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逆子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铁血傲骨

大明逆子 第二百二十四章 铁血傲骨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30 22:46:27

就连洪承畴自己,都万万没有想到,插进海棠山的一支不足三百人的军队,会引起黄台极如此大的反应。

对于满清来说,明军的反击是不能容忍的。一直被吊打的明军,在义州城也不过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已。当初,是黄台极过于轻敌所致。

现在的辽东明军居然胆子肥了,敢反击他们满清了。

虽然海棠山一直都是大明的国土,可自从被满清占据之后,他们就堂而皇之的觉得这里是满清的土地。

这支明军小队的到来,是的满清皇宫大殿上的文武百官登时一片哗然。

满清盛京,大政殿内。黄台极端坐龙椅,下面站着一干文武群臣。

“皇上,明军竟然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占据了海棠山,是可忍孰不可忍。臣多尔衮,愿领兵出战,拔掉海棠山的这颗钉子。”

“多尔衮,区区几百人的明军还犯不上咱们劳师动众。我看,不如让犬子带五百精兵,三日之内,必全歼这支明朝孤军。”

说这话的,是爱新觉罗·阿达礼,阿达礼,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礼烈亲王代善之孙,颖毅亲王萨哈璘长子。

阿达礼的儿子苏哈仑,骁勇善战打起仗来不要命。阿达礼之所以举荐儿子,就是想让儿子在黄台极面前露个脸。将来,好平步青云。

如果派重臣多尔衮去灭掉这支不足三百人明军小队,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意思,即便是打赢了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

而若是让苏哈仑去,灭掉这支明军部队,则对明军是一种轻视。毕竟,苏哈仑虽然很能打,毕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战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苏哈仑去打败这支明军,还可以提升士气。

黄台极思付再三:“诸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阿济格站出来道:“皇上,臣以为苏哈仑去合适。若是全歼这支明军,则鼓舞了咱们八旗子弟的士气。挫掉明军锐气,臣举荐苏哈仑。”

多铎也跟着道:“臣也举荐苏哈仑。”

“范章京,你以为呢?”

不得不说,黄台极对于范文程真是重用。事无巨细,都先问问他的意见。

范文程想了想,跟着说道:“臣附议。”

“好,阿达礼,朕便拨给你儿子两千精兵,拿下海棠山。”

阿达礼先是一愣,随即有些不乐意起来:“皇上,何须两千人之多。明军仅有区区不到三百人,臣以为五百精兵足矣。”

黄台极冷笑道:“朕就是吃了轻敌的亏,明军既然敢占据海棠山,他们不会这么容易对付。两千人,此事无需再议。”

阿达礼无奈,只好施礼:“臣遵旨。”

散了会,臣子们纷纷前来道贺。

“恭喜恭喜,阿达礼,这次令郎定能凯旋荣归,皇上必会重用。”

“就是就是,令郎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我早就说过他日必成大器。如今机会来了,老夫倒要提前恭喜了。”

“皇上拒绝了多尔衮,让令郎出战,足见皇上心中对你的期许。阿达礼王爷,这次令郎出头之日终于到了。”

面对众人的恭维,阿达礼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带两千人去打区区不到三百人的明军,即便打赢了有什么了不起。

旁人会说,我们满人都是以一敌十以一当百。你儿子两千人去打三百人,这都打不赢还配称我们满人么。

回到家,阿达礼将出兵的事告诉了儿子苏哈仑。

苏哈仑开始也极为高兴,可当他听说黄台极给了他两千精兵,苏哈仑立刻跳了起来:“两千人,这仗打起来有什么意味。我不干,谁爱去谁去。”

别人领兵打仗都是多多益善,唯独阿达礼父子,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羞辱。让一只大象去踩蚂蚁,欺负人也没有这么欺负人的吧。

这也难怪这些满人膨胀,自努尔哈赤起兵,他们真的是以一敌十以一敌百的和明军决战。

而几乎是每次,这些满人都是以少胜多。满人占据人数优势,以多胜少的例子几乎是凤毛麟角。

除了他们满人战斗力强悍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人口稀少。若凭借人数优势就能打赢的话,明军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了他们。

如今皇上居然让自己带着六七倍于敌的精兵,去打一个不足三百人的明军小队,苏哈仑觉得这是一种耻辱。

阿达礼怒道:“你嚷嚷什么,这是皇上圣旨,今日朝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决定的。以多胜少怎么了,只要这仗打的漂亮,一样能在朝中立威。”

经阿达礼的一番劝导,苏哈仑终于接受了这个任命:“阿玛,你说真的。”

阿达礼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是我阿达礼的儿子,打仗要一往无前,莫要让阿玛失望。”

就这样,苏哈仑带着满清两千精兵,奔赴到了海棠山。三日内,灭掉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明军。

殊不知,明军的这支部队人数虽少,却也是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

戚元正带着手下将士,驻扎在梨花寨之后,就做好了与建奴一决高下的准备。

他召集部下训话:“兄弟们,场面话我就不多说了。咱们来到了梨花寨,占据了海棠山,必然会引起建奴反击。我只告诉你们一句话:你们脚下的土地,是大明的国土!”

这些浙兵都是戚家军最后的骨血,他们的爱国情怀是渗入骨髓中的:“誓与梨花寨共存亡,不灭建奴,誓不还朝!”

戚元正很满意,他的属下傲骨犹在:“好,老子既然来到了这里,就没有想过能活着回去。这一次,我们要让建奴这帮人看看,大明铁骨犹在,明军犹在。”

这是大明最后的脊梁,这使得他们身后的万千明军依然相信,我们这个民族在抵御外辱,依旧可以奋不顾身,依旧可以不惜牺牲。

我们愿意,愿意把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撒在这片热土。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大明,就是有这样傲骨,就是有这样的脊梁。依旧会使很多人相信,大明不会亡!汉人,永不为异族之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