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 第78章 这名字也够巧的!

其实,黄雄英并非托大之人,但是齐王的傲气,以及那不知从何而来的,隐隐的敌意让他有些恼火。

自己好意推荐他去剿寇,而且把鸳鸯阵拿出来,齐王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但是齐王却是不知好歹。

难怪这个人在历史上,虽贵为亲王,却一生两次被废了。

一次是朱允炆上位之后开始的削藩,朱榑这种张扬不知收敛的性子正中朱允炆的下怀,所以朱榑首当其冲,被朱允炆废为庶人并囚禁在京城,这一关就是四年。

而等靖难之变后,大明变天,朱棣又恢复了朱榑的藩王之位,但不得不说朱榑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既然恢复了藩王之位就老老实实待在封地不好吗?

齐王朱榑复封后非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他开始暗中计划阴谋召集刺客,还让术士诅咒朱棣。

最终事情败露,被朱棣再次废为庶人,从此软禁在京师,直到死去。

黄雄英一句,你们一起上吧。

直接让齐王又惊又怒,暗暗的看了一眼老爷子,却发现老爷子全然一副看戏的模样。

“好!”

齐王从牙缝中吐出话语:“那就让本王见识一下,你的阵法究竟有几斤几两!”

黄雄英却也不急,道:“不过既然是操练,那便点到为止,被砍中刺中者,便算伤亡,退出战场,没问题吧?”

听了黄雄英的话,齐王笑笑,道:“没问题。”

老爷子在这里,他当然没有放肆到要见红,在他看来,直接生擒对方,他都有信心,更何况这点规则?

“结阵!”

黄雄英一声令下,十一人小队立马拉开阵型。

以小队长卢剑飞为首,身后十人各持武器,分列两旁,严阵以待。

“呵,故弄玄虚。”

齐王看着这不曾见过的阵法,却是轻笑了一声,大手缓缓抬起,陡然喝道:“冲!”

在他的眼里,双方兵力悬殊,直接碾压过去就完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花里胡哨都是枉然。

一旁的朱元璋傅友德冯胜三人,在双方摆开架势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眼神发亮,目不转睛的看着。

以十一人对付五十人,而且还都是军中好手。

这怎么看,都是实力悬殊的一战。

不过这倒是很符合他们的期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检测出皇大孙这个阵法的威力。

“殿下,可不要让老臣失望啊!”

冯胜喃喃低语。

在三人注视的目光下,齐王的亲卫已经冲到了十一人小队的面前。

这些亲卫可都是狠渣子,大步冲上前去,手中的大刀就挥舞着,向十一人小队头上砍去。

这是军队冲锋的打法,讲究大开大合。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两根粗大的狼筅。

狼筅用毛竹制成,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丫,长一丈,使用者须有足够的力气。

两根狼筅长长伸出,瞬间化解了冲在最前面的亲卫们冲锋,尖锐的枝丫不仅让他们慌忙招架,还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几名亲卫一时间不知所措了。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他们手中的刀枪压根就近不了身。

同时,体格健壮的两位狼筅手不断的转动狼筅,用横枝锁住或扫落了几位手忙脚乱亲卫手中的兵器。

而就在这个时候,阵中的长枪手动了。

长枪手在狼筅手的身后,是杀敌的主要力量,在狼筅的掩护下,长枪出其不意的刺出,瞬间就点到了亲卫的身上。

如果再往前一尺,亲卫的身体将被洞穿。

冲在最前面的亲卫怔住了,他们完全都还没有使上劲,就已经宣告阵亡了。

“愣着干什么?还不退下!找死吗?!”

黄雄英陡然爆喝一声。

那些被刺中的亲卫这才反应过来,脸上带着浓浓的不甘,恨恨的退下。

这一幕,直接让朱榑傻眼了。

战斗才刚刚开始,他的五十名亲卫便下去了好几个,而对方一丁点儿损伤都没有,甚至连靠近对方的机会都没有。

而另外一边的朱元璋却是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哈哈,好!”

朱元璋拔了一个茅草放在嘴里,咧嘴直乐。

冯胜也是看得一脸兴奋,笑呵呵的道:“殿下的这个阵法,堪称精妙绝伦,与古之名阵相比,不遑多让啊!”

如今的冯胜和几年前比,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话里话外多少有些恭维的意思,却也是他的真心话,只是在以前,他不会说出口而已。

朱元璋拍了拍手,呵呵笑道:“哈哈,那还用说吗?也不看看是谁的大孙!”

而这个时候,场上。

剩下的亲卫队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阵法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于是他们也结起了阵来,与其说是阵,不如说是他们将十一人小队团团包围起来,绕着十一人小队转悠起来,不敢轻举妄动。

而十一人小队这边可不闲着,亲卫队无法逼近,但长枪手却可以从狼筅横枝的缝隙中挺枪前刺。

而且队伍最后面的两名耥耙手,同样可以出击。

不多久,又有几名亲卫兵倒下。

朱榑看得都急眼了,如果这样消耗下去,对方丝毫不损,而亲卫队人数上的优势将荡然无存,最终面临反扑的局面。

“上啊!你们他娘的给本王一起上!”

