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 第63章 出难题!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第63章 出难题!

作者:反游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2-16 15:11:14

奉天殿外。

传呼太监遥呼传旨:“皇上有旨,传李景隆,铁铉,夏原吉进殿!”

“李景隆,铁铉,夏原吉进殿!”

风尘仆仆的李景隆,铁铉,夏原吉三人,急忙向奉天殿而去。

奉天殿中。

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分列两旁。

李景隆带头高举着一份折子,铁铉,夏原吉在后,进殿之后当即拜倒:

“臣,李景隆!”

“臣,铁铉!”

“臣,夏原吉!”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大手轻轻一抬,道:“起来吧。”

“谢皇上!”

三人齐声回应,尔后站了起来。

“把折子拿上来。”

朱元璋的话音落下,身旁的太监急忙从李景隆的手中接过折子,转呈朱元璋。

朱元璋打开折子,看了起来。

众大臣都是屏声静息,有些个大臣忍不住偷看两眼上位的神色。

朱元璋看着奏折,脸上的笑意已经掩饰不住,将折子一合,对李景隆道:“李景隆,灾民都有粮食吃了?”

李景隆大声回道:“皇上赈灾粮款足额拨到臣的手上,臣按照皇上的法子,顺利购买到了粮食,灾民们领到赈粮,无不感颂皇上的天恩盛德。”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冲缺的河堤都修好了吗?”

李景隆朗声回道:“回皇上,十分坚固!”

朱元璋再次点头问道:“景隆,你们这一次赈灾,去了多少天?”

李景隆朗声回道:“一百零五天!”

闻言,朱元璋不禁有些动容:“三个多月了啊,这一次,你们三个辛苦了!”

李景隆连忙回道:“皇上心悬百姓的苦难,夙夕忧劳,这一次赈灾全仰仗皇上的运筹帷幄,臣等能够为皇上效力,是臣等的福分!”

朱元璋点了点头,提高了声调,对在场的文武大臣道:“你们刚才都听到,黄河这次大水总算顺利对付过去了,灾民没有饿死,河堤稳固,这是最大的政德!李景隆,铁铉,夏原吉三人赈灾有功,当赏!”

“谢皇上隆恩!”

李景隆,铁铉,夏原吉三人再次拜下谢恩。

“吾皇圣明!”

一众文武大臣随后齐声高喝。

朱元璋咧嘴一笑,挥手道:“此次赈灾,最大的功劳不在咱!这一次,咱也是仰仗的别人!”

朱元璋并没有明说是谁。

但是在场的文武大臣,基本上都知道朱元璋说的是谁。

便是为朝廷提供明镜的那个人。

但是至于那个到底是什么人,在场的没有几个人知道。

除了傅友德,徐辉祖两个经手的人,还有刘三吾,他隐隐能猜到皇上背后那个人就是皇大孙朱雄英。

看着皇上脸上那掩饰不住的骄傲,刘三吾更加确定了。

真是皇大孙啊!

看来皇大孙被立为储君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刘三吾心中震惊的同时,也在暗自高兴。

因为立皇大孙为储,正合他的意!

朱元璋继续笑着道:“这一次,那人不仅为朝廷提供了明镜,还举荐李景隆,铁铉,夏原吉办理这个差事,可以说荐人得当,调度有方,灾区出现恶意哄抬粮价的事件,也是那人出的主意,所以呀,他才是这次赈灾最大的功臣!”

朱元璋的话,让在场的文武大臣大为震惊的同时,纷纷好奇,那个人到底是谁?

为什么皇上不把这个人推到台前来?

听皇上的描述,此人一如当初的刘基一样,帷幄奇谋,人莫能测!

而朱元璋越是不说出那人是谁,就越引发群臣的联想与猜测。

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站了出来。

正是钱唐。

钱唐行了一礼,道:“陛下,上一次,是老臣错了!”

钱唐就是这样的人,够耿直!

“上一次?”

朱元璋故作疑惑的看着钱唐,道:“什么时候,咱都不记得了!”

钱唐闻言,老脸微微一红,道:“就是……就是在奉天殿前,是老臣妄语了!”

“哦哦哦——”

朱元璋露出恍然的神色,笑道:“你要不说啊,咱都忘记了,呵呵!”

钱唐面皮微微扯了扯,拱手道:“陛下,此人才学之高,令老臣汗颜,老臣,斗胆请陛下引荐!”

