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元辅 > 第1588章 火中取栗(十六)会谈

大明元辅 第1588章 火中取栗(十六)会谈

作者:云无风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2 23:28:22

此时的日本人自然没听说过什么“受西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之类的话,但长期的生活总能让他们总结出各种生活经验,明白什么月份大概有什么样的天气。

比如此刻的关东,就有可能一个时辰之前还是晴空万里,结果在一个时辰之后就乌云蔽日,然后下起倾盆暴雨,同时还伴着狂风。

日本本岛是个狭长岛屿,缺乏南北纵深,而关东又是平原地区,故从南方海上刮来的狂风便因为没有地形阻拦而完全肆无忌惮。风狂雨骤之下,人马牲畜经常被吹得站立不稳、满地乱滚,行军打仗肯定是不合适的。

这种不合适的天气来得十分巧合,就在甲斐姬兵出忍城之外的一日之后,便遇到了这样的天气。此时她和她所率领的两百武士、姬武士已经抵达石户城北四十多里处。

忍城以南,最近的城池有两个,偏西一点的叫做松山城(不是毛利家之前的备中松山城),另一座便是偏东一点的石户城。石户城以前是太田家的领地,后来归属北条氏,此前不久已经降服了丰臣秀吉,位于后世日本埼玉县北本市北本市子供公园。

而此地以北不远,正是丰臣秀吉派出的大筒备队当前所在的位置。这批人确如情报中所言,有三千多人护卫,但情报中似乎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这三千多人只是负责护卫,除此之外还有两千人左右的民夫负责运送。

换言之,整个备队实际上高达五千余人,而备队的总大将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乃是丰臣秀胜。

丰臣秀胜本是三好吉房的次子,母亲是瑞龙院阿智,所以他从血缘上而言乃是丰臣秀吉的外甥,后来曾经一度出任关白的丰臣秀次的亲弟弟。他的幼名叫做小吉,正室是浅井长政的三女阿江,即浅井江——没错,就是淀殿浅井茶茶的三妹。

之前曾经提到过,丰臣秀吉的“后宫”中分为北政所宁宁、淀殿茶茶两派,北政所宁宁的支持者基本是尾张武士集团,而淀殿浅井茶茶作为现在丰臣秀吉最宠爱的妾侍,支持者则主要是近江武士集团,也即所谓的奉行派、文官派。

虽然丰臣秀胜作为丰臣秀吉的外甥兼养子,娶了丰臣秀吉妾侍的妹妹,看起来似乎有点乱了辈分,但这种情况即便在中国的古代也不算特别奇怪,更何况是一直以来更推崇亲上加亲的日本?

所以,这就意味着丰臣秀胜作为丰臣家的一门众,与奉行派出现了紧密联系,而站在茶茶的角度来看,意味着丰臣秀胜也是浅井家的一门众了。

石田三成是奉行派的代表,浅井茶茶当然乐意支持他一把,丰臣秀吉派出丰臣秀胜率领三千多援军、一百门大筒组成的备队支援石田三成,没准也有浅井茶茶的意思在里头。

兵自然是强兵,武备因为全是京华的“进口货”,那自然更是当今日本最强的火炮阵容,至于兵力对比,丰臣秀胜手头这可是三千多战兵加两千民夫,远胜于只有两百人的甲斐姬忍城武士。

然而他们也有三点劣势:其一,因为北条家一开始就采取全领笼城战的战术,导致丰臣秀胜这支军队实际上在小田原征伐战中根本就没捞到仗打,因此战备意识不强,全军上下几乎没有任何临战的紧迫感。

其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携带了大量重火炮的大筒备队狼狈不堪。这个年代的火炮可做不到使用不锈钢之类的技术,这批火炮虽然是京华的产品,一贯拥有极佳的口碑,但该生锈的照样还是会生锈,该保养的当然也就得保养到位。

因此,一发现暴风雨即将来临,民夫们连自己避雨的设施都来不及临时支棱起来,只能抢先为火炮进行遮盖。考虑到暴风雨带来关东的飓风,这些遮盖可不好办,吹走一门炮的遮盖物,民夫们搞不好会被盛怒的武士斩首,这可万万马虎不得。而武士和军士们也很紧张,以至于不得不放下身份,加入到工作之中。暴风雨来临之时,无论是武士、士兵还是民夫,几乎都累得气喘吁吁,只想躺下一动不动。