朱榑气急败坏的大吼。

场上的亲卫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知道这样子下去不行,当下心一横,喝了一声:

“杀!”

剩下的接近四十个人顿时一拥而上。

而鸳鸯阵的关键就在于全队密切配合,可攻可受,几乎没有破绽,远中近,全方位覆盖打击。

时至今日,现代棍盾叉防暴队便是由此演变而来。

狼筅和长枪主让敌人很难近身,即使一拥而上,有人突破了这道防守,而他们要面对的便是盾牌手。

盾牌手带有腰刀,一手持盾,一手拿刀。

除了掩护外,还善于近身作战。

而盾牌手大都是有勇有谋的年轻战士,而这只队伍中的沈傲和裴川,便是高手中的高手。

能够突破亲卫本就不多。

而接近的亲卫兵还要受到耥耙手的干扰,就像进入瓮中的鳖一样,很快就被手持盾牌的沈傲和裴川解决掉。

亲卫兵在不断的减少,而十一人小队依旧不动如山。

渐渐的,亲卫兵的人数竟和十一人小队差不多了,而剩下的亲卫兵也早就如惊弓之鸟,就算不是真的战场,也让他们心中惊惧万分。

原本他们不放在眼里的十一人小队,如今却如一头皮糙肉厚,而且攻击性极强的洪水猛兽一般。

让他们心生绝望,毫无招架之力。

就是一旁已经退出战场的亲卫兵,也是一阵心悸。

观战的朱榑早就已经傻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人数占尽优势的情况下,竟然会输给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小子。

这……

怎么会这样!

朱榑阴沉的脸上微微抽搐着,到了此刻他还是接受不能。

但事实就是这么残忍的摆在面前。

而此刻朱元璋心里像灌了一瓶蜜,眉角含笑,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愉悦。

“嘿嘿,咱的好大孙,真是文武全才!”

就是傅友德和冯胜也是一脸的震撼。

刚刚场上的战斗他们全程看在眼里,十一人小队对上五十人亲卫队,竟是以十一人小队零损伤全歼五十人亲卫队。

而且,赢得并不艰难,甚至可以说是轻松!

他们虽然已经了解过阵法,有心里准备,但万没想到,此阵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而且这样的阵法,竟是出自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少年之手。

朱家麒麟儿!

傅友德和冯胜心中不约而同的感慨。

还好此子是嫡长子,如果是一个幼子或者是庶子,那可真就为难老皇爷了。

可如今,事情就是这么的顺理成章,仿佛冥冥中注定一般。

在全场的注视下,黄雄英看向齐王,轻笑道:“齐王殿下,承让了!”

朱榑咬着牙,脸上一阵红一阵青。

他是骄傲的,他的战功也足以让他炫耀,但是此刻他却像是斗败了的公鸡。

“哼!”

朱榑轻哼了一声,下示意的看了一眼老爷子。

却发现老爷子也在看着他,而且眸中明显带着不悦。

朱榑这才沉声道:“是本王输了!”

黄雄英见朱榑这幅死鸭子嘴硬的尊容,也懒得再去理他,而是走向朱元璋,道:“爷爷,孙儿的这套阵法如若配合得当,对付游勇倭寇会有奇效,就劳烦您推荐给朝廷,在剿寇的部队中推广开来。”

“嗯。”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道:“咱大孙的阵法固然是好,只是咱就怕有人糟踏了咱大孙的好阵法!”

“走,咱进屋!”

说着,朱元璋便拉上黄雄英往屋内走去。

看着老爷子的背影,朱榑整个人都怔住了,脑中不断回想着老爷子刚刚那句话。

就算他再愣,他也听出来了,这话老爷子是说给他听的。

怕有人糟踏了皇孙的阵法?

还能有谁?说的不就是这一次奉旨剿寇的他吗?!

想到这里,朱榑慌了。

如果自己还是这个态度,恐怕老爷子要换帅了!

他刚刚虽然不服,但怎么也看得出来刚刚那个阵法的厉害,自己那五十名亲卫的战斗力有多高,他清楚得很,但却败在了一个十一人小队的手上。

此阵法用于对付那些游勇的倭寇,定然会无往不利。

有了这套阵法,让原本棘手的剿寇问题不再是苦差,而是一个立功的绝佳机会,多少人争破头想要去。

而自己竟还在这里骄狂?

想到这里,朱榑急急忙忙的撒丫子往屋里跑去。

“黄公子……”

朱榑扶着门口,喘了一口气,边走进来边道:“本王……我求你把刚刚那套阵法我!”