在钱唐的想象中,这样的人,必然是像刘基那样的世外高人。

他以前也是这样,虽名声在外,但誓死不仕元朝,直到朱元璋请他出山,他喜不自禁,想着用自己毕生所学,以济天下。

而现在这个将明镜献给朝廷,且出谋献策,而又不讲究任何回报的高人,正是他最敬佩的那种人。

不想,朱元璋却是笑笑,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时候到了,咱自会将此人昭告天下!”

皇大孙的身份敏感。

朱元璋暂时还不打算将他推到台前来。

这个时候,吏部尚书詹徽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臣,恭贺陛下!”

“哦?”

朱元璋饶有兴致的看着詹徽,道:“你这是贺的什么呀?”

詹徽朗声道:“臣贺陛下,贺大明,陛下上格天心,得高人相助,让我大明顺利渡过难关,实乃我大明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哈哈——”

朱元璋大笑:“好,贺得好,贺得对!”

老爷子的马屁不好拍,詹徽这一次却抓对了机会。

因为他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来,老爷子对那人的喜爱之情,所以果断站了出来。

“臣等,恭贺陛下!”

其他文武大臣也跟着齐声高呼。

但是拍马屁这东西可讲究先后,先拍的是智慧,后拍就要大打折扣了。

跟着高呼的李景隆心中郁闷,忍不住腹诽,这詹徽他娘的把我的话给抢了!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道:“还有其他什么事情要奏吗?”

群臣没有出声。

朱元璋提高了声调,道:“既然没有其他事情,李景隆留下,其余的人退朝吧!”

“是。”

李景隆欣喜的回应,刚刚的郁闷一扫而空。

“恭送皇上!”

其余人齐呼,偷偷瞥向李景隆的几道目光中满是羡慕……

……

御书房。

御案前的朱元璋看了一眼恭敬站着的李景隆,道:“这一次辛苦你了!”

“能够为皇上分忧,是臣……”

“好了!”

朱元璋直接打断李景隆的话:“就不要跟咱打官腔了,咱问你,这一次让你调查的事情调查清楚了吗?”

“调查清楚了!”

李景隆连忙回道:“是……是齐王!”

“齐王?”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轻声道:“是他?”

沉吟良久。

朱元璋这才抬起眼睛,看向李景隆,道:“这件事情,你没有跟其他人说吧?”

李景隆连忙回道:“除了陛下和微臣,绝无第三个人知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也不再去纠结齐王的事,而是问道:“知道咱这一次为什么派你去吗?”

“知道!”

李景隆回道:“因为皇大孙!”

“知道就好!”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把你和咱大孙的事,跟咱说说。”

“微臣跟皇大孙是在江夏候府认识的……”

李景隆毫不迟疑的回答,不敢有丝毫的隐瞒,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

甚至于在江夏候府发现东瀛画册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听罢,朱元璋不禁哑然失笑,玩味的看着李景隆,道:“李景隆啊李景隆,你还真是心思玲珑啊,知道咱大孙是条大腿,一把就抱了上去!”

李景隆闻言,连忙拜下道:“臣第一次见到皇大孙殿下,就感觉到特别的亲近,殿下的举止,简直跟太子爷以前一模一样!”

说到太子爷,李景隆不禁动容,道:“臣年少顽劣,若不是太子爷提携,臣恐怕这辈子就是一个膏粱子弟,不,不是恐怕,是一定!”

“太子爷英年早逝,臣……臣心里有如万箭穿心般疼痛……”

说着,李景隆一只大手忍不住抹了抹眼角的泪花。

“那日见到皇大孙殿下之后,臣激动万分,之后殿下的才学更是让臣折服,臣是自愿追随殿下左右,绝无二心,日月可鉴!”

李景隆说得情真意切,泪眼汪汪。

就是朱元璋也有些被感染了,摆了摆手,道:“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起来吧!”

李景隆这才依言站了起来。

朱元璋打量了一眼李景隆,感慨道:“你老子是咱外甥,又是咱的义子,跟着咱出生入死,一片肝胆,咱希望你,也能像你老子对咱那样,对咱大孙!”

“臣,明白!”

李景隆再一次扑通一声拜下。

他知道这是老皇爷对他追随皇大孙的认可,当初自己选择抱皇大孙大腿,真是抱对了!

“对了。”

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咱大孙淮安府朱桥镇那边拿块地干嘛?”

李景隆想了想,摇头道:“臣不知,殿下也没跟臣说明,但看殿下的样子,好像对那块地很重视!”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

“是。”

李景隆饱含深情的应了一声,躬身退出……

朱元璋这才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榑儿啊榑儿,你以前北征元蒙,出镇开平,也算立了赫赫战功,怎么就胡作非为,越活越回去了呢?”

“你这是给咱出难题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