最后一个劣势则是丰臣秀胜本人。他出生于1569年,今年才多大?二十一岁。战争经验就一条,参与过九州征伐,但问题在于九州征伐等到他上场的时候已经只需要捡功劳就好了,根本没有什么显赫的战绩加成,实际上也没有得到多少锻炼。

这样一位年轻主将,除了血缘身份之外要声望没声望,要能力也未必有能力,他本身就是这支队伍的一个隐患。

当然,派他出马的丰臣秀吉不认为这是什么隐患,毕竟战国时期的日本嘛,很多年轻将领也都是因为出身关系得以早早领兵,而领兵之后就接连获得大胜,看起来根本不算事。

年轻或许真的不是打不好仗的主要原因,毕竟年轻将领很多时候更加血勇无畏,但这个优势的反面则经常是思虑不周,是因为没有经验而思虑不周,遇到意外之后的处理手段过于粗糙。如果再加上其他劣势,则有可能瞬间把年轻所隐含的劣势给爆发出来。

因为担心雨势太大造成积水威胁火炮,丰臣秀胜临时扎营在一处小山岗上。关中虽是平原,但此处已经是靠近武田家旧领的部分,已经有些参差错落的小山丘,选择这样一处地方避雨不算失策。

只是,丰臣秀胜没料到自己竟然会被伏击,因此在紧急为大筒进行避雨遮挡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想到派出物见番侦查一番四周情况,而甲斐姬所率领的精锐武士已经摸到了山下。

“甲斐公主,暴雨之中的大筒很难发射,对方的火力优势今日难以发挥作用,而丰臣秀胜只是个没有经验的贵公子,我们只要悄悄挺近,发动突袭就能战胜他们!”

说话的是甲斐姬手底下的猛将柴崎和泉,他在此前的忍城攻防战中曾经对战丰臣秀吉十分看中的大谷吉继,讨取了大谷吉继手下的将领前行与左卫门,是忍城之中除了首席大佬正木丹波之外的头号猛将,被允许使用代表地位尊崇的“朱枪”,即大红色的长枪。

甲斐姬的盔甲也如身边的武士们一般早已湿透,雨水在她脸上不断流下,让她原本就精致的五官显得更加细腻动人,不过也打乱了她的发型,一缕青丝从头盔中漏了出来,发梢尖尖的点在她的瑶鼻之上。

甲斐姬伸手随意捋开那一缕散乱的刘海,仔细看了看远处的情形,没有立刻开口。

一名年轻的武士似乎是在替她作答,道:“现在恐怕还要等等,丰臣军虽然疲累,但因为暴风雨的关系,他们现在还不算特别放松。我觉得,不如等他们开始生火并准备就餐之时再出动,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心思都转在了烤干身体和吃饭上,防备心一定是最低的,一旦遭到突然袭击,肯定会当即大乱,方便我们行事。”

这位年轻武士叫做酒卷刃负,出身虽然比较一般,但智计出色,此前在忍城攻防战中曾经对战石田三成本部,以计讨取了敌将贝塚,当场斩杀敌军十余人却全身而退。以至于石田三成回到自家阵幕之后怒斥手下兵将畏敌怯战,丢了关白大人的面子。

一场小战而已,事实上当然不至于影响关白大人的颜面。石田三成当时生气的原因是酒卷刃负根本毫无名气,却偏偏靠着忍城的特殊地形让他空有大军却施展不开,一线兵力在狭小战场之中始终只能保持在十几人的规模,实在是打得憋屈,最后反而让这个无名小卒一战成名,因此石田三成忍不住借机发泄一番罢了。

酒卷刃负与柴崎和泉不同,后者是典型的猛将兄气概,他的作战思路简单明了,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决定战斗,上去干他娘的就完事,没有太多其他考虑。

