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唐:我有一个微信聊天群 > 第330章 事出有因

大唐:我有一个微信聊天群 第330章 事出有因

作者:难成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7-10 15:59:21

第330章事出有因

官与民之间,似乎一直都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矛盾。

比如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便阐述了这种矛盾:楚州有一位名叫窦娥的女子,其父因家贫将她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不久她的丈夫也害病死去,留下婆媳二人相依为命。

当地流氓张驴儿,企图胁迫窦娥跟他成亲,被窦娥严辞拒绝。

怀恨在心的张驴儿于是计划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窦娥成亲,不料竟阴差阳错将自己的父亲张老儿毒死。

随后,张驴儿便勾结贪官将杀人的罪名栽到窦娥身上。

申诉无门的窦娥被屈打成招,她在临刑前满腔悲愤地质问:“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直到三年后,已做了官的父亲才为窦娥平反昭雪。

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几乎是妇孺皆知,但是所有人都以为,它仅仅是个虚构的故事。

实际上,这种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绝非虚构,而是官民矛盾的真实写照,它尖锐地揭露了“民不与官斗”的悲哀与无奈。

孟子曾经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然而很可惜的是,如今大部分官员都是孔子门生,至于孟子…则是哪凉快哪待着去。

由于官府的威压,老百姓总是抱着“民不与官斗”的心态,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但这种官民之间的矛盾一旦发展到极点,就会官逼民反,为官者也会遭到灭顶之灾。

正如汉代著名政论家贾谊所言:“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如今剑南道就发生了这种情况。

剑南道在大唐属于偏僻之地,里面的百姓多为少数民族,大唐的教化之风还未吹过去,所以他们的思想和汉家大统有很大的不同。

这次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原因就是当地官府征收赋税的时候,私加了近一层回扣。

官府私扣赋税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几乎每个地方的官府都会这么做,只不过有多有少而已。

剑南道那边只克扣了一层,已经算很有良心了,像西州的沈良,几乎是克扣了近七八层。

以前克扣近一层,当地百姓都未说过什么,就当是破财消灾了。

但是今年不同,剑南道发生了大旱,导致收成减半,结果官府依旧是克扣近一层赋税,这下百姓们就忍不了了。

官府的人也不是什么善茬,发生了一些口角后,便出手教训了一下带头闹事的百姓。

这个时候,百姓依旧贯彻民不与官斗的理念,选择了忍气吞声,几个人鼻青脸肿的回了家。

这事似乎就这么算了,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两天过后,村里突然死了几个人,而且在案发现场,还发现了差役的身份腰牌。

这下子可谓是捅了马蜂窝,本来百姓们心里就憋了一肚子气,结果现在官府还“杀人灭口”,那不是触霉头吗?

这下百姓们终于不干了,也许是不满官府的克扣赋税,也许是想替同村百姓报仇,总之几百人团结一致,联合起来闹到了衙门。

衙门的县令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本事不大,但是架势却不小,百姓们上门闹事,他连缘由都没问,就直接下令用棍棒驱赶。

这下好了,本来百姓们就在极力压抑着怒火,现在官府的强硬措施,更是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一时间这种不满得情绪被挤压到了顶峰。

百姓们本就不是什么善茬,一见官府不仅不作为,还杀人灭口,心里就更加对官府失望,再加上有心人教唆,百姓们就干脆拿起武器,想着拼一把。

于是,当天晚上,数百村民集结在一起,撞开了官府的粮仓,抢光了里面的粮食,还顺手杀了十几位差役和一位县丞。

抢粮杀官,这事算是闹大了,而且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叛乱,从原本一个村子的近百人,到后面的数千人,叛军的声势也越来越浩大起来。

三日后,城西校场,将要出征的队伍已经在这集结完毕,就连李二等许多大臣也在行列之中。

等临近午时,李二这才在众人面前正式为萧煜还有秦怀道和唐义识三人授命,并且颁发虎符。

然后就是一番壮怀激烈的演讲词,而且为了展现出征的正式,李二还亲自酒敬将士,有皇帝陛下亲自敬酒,全军将士的士气可谓是到达了顶点。

看着一个个双眼通红的将士,萧煜都觉得有些心惊胆战,好像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人,而是一头头嗜血的野兽。

太恐怖了,好怕怕…

微微摇了摇头,等李二下令开拔之后,萧煜这才领着大军,准备前往剑南道渝州。

万人规模的军队萧煜还是第一次率领,幸好军中有秦怀道和唐义识,两人都不是无名之辈,愣是将数万将士管理的井井有条。

秦怀道,字理,他父亲就是赫赫有名的战神秦琼,秦琼去世时,他年仅十四岁,起家千牛备身,负责太子安危。

至于唐义识,他爹也不简单,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贞观十一年的时候,唐义识娶了李二的第六女豫章公主,成了李二的乘龙快婿。

两位身为名将之后,自身本领自然不一般,否则李二也不会让他们一起出征。

三人素不相识,不过却又听过对方的名声,都是所谓的少年英雄,惺惺相惜之下,倒也有共同话题,仅仅半天,几人就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三人中唐义识最大,萧煜次之,秦怀道最小,三人各领一部分行军,倒也没出任何岔子。

长安距剑南道不过数百里,上万大军仅仅用了十天的实力,便已经进入了巴蜀之地。

进入巴蜀以后,行军速度一下子便慢了下来。

巴蜀多山地,路不好走,再加上此刻正是寒冬,道路湿滑,正应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的情景。

为了避免大军出现混乱,萧煜三人商量了一下,便决定放慢行军,临近日落之时,则选了一个靠山的地方安营扎寨。

斥候汇报,前方大概三十里处便是城池,今日怕是赶不到了,只能在原地先歇息一晚。

第二天,行军吃过早餐后,再次拔营出发,争取在天黑前赶到通江县,然后在那里进行物资补给。

自从进入巴蜀之后,秦怀道似乎变得有些心事重重,行军路上,萧煜策马赶到他身边,问道:“秦贤弟,我见你一路上都愁眉不展的,莫非是有什么心事?”

秦怀道伸出手,两片雪花落在他手掌心中,“萧兄,实不相瞒,我是在担心这次的战争,怕是会出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