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
走进大门,才发现别有洞天,三间地皮往纵深开挖建房,里面总共有十三间。
它们分别是三间坐北朝南的楼屋,然后又在东边竖了三间坐东朝西的楼屋,接着梅福依照陈文志的吩咐靠西边竖了三间坐西朝东的楼屋,到目前为止,总共是9间楼屋,都是合理合法竖的。9间楼屋竖好之后,梅福依照陈文志的嘱托把三套“3间头”最外面的墙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四方院,东北角空地种菜,西北角养牛养猪,前面作明塘地簟基,并在围墙中央开一个出入的大门。
楼家明看得目瞪口呆,连连称赞。
陈文志心满意足,他指着高高的天井,对楼家明说道:“家明,这叫‘四水归堂’,此天井的设计,采光和排水都非常好,你看,四面楼屋全部围起来了,这样刮风下雨的时候,屋顶侧坡的雨水会全部流入天井。在我们国家,水来财,所以‘四水归堂’的喻意是极好的。”
“文志,你太了不起了,你岂止是木雕师傅,你还是建筑师啊!”家明佩服地看着陈文志,真可以说,崇拜激赏之情,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哪里哪里,我师父才是真正的建筑师,没他把关,根本建不起来。”文志十分谦虚,感激地看着梅福。
梅福高兴极了,对他们说道:“再后来,等到天井和围墙修好后,我又按你的吩咐,又在西北角竖了两间“披屋”养牛养猪,然后,又在东北角竖了二间靠墙不靠屋的独立楼屋用做灶间、堆放杂物。过了年又把西北角的两间披屋也改成和东北角一样的两间独立楼屋。最后,我又把四间独立楼屋与正、厢“3间头”之间的空隙加屋顶,成为弄堂(穿廊),并做了既利通风、采光又利出入的旁门(弄堂门)。一个卄字形走廊的“13间头”三合院至此形成了!”说到这里,梅福向陈文志竖起大拇指,对他说道:“文志,师父这辈子就没服过谁,但是盖这个房子的时候,我真的是很服气啊,我真是又骄傲又激动,我培养出了这么惊才绝艳天赋极高的弟子!”
文志涨红着脸快乐地笑了。
家明激动得拍起手来,原来如此!
这就是陈文志的巧思和秘密。
楼家明叹为观止,伸与手与陈文志紧紧相握,对他说道:“文志,我真是服了你了。”他震惊地细看着陈家的新宅,喃喃地说道,“我要把它全部画下来,如果我的外国朋友看到了这么美丽的中国房子,不知道是什么震惊的表情哩。”
陈文志笑起来,感激地看了一眼梅福,谦虚地说道:”我只是画了图纸,没有盖,你要感谢佩服的是我师父,我师父可比我厉害多了!”
有着纯正教养的楼家明立马向梅福鞠躬,以极其尊重地语气说道:“果然是名师出高徒!我爹要是看到您修的房子,也会佩服不己。”
人人爱听奉承话,梅福也不例话,他乐得哈哈大笑。
楼家明微笑说道:“梅师傅,我在英国学了三年土木工程,在德国学了三年室内设计,可以说对于古今中外的房子设计无不精通,但我这次来浙江的乡下,发现这里的民居很有特色,古色古香,如诗如画,十分美丽,有机会,梅师傅抽空带我四处走走,让我好好学学。”
梅福看到楼家明是爱徒的好朋友,又开着洋汽车,如今听他说还是在外留学六年的洋进士,他父亲又是他敬慕的大司匠,立马觉得面子有光,哈哈大笑着说道:“你是文志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你在这里住几天,我带你把四周的民间都看个遍。”
陈文志笑了笑,对师父说道:“师父,家明的父亲就是你之前说的,那个唯一存活于世的大司匠。”
真的?
梅福眼前一亮,内心激动,情绪起伏如潮,喃喃地道:“我一直以为是传说,没有想到真的大司匠的存在。”
家明谦虚道:“所以家父才送我出国学习房屋设计,就是要中西结合,融汇贯通,盖出世界上最好看的房子!”
“哈哈,好好,那咱们有得聊了,晚上喝酒聊天。”
梅福十分高兴。
“那恭敬不如从命。”
家明再次 鞠躬行礼,十分开心。
陈家新房子的堂屋,李翠仙和她的婆婆穿着崭新的衣服,手上穿金戴银,喝茶的桌子上摆着各种品类的水果点心,她们红着眼睛看着聊得热火朝天的陈文志三人,内心无比幸福。
李翠仙流着泪感动地说道:“娘,你看,文志站起来了,而且站得很稳。我以前真是小看他了!”说罢立马伸手拭泪,展露笑颜。
陈文志的奶奶白发苍苍,欣慰地点点头,对儿媳妇说道:“我们老陈家,将近百年,都是缩在人后面,抬不起头,如今,托文志的福,站在人前来了!”说到这里,老太太仰头望天,哭道,“儒儿啊,你看到没有,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然后身子一歪,倒在了椅子上,含笑过世了。
李翠仙吓得立马受烫般站起来,颤声叫着婆婆。
奶奶就这样过世了,接下来陈文志给老人办后事,办得比陈儒过世时还要热闹,村里看到陈儒的母亲受到如此厚葬,再一次夸赞陈文志有出息。
这一次破天荒的,李人杰带着文昌来到陈家村奔丧了。
陈文志不计前嫌,以礼相待。
楼家明在梅福的陪伴下,游览了许多江南乡下的民居,他兴奋异常,几乎是每天带着纸和笔出去,回到陈家时,总是厚厚的一撂画稿,画的全是浙江的各式民居。
临睡前,他总是兴奋地说:“太漂亮了,太漂亮了。你们这里的房子极其节省空间,为了多盖几间房,在层高上用了很多功夫,其建筑艺术也显得非常精巧,房子安置在潺潺流水中,临河而居,沿水搭建,白色的墙面反射着太阳光,粉墙黛瓦,花红柳绿,真是令人倾倒!”
等到陈文志给奶奶的后事办完后,陈文志看了看母亲,对她说道:“娘,我和文艺都要回杭州城,丢下你一个人在村里,我不放心,不如你跟我们进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