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逆子 > 第七百一十七章 储强君弱

大明逆子 第七百一十七章 储强君弱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2-16 18:37:15

上天给了崇祯帝十七年时间,工作勤恳,为什么还是没能拯救明王朝。

除了天启皇帝扔给他的这么个烂摊子,除了天灾**的小冰河时期,除了流寇肆虐除了黄台吉入侵。最大的失败,就是崇祯皇帝多疑猜忌且刻薄寡恩的性格。

崇祯是个耳根子软的皇帝,被群臣们一鼓动,往往就没了自己的主意。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被臣子们玩弄了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大势已去。

史上大多亡国之君都是昏君,好比秦二世胡亥、陈后主陈叔宝、宋徽宗赵佶等等。而崇祯帝却是个勤勉的皇帝,他一心要复兴大明,不分昼夜地处理公文,吃喝用度都相对节俭。

可只知道勤勉有什么用,卧薪尝胆有时候也是一种精神鸭片。人的性格往往在成年后就已经固定,即便是再怎么改变,骨子里依旧是残留着他的本性。

北京城,紫禁城皇宫。

乾清宫暖阁内,崇祯皇帝很愤怒:“别说了,朕绝不相信!慈烺这孩子素来孝顺,谁在挑拨离间,朕要你们的脑袋!”

成国公朱纯臣吓得一个哆嗦,可还是硬着头皮跪了下来:“万岁爷,您就是把臣给杀了臣也要说。万岁爷啊,您可是一国之君。这、这父子亲情固然重要,可、可有时候咱们也不得不防啊。”

兵部尚书张缙严也跟着说道:“万岁爷,臣貌似以谏。而今太子爷掌握着天下兵马,他、他此时刚刚剿灭闯贼李自成,正威风日盛。军中无不出其右者,皆臣服于太子殿下。如今太子殿下振臂一呼,是天下人云集。万岁爷,您、您真的就不再想想么。”

崇祯冷冷的道:“你二人再敢劝谏,不要以为朕真的不会杀你们。”

朱纯臣跪地磕头:“臣祖上十余代皆效忠我大明王朝,忠言逆耳。万岁爷就算是要了臣的脑袋,臣也不得不说。唐太宗英明神武,依旧是逼父让位。杨广残暴不仁,杀兄弑父,刘劭、拓跋绍、朱友珪这些例子,可都字字泣血啊万岁爷。”

兵部尚书张缙严也跟着噗通跪下:“万岁爷不要再妇人之仁了,太子爷年纪轻轻实在军权太大太大了。整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凡我大明军队皆有调动职权。且不说太子爷的十二团营如今已经所向披靡,万岁爷,还请万岁爷看在江山社稷的份上,急召太子爷回京吧。”

朱纯臣也咚咚咚的磕着头:“万岁爷三思啊,只要太子爷班师回京。万岁爷与太子依旧是父慈子孝,而今流寇已被剿灭,李自成也兵败被杀。不就是一个区区张献忠么,而今这张献忠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占据了四川之地。他日咱们朝廷可以另外选贤举能,一举灭掉此人便是。太子爷,实在不能再执掌这么大的军权了,万岁爷三思啊。”

兵部尚书张缙严声泪俱下:“臣与成国公冒死觐见,早已豁出这条老命了,只要万岁爷听老臣们一句劝,老臣虽死犹荣。太子爷回京,则皆大欢喜。万岁爷还是万岁爷,太子殿下还是太子殿下。父慈子孝,共创盛世流芳千古。而如今储强君弱,实在是大忌,大忌讳啊万岁爷。”

为什么朱慈烺会受到朝廷这么一封十万火急的急报,这就源自于京城的官场。这帮该死上一百次都死不足惜的文臣们了,他们用心之恶毒,令人发指。

无怪乎崇祯临死曾说文臣皆可杀,以成国公朱纯臣和兵部尚书张缙严为首的集团。此时正在崇祯皇帝面前,断朱慈烺的后路。

朱慈烺带十二团营南下,彻底剿灭了李自成的流寇集团。而朱慈烺更是被崇祯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各路兵马。

天下兵马大元帅,中国古代最高军职,总领军政,掌征伐。唐宋两朝的史书往往会出现一个和古代军事有关的职位名词——天下兵马大元帅,像唐德宗李适、宋高宗赵构等人,都担任过天下兵马大元帅。

皇帝出于提防武将造反的心理,不让武将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就连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战功赫赫的名将不仅没法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还得受到监军宦官的节制。

武将,最多也就挂个天下兵马副元帅的职务,为的就是怕他们造反。

可是,让皇子统领天下兵马大元帅就放心了么。在皇权面前,一切都是脆弱的。

历史上弑父篡位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朱纯臣和张缙严就是抓住了这一点,频频向崇祯皇帝进言。

朱慈烺最大的错误就是,当初不应该养虎为患留着这帮子重臣。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初朱慈烺考虑朝局的稳定,迟迟没有向这些文臣动手。若当初一股脑儿都杀了,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像是成国公朱纯臣,和兵部尚书张缙严之流。他们早就非常的清楚,太子英明神武。他们这样的臣子,将来必遭清算。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如今太子可以说是风头正盛,必须想个办法尽早把他弄回京城。这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务实在太大了,万一太子真有什么异心,这大明就变天了。

别的不说,朱慈烺灭掉张献忠之后,带领大军北上京城。他不用攻打,只要逼着崇祯皇帝让位,京城的那些守将怕早早就先打开城门,迎接太子入京了。

而这个张缙严是个什么东西呢,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逼近京师,张缙彦拒绝采纳急招士卒固守、号召天下勤王入援的正确建议,并且隐匿军情不报。

三月,李自成攻陷京师,张缙彦和大学士魏藻德率百官表贺迎接,司礼太监王德化怒斥其误国。四月,清军入关,张缙彦逃归故里,闻福王据江宁,骗说自聚义军,受封总督河北、山西、河南军务。及多铎率清军平定河南、江南,张缙彦逃匿于六安州商麻山中。

清顺治三年,总兵黄鼎领洪承畴命令入山招降张缙彦,张缙彦降清,因投诚在江南平定之后,清廷不用。

清朝顺治九年后,张缙彦历任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