前者虽然出身地位不高,名声不彰,但正因为没什么值得吹嘘的资本,反倒想方设法读了些书,包括从“唐国”流传而来的《孙子兵法》,乃至于近些年流行的《三国演义》,他心里更加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智将,故而作战中更加细致,希望把每一处小胜机都利用起来。

甲斐姬显然更满意酒卷刃负的说法,她站直身子,点了点头道:“那我们就再等等,务求一击必胜。”

站直身子的她,整个形象便清晰起来。乌黑的长发之上是黑色的乌帽子形头盔,小樱威铠之外是深红色的阵羽织,腰间挂着成田家历代相传的浪切宝刀,手持银色采配。她本有一匹黑色的坐骑,不过因为出城不易,此刻并未跟来。

日本人在兵盔甲胄上颇有特色,不仅有本国传统的坚持,也有对外来——尤其是“唐风”的继承和发扬,以至于日本人的甲胄样式也很多。

在后世的日本各处神社、博物馆,甚至于私人收藏家家中,都藏有丰富的古代各个时期的铠甲和武器,其数量和保存完好度,可谓世界之最。

有人说,这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但陈舜臣先生在他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一书中对日本的民族性的分析结论,恐怕才是形成这一独特现象的主要原因。

陈先生认为,日本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完善的国家,是因为日本的知识很多来自外国(主要是中国),这些知识和其本土文化相结合,才形成现在的所谓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当初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跋涉来到中国,获取各方面文化和知识,因为来之不易,从而逐渐转化为日本人对各种敝帚的极度自珍。

不仅仅体现在武具上面,中国古代相当多亡轶的书籍,后来都可以在日本找到,也正是一大旁证。此外,之前已经说过,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名的民族,因此铠甲和武器往往作为武士家族的传家之宝,成为高贵家格、家名的象征,所以会被广泛地收藏并保护起来。

日本盔甲的发展史挺长的,现在没必要细说,只说进入镰仓时代之后的情况。当时大铠的制作更为精美,威丝(编织甲片的丝线,日文字有绞丝旁)更加细密。威丝就其颜色、图案和编织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如“赤丝威”、“缥丝威”、“褄取威”、“小樱威”、“腰取威”、“泽泻威”、“肩异威”、“樫鸟威”等等。

南北朝时代,大铠的形制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很多新的样式诞生了,如笠鋂(张开如斗笠状的鋂)、前立大锹形,等等。此外,为了方便山地作战,将领开始大规模穿着轻便的草鞋,为了更好地保护膝部,佩楯(膝铠)和大立举臑当(上端巨大可遮蔽膝部的护胫)也产生了。

室町中期,各武士家族逐渐脱离中央的控制而存在,地方私战日益频繁。为了显示大将之威严,大铠的使用再度攀上一个高峰;而为了区别敌我,袖印和笠验也更多地得到使用。

所谓袖印,是指在袖甲上添加一定规格的装饰物;所谓笠验,是指在前立部位插一面幡状小旗,旗尾甩至脑后,用旗色和花纹来作区别。

母衣也出现了,所谓母衣就是装饰在背后的一幅布,骑马疾驰的时候,当风鼓起,可蔽箭矢。母衣一般长五尺八寸,广五幅,颜色没有定规。一般将军家的母衣,多为柴色。后来织田信长挑选能战之将,编成“赤母衣众”和“黑母衣众”,就是指穿戴红、黑两色母衣的精锐。

大铠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它大约诞生于平安中期,到镰仓末和室町初达到大成。室町幕府后期,因为战争的频繁化和平民化,火药武器的引进等种种原因,大铠的地位逐渐被胴丸、腹卷、腹当和具足等所代替。

甲斐姬此刻身上所穿的“盔甲”,其实便是腹卷。腹卷这东西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它的模样:背带紧身短裙——当然它是由细密的鳞片式铁片或铜片制成。

联系鳞甲的“小樱威”是粉色但并不显眼,腹卷本体是玄色,外罩的阵羽织是深红色。这种“铁与血”的颜色配上甲斐姬清秀中带有三分野性英气的面容,竟然丝毫也不会有怪异之感,反而让人期待,这样一名娇俏而凛厉的女将在战斗中该是一副什么景象呢?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曹面子”、“CosifanTutte”、“kuszx”的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