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逆子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告示

大明逆子 第六百二十一章 告示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30 22:46:27

对啊,既然你李自成是以粮起家,我们现在守着百万石粮食,为什么不学学你的套路呢。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鼓动大批的流民,无非就是天灾**之下,百姓们活不下去。为了一口吃的,跟着李自成干了。抢钱抢粮抢女人,许多流寇原本都是一些老实巴交的农民。

可是他们一旦拿起武器,尝到了抢劫的甜头之后,有的人就成了恶魔。因为他们内心虚弱而恐惧。于是,他们便学会了用杀戮来掩饰自己的这种虚弱和恐惧。

就像是抗战时期的许多日本兵,他们原本很多人都是农民。在国内也是老实本分的百姓,可是拿起武器之后,他们就成了魔鬼。

我们无法做到去原谅魔鬼,原谅魔鬼是阎王老子的事。我们该做的,就是送他们去见阎王。

有了百万石粮食,李岩开始蠢蠢欲动。红娘子知道丈夫的心思,她莞尔一笑:“相公,你的意思是,拉起队伍扩充兵员对么。”

李岩点点头:“这事交给我来做吧。”

毕竟红娘子和李岩抢占信阳府是重罪,搞不好还会把太子朱慈烺牵扯到里面去。官场就是这么回事,哪怕你是太子,在政坛上依旧是危机重重。

即便是做了皇帝,也得学会平衡各方势力。如果一个朝堂都是清官,清如水廉如镜,那这个国家很可能立刻就会完蛋。

这毕竟是封建时代,水至清则无鱼。在封建时代一群清官是治不了国的。人都是有私心的,要学会如何利用人类的私心。学会平衡之道,方是帝王之术。

崇祯就不行,崇祯性格过于激烈。或许崇祯皇帝能够做一个好王爷,也能做一个治理一方的好官。唯独,他就是做不成一个好皇帝。

朱慈烺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至少自己知道如何平衡各方势力。这也是为什么,朱慈烺迟迟没有对朝臣们动手的原因。

一开始,朱慈烺也曾试过。稀里哗啦的带着锦衣卫把京城的狗官一网打尽,什么照着历史名单挨个杀奸臣。

呵呵,这不过是一种理想主义罢了。真要那么做了,大明很可能会提前亡国。煤山上的歪脖子树可不止一棵,即便是崇祯不选择歪脖子树,皇宫中也还是有很多横梁的。

所以时至今日,朱慈烺迟迟未动。不是真的要放过那些狗官,而是时机未到。

等将来有一天,彻底击败黄台吉,剿灭国内的流寇。那时候大权在握的时候,朱慈烺就不必再看朝臣脸色的时候。真的就可以照着历史名单,挨个杀奸臣了。

可是现在不行,凡事不能本末倒置。万万不能在征缴流寇的时候,后院起火。

这次中原剿匪,朱慈烺一没有动用国库,二没有对朝臣开刀。三没有调拨京城官粮,而是一切都靠自己。他并没有得罪那些朝官,所以这次出征至少朝中并没有阻碍自己的势力。

这就很好了,朱慈烺不希望朝官们能够帮自己什么忙。只需要这帮尸位素餐的狗官们,不给自己添乱就好了。

有了粮食,李岩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李自成是如何壮大的,她红娘子就是如何膨胀的。等红娘子的势力在河南大地无可撼动的时候,就不必再看朝廷官员的脸色了。到那个时候,他们入侵信阳府的事也就一笔带过了。

李岩出身于举人世家,他的文采在不必说。可是,面对这些难民们就不需要什么文采了。你能做的,只需要给难民们许诺他们最需要的东西,然后尽量浅显易白通俗易懂的让难民们听明白就行了。

一下子涌入这么多难民,信阳府的安置也是个大问题。不过有了在罗山县的前车之鉴,这对于李岩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事。

凡是信阳府能够利用的房屋,不管它是学堂祖祠,还是寺庙道观,全部都永安里安置流民。至于城中那些富商大户们闲置的老屋,全部腾空,让难民们搬进去。

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那家不有个几处宅子。老宅新宅,旧宅空屋多得是,这些,都被红娘子下令,毫不客气的被官府征收。

并且,红娘子还下令。严禁在城内大户囤积粮食。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并且同时开展举报机制,凡是举报大户隐匿粮食的,官府都是重重有赏。而且还是匿名赏赐,也就是说官府会替你保密。

这就惨了城中的那些大户们了,大户们藏在地窖里的粮食,藏在老宅里的粮食,总得雇人搬运吧。即便是最贴心的家丁,随时都有出卖你的可能。

因为官府允许匿名举报,也就是说,只要你证据确凿。你可以偷偷去官府举报,说你家老爷在某处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官府会替你绝对保密,一经查实,还会对你赏赐金银。

一时之间,信阳城内举报成风。这可苦了那些富商大户地主老财们了,一旦他们囤积的粮食被举报。

官府对他们巨额罚款不说,还得把主人抓进大牢挨板子。生逢乱世,谁有拳头谁就有发言权。红娘子有拳头,她就是信阳城的王。

还别说,经过这种办法。信阳城的官仓瞬间爆满,甚至于粮仓收缴来的粮食,都放不下了。

要知道,这可是灾年。可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的灾年,在信阳府居然收缴上来这么的粮食,简直是触目惊心。

难怪明军的战斗力明明不弱,流寇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而且越做越大。若是每个城池都如信阳府一般,岂不是早就养肥了李自成那帮流寇们了。

李岩分析的没错,李自成在湖广大吃四方,很快壮大到数十万人的队伍。靠的,就是抢劫占领这些州府郡县的城池。城中,一般都囤积着大量的粮食。

城外民不聊生惨不忍睹,城内醉生梦死夜夜笙歌。这种现象,在明末比比皆是。这样的一个时代,流寇们能够迅速壮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信阳城内遍贴告示,告示并没有掉书袋,而是内容通俗易懂:红娘子征兵,凡是跟红娘子打仗者,每人赏十斤小米。此外,每个月还有军饷,足够你养活家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