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叛徒,在罗罗铵看来,这货就算不被暴怒之下的松赞干布弄死,至少也要被打断两条腿!
实际上在萨依木拉还没有回来之前,罗罗铵就已经替他选好了墓地,连墓志铭都已经想的差不多了:
生的不妥、死的憋屈……
但事实是萨依木拉不但活着回来了,而且还成功的劝降了整个吐蕃!
念头运转之间,罗罗铵又不由得向着萨依木拉投去了羡慕的眼神:
就像松赞干布之前想到的一样,他自然也想到了同样的事情。
虽然同为降将,但萨依木拉能够立下这种功劳,恐怕以后就算是在大唐也会拥有很高的地位。
“萨依木拉,赞普可有书信交给我?”
等到罗罗铵和萨依木拉交流完毕,禄东赞这才看向终于停止了说话的二人。
“有!”
没有丝毫犹豫,萨依木拉直接从自己的贴身衣物里掏出来一封书信:
“这是松赞干布亲手书写的降书,他说自己不久后就会亲自到长安城拜见陛下。”
“如此便好。”
从萨依木拉手中接过书信,禄东赞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既然是赞普的降书,那就由我亲自交给陛下吧。”
作为被李承乾和李世民双重重视的‘人才’,禄东赞同志拥有进入皇宫的资格。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禄东赞自然不会忘记这次行动中的最大功臣。
“有了这次功劳,我正好可以请求殿下让薛将军传授给你一些东西。”
一直走到门口的时候,禄东赞这才突然扭头看向萨依木拉,这是他之前的承诺。
“多谢大人!”
听到禄东赞的话语,从归来后一直都表现的极其冷静的萨依木拉瞬间进入了激动状态,整个人的脸色更是变得像一只煮熟的螃蟹一样……
即使是早有预料,但是当看到萨依木拉的表现之后禄东赞还是忍不住嘴角一抽:
这货,除了箭法之外难道真的没有任何喜欢的东西了吗?
虽然心中吐槽,但实际上对于萨依木拉的这种性格禄东赞还是很喜欢的。
为什么?
因为好用啊!
如果不是心中有着对箭法的足够渴望,萨依木拉这次也不会如此成功的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事情不需要多说,禄东赞成功的将‘降书’送到了老李手中,同时获得了来自李氏集团终极大佬的夸奖。
仔细阅读了松赞干布的书信之后,老李就派出了影卫开始调查,直到彻底确定了事情的真实性,李世民这才将自己的老基友们召集了过来。
之后的事情就是书房中刚才发生的那一幕,不需要过多预言描述……
“嘶~”
直到李世民将事情的经过彻底说出来,书房中这才响起一阵又一阵的吸气的声音。
“没想到禄东赞和萨依木拉二人居然拥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当真是……难以想象!”
在场众人中除了尉迟恭和秦琼二人稍微有些憨直,剩下的哪一个不是玩计谋的好手?
正是因此,所以他们才会对李世民描述的事情感到吃惊和不可思议。
一个字:
奇!
禄东赞劝降松赞干布的计谋精妙吗?
并不!
以大唐如今的强大威势,只要松赞干布不是傻子,就一定会做出真正正确的选择。
但就算是如此,这样的计谋却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过。
为什么?
因为不够稳妥!
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杜如晦等人,他们在定计的时候追求的都是成功率。
如果同样是想要收服吐蕃,长孙无忌等人肯定会先派大军压境,最好再和吐蕃发生几次漂漂亮亮的战事。
换句话说,为了能够百分百的收服吐蕃,长孙无忌等人会选择先亮肌肉,最好先把吐蕃的老小子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然后再开始招降工作。
与大唐谋士的计谋相比,禄东赞的计谋就显得大胆了许多,但也正是因此,所以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
除此之外,萨依木拉的配合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换一个胆小小一点儿的人去传信,估计还没有来得及‘说服’松赞干布就已经被扔进狼窝里面当外卖了。
可以说萨依木拉‘挟持’松赞干布的行为完全是一次点睛之笔:
正是由于他的这个举动,才让松赞干布及时的从暴怒状态中‘清醒’了过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禄东赞的智谋就要超过大唐的诸多谋士:
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他们的行事风格各有各的优点,不是能够轻易比较的。
“相比较这个,老夫更加敬佩的却是殿下。”
长孙无忌刚刚表达了自己对禄东赞的欣赏,杜如晦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连禄东赞这样的人都能收服,并且将这样的重任交给对方,可见殿下看人之准!”
不得不说,自从被李承乾从病危状态拉回来之后,老杜在某些方面就表现的越发舔狗了。
如果让李承乾听到杜如晦的话语,一定会高声喊冤:
即使是他也没有想到禄东赞居然能玩出这么骚的计谋。
实际上之所以对禄东赞如此‘放心’,完全是李承乾对自己和大唐的实力有信心:
松赞干布不投降能怎样?
甚至就算禄东赞的忠心无法保证又能怎样?
只要让薛仁贵带着‘神雷突击队’在草原上转一圈,你们要是还能活下来就算命硬!
“克明说的对啊。”
杜如晦的话语刚刚出口,书房中立刻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吹捧声。
就连向来以喷人为己任的老魏都摸着胡子露出欣赏之色:
“殿下之计谋,老夫敬佩!”
……
听到众人的话语,第一个开口的长孙无忌满脸委屈: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大家都是同一个起点上的聪明人,为什么你们突然这么会舔?
只听这群家伙的话语,长孙无忌都快要分不清李承乾到底是谁的外甥了。
“嚯哈哈哈,诸位爱卿谬赞了。”
相比较对自己身份产生怀疑的长孙无忌,端坐在椅子上的老李此时却满脸欢喜:
“高明这孩子虽然聪慧,但还是过于稚嫩,需要多加磨炼一番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