黄雄英眉头微微一皱。

只听朱榑道:“刚刚是我放不下面子,是我不对,我输了,我服,还请黄公子教我!”

看着一脸诚恳的朱榑,黄雄英笑笑,道:“殿下,您是塞王,草民岂有这个胆量教导堂堂塞王殿下呢?”

闻言,朱榑呼吸一窒,偷偷瞄了一眼老爷子,发现老爷子却是笑而不语。

朱榑只得硬着头皮道:“黄公子,我……我拜您为师!”

说着,朱榑就要拜下。

黄雄英一怔,连忙扶起朱榑:“殿下使不得!”

他一介草民,可不敢让一个塞王跪拜自己,这要传到洪武皇帝的耳朵里,恐怕自己这平静的生活就要被打破了。

“公子请教我!”

朱榑愣愣的看着黄雄英:“公子若不教我,我可要跪下了!”

黄雄英“……”

堂堂一个塞王,竟然耍起无赖来了?

他刚刚这么一推辞,是想要齐王知道,他虽然身份尊贵,但是在他这里也不能不识好歹,忘恩负义。

要知道当初推荐他去剿寇的可是自己。

不过黄雄英也没有想到,齐王竟然这么快就服软,而且连身份都放下了。

他当然不知道,这其中有朱元璋的原因在。

“好吧,我可以教殿下,不过……”

黄雄英顿了顿,道:“不过我希望殿下能够好好利用这个阵法,为大明清除倭寇,还沿海百姓一个太平!”

“一定!”

朱榑重重的点头……

……

与此同时,东宫。

“什么?”

黄子澄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朱允炆:“齐王向你示好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

黄子澄皱着眉头,想了一会,道:“上一次晚朝,皇上就说了一句,是皇大孙建议让齐王去剿寇的,看来不仅朝中很多人认为是你,就连齐王也认定是你,这才会像你示好,否则以齐王那居功自傲的性子,断然是不会主动的。”

黄子澄分析着,眼中露出精光,目光灼灼的看着朱允炆。

“可是……”

朱允炆道:“可是那真不是我建议的。”

“无妨!”

黄子澄捋了捋胡须,笑道:“是不是你建议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上采纳了,而且大家都认为是你建议的就行!”

朱允炆还是有些犹豫,道:“可是皇爷爷一向最痛恨的就是撒谎,这要是被他知道了,怪罪下来,我怕担当不起啊!”

“此言差矣。”

黄子澄摇了摇头,含笑道:“殿下什么都没说,何错之有?这都是皇上说的!皇上有错吗?皇上当然是不会错的!”

说着,黄子澄压低了声音道:“殿下,臣斗胆说一句,这是皇上他老人家给你立威呢,你想想,你一无军功,二无政绩,你若坐上那个位置,那些皇子们怎么服你?皇上年纪大了,这是想着法子给你铺路呢!”

听了黄子澄的分析,朱允炆整个眸子忍不住露出兴奋的神色。

如果这一次齐王成功剿寇,那么他朱允炆在众大臣心目中的形象就不一样了,他们会以为这是自己提出的建议,而且被皇上采纳了,最终还获得了成功。

功劳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大臣们知道,他朱允炆开始参与到国家的军政大事中来了。

想到这里,朱允炆暗暗握紧了拳头。

看来皇爷爷对自己的爱从未消失,只是更加深沉了。

“殿下。”

黄子澄看着朱允炆道:“何不趁齐王还在京师,以叔侄的身份去拜访一下齐王,按照如今的局势,交好一位塞王,百益而无一害啊!”

“嗯。”

朱允炆重重的点了点头……

东宫另外一侧的佛堂中。

一个贴身婢女正躬身向吕氏汇报着:“娘娘,查清楚了。”

“说。”

吕氏坐在蒲团上,手中滚动着一串佛珠。

“徐妙锦见的那个少年,是离徐家铺子不远的一家酒坊的东家,名叫黄雄英。”

“黄雄英?”

吕氏手中滚动的佛珠停了下来。

这个名字,不知为何让她心中陡然一凛,那深藏在心底的一些不安突然被翻出来了一般。

雄英,这名字也够巧的!

不过,一个死了十年的人,是不可能再出现的了。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对这个名字还是这么敏感!

吕氏重新将手中的佛珠滚动了起来,让自己的内心重新平静下来。

“还有什么吗?”

“还有那个小女孩,并不是黄雄英亲生的,而是他从街上买回来的,而且……而且,那小女孩是黄雄英从教坊司手中截胡的,教坊司的奉銮原本是打算将小女孩送给曹国公的弟弟李增枝的,后来教坊司被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李增枝?”

吕氏闻言,微微眯起了眼睛,喃喃道:“这少年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连前府左都督李增枝的女人也敢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