,就算拿下,那么大的地盘咱们也管不过来,不如和平共处,都是汉人一脉,有力还是要往一处使的,别忘了罗马教廷还在安息挣扎呢。”

“罗马教廷退到安息之后,趁着咱们与伪汉交战的机会逐渐稳定下来,而且吃了败仗的罗马也开始团结起来,紧紧围绕在女皇玛丽莲娜的治下,这个女人不可小看啊。”

“罗马族贪婪成性,举国东迁只为抢劫,这特么简直就是疯子,这种事桀纣都做不出来他们却做了,你不觉得瘆得慌吗,教廷绝不能发展起来,否则日后咱们会有数不尽的麻烦。”

曹昂笑道:“现在的教廷根本不成气候,父皇你多虑了。”

曹操想呼他一巴掌,距离太远够不着,又懒的动弹只好说道:“当年秦国世居西隅,谁能想到他会一统天下,当年匈奴也不过是个小部落,后来呢,打蛇不死后患无穷,只有彻底消灭才能永世安稳。”

“曹孙刘三家毕竟同源,再怎么斗也不会把事情做的太绝,罗马人却不同,一旦得势绝对会屠城屠国,灭掉咱们整个种族,为子孙后代计,不妨趁这次机会联合刘孙,将罗马这个隐患永久解决掉。”

曹昂郑重的说道:“好,我马上去处理,不过此事急不来,现在发兵也不现实,就先签订盟约吧,要求刘孙双方在罗马问题上签署攻守同盟,任何人任何时期都不准与罗马合作,联手封杀罗马教廷。”

曹操又道:“冲儿年纪大了,毕业之后就去就藩吧,封地我看就放在安息,在安息插根钉子也好挤压罗马教廷的生存空间,大魏既然打败伪汉成了华夏正朔,就该担起应有的责任,另外宪儿回来的事跟你卞姨说声,我懒得动。”

曹昂翻白眼,跳下龟背无奈离去,跟刘孙合作的细节可得好好想想。

……年轻人在家乡呆久了都想出去闯荡,尤其是曹晟这种读过书的,知道世界很大却只能窝在学校,心里那种急切和煎熬只有自己懂。

终于可以离开京城施展拳脚,曹晟简直比过年还开心,第一时间出宫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准备好好庆祝一番。

其他熊孩子们同样收到消息,会师之后自发联合起来,撺掇郑隐去国渊那要会员卡,郑隐架不住他们忽悠硬着头皮去了,不出所料被国渊一顿臭骂,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经此一闹国渊肯定盯着他们,妙竹院是去不成了,只能随便选个酒店喝点。

好巧不巧的是竟在酒店遇到了夏侯霸和他的几名部将。

夏侯霸同样没想到会遇到这位祖宗,愣了片刻连忙上前行礼,双方合为一处去了楼上包间,刚刚坐定曹晟便开口问道:“仲权叔,还没走呢?”

“时间定了,三月初一就走,新州太远,需要筹备的东西太多,哪能说走就走。”

统一之后朝廷便将目光投向了新州,迁十万新兵及家属过去充当建设兵团,夏侯霸就是建设兵团的主帅。

新州路远,西域诸国又已全部覆灭,单靠刺史曹楷根本调不齐几十万人所需的物资,为保证顺利,朝廷只能先将物资送过去,后勤彻底保障之后大军才出发。

现在物资虽已备齐,通往新州的道路却依然被冰雪覆盖,只能等开春再行动。

曹晟唏嘘道:“我也想去,国内太平没意思,新州却有机会跟罗马人交战。”

夏侯霸不敢接这话茬,连忙端起酒杯笑道:“喝酒喝酒,别提这些不愉快的。”

熊孩子们纷纷举杯,被夏侯霸忽悠的很快忘了新州之事。

喝醉回家第二天继续,连疯五天之后各自家里终于把外出的事安排好,曹晟带着邓艾桓踏上南下的旅程,临行前父母兄弟都没来送,只有太子妃抱着孩子将他送出宫。

离别总是伤感的,但这只是对太子妃来说,太子殿下人虽在京城,心思却早就飞过了江南,将老婆孩子打发回家,亲自开车带着邓艾桓范出发,刚出城门便迫不及待的说道:“你俩赶快研究方案,这次咱们哥仨定要一鸣惊人。”

桓范翻白眼道:“想多了殿下,政绩不比战绩,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了解当地情况,凭空制定的方案全是废纸,而且任何政策都要实行数年才能见效,根本没有一鸣惊人的可能,还是脚踏实地慢慢干吧。”

这是实话,百姓为什么热衷参军,因为打仗是跨越阶层最快的方式,战绩可以立竿见影,政绩却只能靠时间体现。

邓艾附和道:“老桓说的对。”

曹晟没好气的骂道:“这我当然知道,但基本情况总能提前了解吧,最近武陵送来的奏折和其他资料你们就没看?”

邓艾苦笑道:“说的好像你看了似的,咱不一起喝酒呢吗。”

曹晟:“……”怎么把这茬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