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逆子 > 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生活

大明逆子 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生活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2-16 18:37:15

崇祯皇帝并不饿,他也并没有什么真香定律。而是,他只是想真真切切的体验一把百姓的真实生活。

目前来看,并不理想。至少,眼前的红薯秧子杂粮饭,极为难吃。

下一刻,崇祯皇帝吐了。这饭实在是太难吃了,这根本就不是人吃的饭。

屋子的主人呆呆的看着这一切,他们看得出崇祯皇帝高贵的身份。只是有些不太明白,如此高贵身份的人,怎么能吃这个。

那个孩子看着自己聊以果腹的粮食,就这样被这个大人给糟蹋了。孩子同样的,警惕的看着崇祯。

直到崇祯抬起头,看着这个屋主人:“贵庚?”

老人愣了一下,显然不懂崇祯皇帝这两个字的意思:“更、羹不贵,大人随、随便吃便是。”

崇祯皇帝暗自叹了口气,这就是交流的代沟。他感觉自己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而这个老人显然是真的不懂。

一旁的王承恩,只好和善的解释:“就是问您高寿,您多大了。”

王承恩还是很仁慈的,他怕对方高寿是什么意思都不懂,只好加上了句您多大了。

老人终于听懂了,高寿他知道什么意思,于是讪讪的摸了摸后脑勺:“俺今年三十五了,倒叫诸位见笑了。”

崇祯皇帝一惊,就连朱慈烺等人也吓了一跳。他们无法相信,眼前这个衣衫褴褛浑身脏污的老人,脸上的皱纹纵横,满脸沧桑的人,竟然只有三十五岁。

就连朱慈烺,也以为此人至少五十多岁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的事,这个屋主人竟然只有三十五岁。

崇祯更是讶异,三十五岁,这不是和自己同岁的么。二人,竟然是相同的年纪。

而崇祯虽然人过中年,可依旧显得皮肤白嫩,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富家贵族。只是对面这个农夫他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怎么被岁月摧残成这个样子。

当真是造化弄人,三十五岁,说他是五十三岁还差不多。

“你们、平日吃的就是这个?”崇祯又问。

老人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崇祯皇帝所指的东西:“哪能吃的这么好,这都要感谢朝廷。听说是京城的那位太子爷打跑了流寇,使得百姓们才过上了好日子。如今我们能吃得起米饭,能种上红薯,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吃的这么好?崇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这猪都不吃的东西,还叫好。

不过,当对方说出感谢朝廷的时候,崇祯皇帝总算是有了一丝的欣慰。至少,大明朝廷总算是能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朱慈烺也很欣慰,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所做的这一切总算是人间值得。至少证明自己做对了,对和错,很重要!

“那你们之前吃的是...”崇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老人的眼眶有些红了:“之前,之前吃的是树皮和野菜。秋天收了黍菽,官府再来收赋,剩下的粮食能不能撑到开春都不知道。撑到了开春,这一年总算是活下来了。撑不到,只能等死。开春了就有野菜了,实在不成就扒树皮。村子周边几十里的榆树皮都被拔光了,我吃过杨树芽,这东西吃多了肿脸。也吃过柳树叶,最好吃的还是榆树叶子,挨到开春有了野菜,就能撑下去了...”

‘老人’说了很多,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越说越是触目惊心,崇祯皇帝也听得愈发的心惊肉跳。

他终于明白大明百姓之前是怎样的一副光景,百姓苦不堪言。而官府,是何等的残暴。

老人六个儿子,就活下来这一个。之前,他的几个孩子夭折的夭折,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妻子在蝗灾肆虐的崇祯十五年死于饥饿。家中长子死于流寇之手,如今剩下的这个孩子,是最小的小儿子。

父子二人就此相依为命,眼看着他们就要撑不下去了。有一年小儿子饿的走路都打跌,眼看着就不行了。

就在这个时候,皇庄开始摊派粮食。免费的发放百姓农作物种子,并且教授百姓如何种植。

这些种子都是严禁食用,一经查实必受严惩。老人是冒死,将半碗的玉米种子偷偷留下来,用石臼砸成粉然后煮了给孩子吃,这才挨了下来。

等到春暖花开,转眼秋收的季节。老人才生平的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粮食大丰收。

看着满地的苞谷,剥开外衣露出金黄色的玉米,‘老人’的眼睛就直了。

一亩地的玉米产量,足足顶的上过去十几亩甚至于几十亩庄稼的产量。单单这些玉米,这个冬天就不再挨饿。

更别提,那半亩地的红薯。逆天的红薯产量,堆满了整个屋子。‘老人’心跳加速,激动万分。

说到这里,‘老人’擦了擦眼泪:“好日子啊,好日子终于来了。这不,现如今我们终于能吃得饱饭了。赶到明年,我在种上五亩地的红薯,三亩地的玉米,还有麦子水稻。官府不是下了公文了么,开荒的土地都归俺们所有。俺没别的本事,有的是力气。等明年的时候,俺家的粮食就吃也吃不完了。”

没错,他家的粮食,等到明年的时候,就真正的能够实现五谷丰登了。

朱慈烺欣慰的笑了笑:“会的,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老人’幸福的咧了咧嘴,并没有被残酷的生活所打垮:“对头,等俺攒了钱,娃儿长大了就能给他寻个媳妇...”

离开这家人的时候,崇祯皇帝的脚步明显的轻松了很多。他是备受震撼的,不止是来自于自己真正体验到了民间疾苦。

更重要的是,他对于儿子的刮目相看。崇祯皇帝越想越是惊心,儿子的功劳,绝不仅限于所谓的平寇打仗上面。

朱慈烺解决了大明王朝的粮食问题,这个才是居功至伟的。新兴作物的不断普及,才是最终延续大明国祚的根本。

“慈烺,你过来。”崇祯招呼着他。

朱慈烺走到崇祯面前,轻声叫了声:“老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