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 > 第113章 事态严重

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 第113章 事态严重

作者:难成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7-25 04:01:54

简单和李二聊了一会儿,萧煜总算是明白了李二的想法。

他在意的不是修建宫殿,而是觉得自己作为九五至尊,凭什么不能享受一下?

群臣们反对的声音越大,李二就越是执拗。

这就是皇权和臣权之间的一次碰撞,如果李二认输,那日后必定会让臣权的势力得到增长。

李二本身肯定不会怕,以他的手段,将那些大臣玩弄于鼓掌之中是绝对没问题的。

但是以后呢?

毕竟可不是谁都能称为天可汗的!

而且,让李二不舒服的是,反对声最大的就是他昔日的忠臣,那激烈的模样,就差指着他鼻子骂了。

和天下人为敌,让李二心里有些萧索,现在见连萧煜都不认同他,他更是冷声道:“朕还以为你是和朕一条心的,没想到居然连你都不支持朕!”

萧煜急忙道:“末将只是骑都尉,是马上征战的匹夫,哪懂得那么多事情。”

“你这小子…还跟朕打马虎眼呢,想说什么就说吧,这是你的子爵府,不是皇宫。”李二轻笑着说道。

不是你的皇宫还敢这么嚣张!

萧煜心里嘀咕了一句,脸上却十分恭敬的道:“陛下,大臣们之所以想方设法阻止修建长宁宫,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陛下不能享受,而是觉得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实在是有伤国本,陛下您辛苦几十年,从打天下,到守天下,大唐就像您的子嗣一般,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照顾。”

“诚然,如今的大唐已经傲然天下,万国来朝,既然如此…那陛下又为何要修建长宁宫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展现大唐盛世?”

李二笑道:“这话说的倒是让朕很舒心,只是仲卿啊,朕知道你有劝谏之心,但这件事…远不是你想象中的那般简单。”

“朕要修的,不是长宁宫,而是人心!”

李二的表情逐渐变得坚定起来,萧煜盯着他的脸,似乎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一点端倪,然而李二的表情自始自终都很平静,看不出任何心思。

萧煜松了口气,继续慢条斯理的喝起了茶。

不管怎样,该劝的都已经劝了,皇帝的心思又岂是他这个小县子能揣摩的?

他也没指望李二会听他的劝告,不过这也无所谓了,毕竟他可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武将,相信以后史书上也不会出现他的骂名,如果史官们再八卦一点,说不定还会夸赞萧煜两句…

李二走了,除了甩一甩衣袖,还带走了萧煜所有的茶叶,这下子就轮到萧煜心情郁闷了。

十罐茶叶,哪怕每天不要命的喝,也足够半年,结果现在一股脑的全被英明神武的天可汗陛下给卷走了,而且他的脸上没有丝毫不好意思,反而一副“朕拿你东西你占了大便宜”的表情,看的萧煜很是…羡慕?

没办法,萧煜只能让管家再去东市置购一些新鲜茶叶,然后让匠人们烘焙制茶。

修建长宁宫一事,闹得越来越大,从李二离开子爵府的第二天开始,不止是魏徽和御史台,其他文官也开始上书谏言,有点群起而攻之的味道。

跳的最欢乐的人还是魏徽,这老头官职不是最大的,然而话却是最多的,连长孙无忌都没他说的多。

每天魏徽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参奏李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你要及时改正,咱们还能愉快的玩耍。

很奇怪,这倔老头也不知是哪来的精力,就感觉不说皇帝陛下两句,他这一天就过的没意义一般。

为此,李二的回应就显得十分平静了,就两个字。

呵呵…

简单两个字,却将这些群情激愤的文官气的差点吐血,魏徽更是在朝堂上以死进谏,磕头磕到头破血流。

李二没办法,只能让太医院的人看好他,然后宣布退朝。

不过,君臣之间闹得再凶,长宁宫的工程却并没有停止。

十万民夫在工部的安排之下,已经有条不紊的踏入了长安,还有从国库内帑征收的数百万贯银两,也已经准备好了,现在随时都可以动工。

这下,还在太医院的魏徽也没办法安心养伤了,挣扎着爬起来,继续开始写奏疏,那老态龙钟的模样,看的着实让人揪心。

今年的魏徽已经六十二岁了,这样的年纪,已经可以养老退休,结果魏徽刚想上奏折请求告老还乡,就出了这档子事,他哪里还有这些心思?

可能是害怕魏徽真的以死相逼,李二终于再次召开朝会。

这次,文官依旧唾沫横飞,从三皇五帝到大唐贞观,各种引经据典,各种长篇大论。

而且萧煜有些惊异的发现,李二那严肃的表情似乎松动了一些。

萧煜心神一动,难道李二真被这些文官给说怕了?

然而,上头的魏徽却没注意到李二的小表情,依旧激情四射的劝诫着,情到浓时,他甚至大骂了几声“亡国之君”!

这个词汇对于任何帝王来说,都是个绝对的逆鳞,谁触碰就诛九族的那种,李二也不例外。

一股怒火涌上心头,李二当朝怒吼着让殿前武士脱去魏徽官袍,庭下脊杖三十!

脊杖,顾名思义就是杖打脊梁骨,棍棍到肉,别说魏徽这种六十多岁的糟老头,哪怕是萧煜这等年轻力壮的年轻小伙,被杖打三十下后没有几个月都休想下床!

这要是真打下去,魏徽这条老命恐怕就交代在这了。

这下子,很多人都不淡定了。

一个人没有丝毫犹豫,龙行虎步的拦在了殿前武士和魏徽的面前,而后面无表情的朝着李二拱了拱手,道:“陛下,老臣李绩,有话要说!”

文官们的表情都夹杂着一丝意外,他们没想到,先站出来的人居然会是一个武将。

大唐武将从不干政,这点从李二登上帝位之后,就好像形成了一种默契,平常除了出征的大事之外,其他国事武将从来都是缄口莫言。

这并不是他们不懂,作为一群打天下的武将,哪怕他们再笨,对于国家大事或多或少都会一些,因为这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他们之所以不开口,完全是因为武将的位置太过敏感,贞观年间的武将,不仅威望极高,而且都是手握实权的主,如果让他们来参与国事,恐怕这群文官就真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不过,当李绩站出来的那一刹那,武将不干政的规矩,也算是被打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