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逆子 > 第三章 背黑锅我来

大明逆子 第三章 背黑锅我来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30 22:46:27

这种给太子邀功的机会怎么能错过,旁边的骆养性跪地道:“回皇爷的话,太子殿下听说辽东将士欠饷,皇爷正为此事发愁。于是太子殿下一个人去了国丈府。求国丈为辽东的将士捐银助饷,国丈为太子殿下的孝心感动,当场表示愿意拿出八、八十万两银子,以助朝廷。”

八十万两!

崇祯皇帝瞪大了眼睛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足足八十万两银子啊,国丈哪里有这么多钱。

喜的是八十万两足够发放辽东将士拖欠的几个月军饷了,这慈烺小小的年纪,居然能做出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慈烺,周国丈当真是捐出了八十万两银子?”崇祯犹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慈烺点点头:“是啊,姥爷是这么说的,骆指挥使也在场的。”

崇祯这才把头转向跪在一旁的骆养性,骆养性慌忙把头垂的更低:“回皇爷的话,国丈确实这么说的,臣手下的两个千户,正跟着去钱庄取钱。”

这几日崇祯皇帝吃不好睡不稳,就是被辽东军饷给愁的。如今平白多出八十万两银子,怎能让他不高兴。

崇祯这个皇帝怎么说呢,初登大宝就大力铲除了阉党、生活上勤俭节约、忙于政事,更是下了六次罪己诏,爱护百姓。可以说,一切明君的潜质他都有,可偏偏就是亡了国。

后世评价崇祯皇帝刚愎自用、生性多疑、急功近利又刻薄寡恩,这些朱慈烺不想过多的评价。谁人都不是圣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他的缺陷。但是这么说崇祯皇帝,就有些有失偏颇了。

自木匠皇帝朱由校嘎嘣了之后,扔给崇祯的是一个积重难返的烂摊子。贪腐横行、商业代言人的东林党们为了自身利益,簇拥着废除了商业税。

没有了商税支撑,国库立刻见底了。朝廷只好把繁重的赋税强加到农民身上,不堪重负的农民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开始造反。

比如,山西那位快递小哥李自成就是其中的一员。农民造反,朝廷就得继续收税,拿着收税的钱去打仗平叛。于是农民加倍活不下去,再次的造反,大明朝终于陷入了死循环。结果就是,反贼在国内成燎原之势,亡国已然迫在眉睫。

有了这八十万两银子,至少可以暂时缓解辽东军饷危机。其实,对于大明朝来说,这不过是濒死之人的一口吊命汤罢了。这八十万两银子,对大明朝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大明王朝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洗礼之后,已经犹如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步履维艰,疾病缠身,积弊重重了。

但朱慈烺知道,要想挽大厦之将倾,必须下猛药不可。乱世当用重典,对付那些文官集团绝不能手软。只有一个字-杀!杀人立威,这样才能震慑住他们。

怎么对付东林党那帮子文官集团,朱慈烺想到了锦衣卫。此时的锦衣卫也和大明王朝的命运一样,内部早已糜烂不堪。

表面上,锦衣卫还有十五万人的编制。实际上,京师内的锦衣卫不足八千人。他们大多数也是发不下来饷,日子过得艰难至极。

朱慈烺留下二十万两银子给骆养性,就是想重新整顿锦衣卫,用他们来对抗东林党那些文官集团。

本来吧,这崇祯还有个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偏偏崇祯自断臂膀的弄死了魏公公,这就造成了东林党一家独大的局面。

崇祯皇帝无法对文官集团动手,我朱慈烺敢动。皇帝不能杀的人我杀,皇帝不能做的事我来做。我要让世人知道,大明皇太子朱慈烺,要学太祖皇帝之狠辣、成祖皇帝之果敢。

朱元璋手段狠辣杀伐果断,一生处决贪官十五万人,却深受百姓爱戴。朱棣南征安南,北讨大漠,海下西洋,“此明一代之侈言国威者,无不归功于永乐之世”。

大明朝已是积重难返,无论你是想做一个明君还是做一个昏君,都无法改变亡国的事实。既如此,何不做一个暴君呢?

崇祯帝有自己的性格缺陷,这一点朱慈烺也是知道的。既然皇帝不行,那这个千古骂名的黑锅,就让我朱慈烺来背好了。

暴君就让我朱慈烺来做,等我整顿了锦衣卫,就拿你们这群文官开刀。你们不是收商税就是与民争利、开海禁就是有违祖制么。

那好,咱们先来说说商税的事,你们不让收商税,那我就让锦衣卫查查,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文官们中饱私囊了多少。

不是开海有违祖制么,这个更简单。既然聊到了祖制上去了,我记得太祖皇帝好像还留下来一条剥皮揎草的祖制么,咱们好好聊聊。

当然,朱慈烺毕竟只是个太子。真正的皇权还是握在崇祯皇帝手里,只要说服崇祯,让崇祯皇帝死心塌地的支持自己的儿子,这些事朱慈烺才能放手大干。

不过话虽如此,朱慈烺终究还是不想矫枉过正的。他要杀的,是那些该杀之人。杀尽天下贪官,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父皇,儿臣有话要和您说。”看着喜不自胜的崇祯帝,朱慈烺抬起头。

“慈烺,快、你们都快起来。”有了钱,崇祯皇帝的心情大悦,连日来笼罩在心头上的阴霾,直到此时终于稍稍的舒展。

朱慈烺和骆养性谢过了礼,二人一起站了起来。骆养性主动退了一步,恭恭敬敬的立在一旁。

“慈烺啊,你长大了,哈哈,比朕强。嗯,比朕要强。”崇祯皇帝兴奋的拍着儿子的肩膀,不住地点头。

“父皇,既然儿臣姥爷肯捐出八十万两银子,那么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是不是也该捐一点?”朱慈烺又问道。

此言一出,崇祯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疲惫的脸上展现出来惊喜的笑容:“很是,朕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慈烺啊,这真是天助我大明!周国丈捐了八十万两,朝中的那些文武百官总不至于不捐吧。而且捐的少了,他们面上也挂不住。哈哈,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