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留贵虽然满意叶田卓的回答,可家里大事他不做主,得问过老妻和三儿子。
等陶福运回来,他给儿子说了叶家提亲的事。
陶福运大吃一惊,没想到呀。
来应天府后一直忙,知道家里住了个知府公子,以前因为原河的关系,叶公子和自己儿子认识。
等原河回了岑家,叶公子搬来和儿子小七住一起。陶福运还交代儿子,人家是贵公子,你别当乡下的街坊一样,说话不注意,到时得罪人连累家里。
接触过几次,他发现叶公子很随和,没贵公子的傲气,也就不再多问,小年轻在一起只要不干坏事就行。
后来叶公子对老父的体贴,陶福运觉得难得,还交代妻子多照顾他,知道他爱吃,想法做点好吃的给他。
哪里想到他看上侄女桂菊了。
陶留贵看儿子诧异的表情,问道:“你看这门亲如何?单看人,我相中了,实在,没啥心眼。可桂菊更没心眼,要是嫁个有心思的人家,受欺负也不知道。”
陶福运说道:“明天让小七她娘去豆家问问娘,看娘怎么说。”
陶留贵一听这话,知道儿子不反对,道:“行,听你娘的。”
陶福运回自己院给媳妇说了,陆氏同样诧异,她接触叶田卓比丈夫多,把他当孩子,懂事又坦诚的孩子,有时还会和她坐下来唠半天。
因为家世原因,陆氏从来没往亲事上面去想。
听了丈夫说的,她首先是欢喜,多好的人选,家世好,人实在。
但没敢当着丈夫面说,毕竟是侄女,不是自己亲闺女,少发表意见,免得婆家说她势利有所图。
陆氏问道:“要不要给小七说下,他和叶公子熟悉,问问小七,叶公子有啥……”
有啥毛病没,不然怎么会看上陶家。
“不用,小六小七知道了,去找叶公子,让人家难堪。直接去问娘,长辈定下的事,小辈别掺乎。”
当哥的自然向着妹子,管你是不是贵公子,跑去问东问西人家,不好。
第二天陆氏去了豆家,在窗户下给婆婆说了,付昔时听到,啊啊啊的三声。
“好事呀,我咋没想到田卓和桂菊能是一对?俩人太合适了,田卓人好,桂菊嫁他不亏。”
陶姨姥问道:“你真这么觉得?我家桂菊……拿不出手,女红不会,长得一般,性子大大咧咧。”
付昔时笑道:“长得再好,看久了也腻,时间长了,靠的是人本质。田卓既然求娶,肯定不会在意那些外在,没准是和桂菊相处了才发现桂菊的好。前阵子他们不是在马庄给胖球减肥吗?日久生情,肯定是这样。”
陶姨姥玩笑道:“那就听你的?”
“听我的没错。”
付昔时说完又觉得不好,不该是她拿主意,忙改口道:“我的意见不重要,得问桂菊,是她嫁人,别人说的再好,她看不上也没用。”
陶姨姥冲着窗外说道:“老三媳妇,回去给你爹说,就说我说的,同意叶家的提亲,等我回家,我和田卓谈谈。”
陆氏应了,欢喜回家。
侄女嫁的好,自己女儿也能沾上光,小女儿桂花说亲更好说了。
付昔时奇怪问陶姨姥:“姨祖母,为何不问问桂菊就定下来?”
陶姨姥说道:“桂菊她们三个,桂兰我得问问,桂花更得问,还得注意她的眼神,她会说听长辈的,心里不见得愿意,得仔细看她的反应。单单桂菊,问她没用,直接给她做主。桂菊没心眼,她分不出什么好赖。以前我最怕她自己看上一个,觉得人家好,到时死心眼非得嫁,以后吃苦是她。现在她不懂,等懂了后悔也晚了。女人嫁人是重要转折,好了,好一辈子,不好,苦一辈子。所以不能听她的。”
付昔时明白,就是现代,多少女子自己挑选的丈夫,结婚时哪个不是美滋滋,以为能甜蜜一辈子。没过几年,才发现嫁了个渣男。
有很多是家人反对,好友不看好,往往这样,大多数结果证明别人是对的,自己眼光有问题。
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有些家里会问子女的意见。
陶家大表姐桂芳,当初问过她,她点了头,那也是她娘给做的主,没想到所托非人。幸好又改嫁了房大夫,嫁前他们接触过,才定了婚事。
付昔时还是问了一句:“桂菊要是不愿意哪?”
陶姨姥沉着脸说道:“不愿意那就出家当姑子!等她同意,不定自己挑个什么烂瓜回来,人家几句好话哄的她不知天高地厚,我活了多大岁数?不比她看得远?三个儿媳我选的,闹幺蛾子的没有,桂芳当初是她娘蠢的和兄弟媳妇说定了才来给我说,桂芳不争气同意她娘,气的我不管了。其他娶的娶,嫁的嫁,哪一个过得不好?”
付昔时拍马屁:“姨祖母眼光好,这点我最服气,以后大铁他们亲事姨祖母可得帮我把把关。”
陶姨姥笑道:“没问题,只要你信得过姨祖母。”
“信!最信姨祖母的眼光了。”
“这不是眼光好不好,得方方面面看问题。田卓这孩子,我一早看上,就是考虑家世不合适,人家是官家,要是平民。田卓虽然是庶子,可他心中开阔,这点看得出他娘教得好,当爹的只有孩子大了教读书,当娘的可是自小教做人。有明理的婆婆对于当媳妇的来说更难得。我不是看在叶家门第,是喜欢田卓。如果人不好,别说是官家庶子,是嫡子我也不同意嫁孙女,我陶家还不至于卖孙女过活。家里不仅靠男儿,出嫁的闺女孙女也得靠娘家兄弟。不是靠女子高嫁给家里带来好处。高嫁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首要条件,能嫁官家更好,我老婆子务实,但不虚荣势利。”
付昔时拍巴掌,姨祖母说的太好了。
陶姨姥和包姥姥姐妹俩。陶姨姥比包姥姥有睿智,付昔时心想,如果胖婆婆的亲娘是陶姨姥,她嫁进豆家前,豆家不会是那样,豆家的几个孙女会比现在明理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