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沈阳城,只休息了两日,李元的日子又变得异常忙碌。
虽说建奴那边突然没了动静,不见斥候出没,也没有兵马窥探,就连平日里在抚顺清河一带整收晾晒粮食的农户也不见了踪影,一时间辽东无战事。
但是李元明白,辽东诸将官也明白,这种平静的局面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更有可能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以李元对于酋奴的了解,对于皇太极的认识,一两次失败不可能将他们打败,反而会激起他们骨子里桀骜,凶恶的本性。
而赫图阿拉方面防卫严密,水泼不进,针扎不进,谍影卫目前并无好的办法,所以大明方面只能被动的防守,能做到的必须要主动去做。
所以,除了每日抽出一些时间陪伴自家娘子,两个孕期的妾室,李元的主要工作还是在整军备战,广纳财源上。
沈阳城北面,雷公山下靶场内。
李元正带着众人查看劈山炮,红衣炮等火炮的研制成果。
“砰”的一声,火炮前端粗长的钢管冒出青色浓烟,火舌喷洒之间,一颗弹丸带着一抹耀眼的光芒急速而出,瞬间轰向远处山丘上的靶圈之内。
围观众人远远望去,先是火光乍现,瞬间之后又是雷鸣入耳,炮火落下,大地微微震颤,传到众人脚边,只觉天空轰轰作响,好似天塌地陷,一炮威力,竟至于此。
“这一炮下去,没有防备之下,方圆数十米之内,全无活物!”卢甲哈哈大笑,对于苏数月的成果非常满意。
“大人,您看如何?”
“威力着实可观,”李元眯着眼睛,看着依然冒着丝丝青烟的炮管,尽管冬日寒冷,灼热的温度依然肉眼可见,若以人手触之,立见烧灼溃*******之弗朗吉大炮,此炮的填充,更换,发射频率也有所进步,”站在李元身旁,陈老匠人搓着粗糙干硬的双手,一脸皱纹在寒风中显得如同老树干皮,面对总兵官还是显得有些紧张,但是其权威性于在场众人中是最高的。
“原先的火器若是考虑炮管的保养,使用寿命等原因,在一刻钟内,一般发射三炮已经是顶天了,但是老朽在这炮管中加筋一层细管,以关内精铁烧制锻造,更加可塑,耐火,每次火炮发射之后的降温不会使得炮管内部出现裂纹,可以在一刻钟之内连发五炮而不炸膛,如果战事紧急,不计损毁,一般可以升至一刻钟八炮,而且一炉子可以产一台炮管,一个月八台没有问题。”
“有此神器,我大明军卒面对建奴更是有如神助!”看着眼前这个的大炮,李元先是赞叹一声,虽然实际的效果并没有他想象中那样出色,但是慢慢来,这种事情急不得。
“从府库之中支出五百两银子,作为格赏赐下,”李元先是扭头对着刘贵吩咐一声,而后拍了拍陈老的肩膀:“以陈老之功,本官报上朝廷,一个工部郎中还是该得的!”
“愣着干什么?还不谢恩?”卢甲看陈老匠人有些发愣,立刻出声提醒,如此在李元面前露脸的大好机会,还不好好把握?
陈老匠人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话是什么意思,经过卢甲这么一说,立刻明白了,从布衣百姓直接跃升阶级,成为士大夫阶层,这种事情可不是谁都能说出口的。
“老朽谢大人赐官!小人目不识丁,只有一把子力气与些许锻钢经验,感念大人提携,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陈老匠人跪在地上,向李元磕了三个头,还不等李元出声阻止,又继续道:“微末之功,本不敢奢求大人再恩赐什么......但是,”陈老匠人语气顿了顿:“小老儿恳请大人让家中不成器的小子入军为卒,能为大人鞍前马后,冲锋陷阵!”
“入伍军卒?”李元眯着眼睛看向陈老匠人身后的两个精壮年轻人。
这个时代,当兵入伍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钱财粮饷经常被克扣不说,军中动辄打骂也是常事,而且随时有性命之虞,前途的话,当兵吃粮的有什么前途?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了......
至于说想通过入军卒摆脱匠户的身份限制,这可说不上是什么高明的转换,不知这陈老是什么打算。
“若要家中子侄当兵,身份上倒没什么问题,”李元指了指站在身边的卢甲:“找卢大人便好,不过能不能入其法眼,本官说了也不算。”
李元话音刚落,陈老便已经磕头谢恩了:“老朽谢大人恩德,大人武曲之星转世,小老儿的不成器儿子能在大人麾下,老朽死也瞑目!”
“起来吧,沙场之事可说不准,本官不能给你保证什么......”
几人正说着话,刘贵从一旁走了过来,靠近李元轻声道:“大人,杨涟到了,在城外约十里处。”
李元双眉微挑:“终于来了,多少人?”
“轻车简从,只有四个仆人,一辆马车,”刘贵也觉得作为巡抚大人这排场有些小了。
李元眯着眼睛,望向远处靶场,中心处还冒着烟尘,希望杨涟的到来不要给我的战事布局添乱!
“走吧,召集诸将官,去迎一迎我们的顶头上司,辽东巡抚,杨大人。”
沈阳城外,三里处,叫得上名号的将官都已经出城,大多立于道旁,隆冬腊月的时节,耐着严寒,等待杨大人的车架到达。
文武之别,隔阂如渊,不是一个李元就能够改变的,他李元纵然可以不给杨涟面子,其他将官可没有这份泼天的功劳,更没有这份底气。
路边亭台,李元安坐,自有人递上果子热饮,亭中炉火也烧的暖洋洋。
刘贵,林忠几人就站在李元身后,一起等待辽东巡抚的到来。
不多时,他们已经可以看到巡抚大人有些寒酸的车架了。
“清官倒是清官,能不能做事,就要再看看了,”李元喃喃两句,起身走向大道,准备迎接巡抚杨涟。
靠近沈阳城下,看到城外百官相迎的场面,杨涟的马车外面,一个老仆靠近车窗轻声道:“大郎,李元率诸将官来迎接了。”
半晌,一声略带清冷的话语传出:“本官并无文书传至沈阳,也没有让诸将出城迎接,此时诸将皆擅离职守!”
“那我们......”
“不必理会他们,直接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