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三十三 听他的没错

搞化学的不能惹 三十三 听他的没错

作者:白色草原上的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7-08 06:05:50

都饿得前肚皮贴后脊梁骨了,随着一股酒香,刘大双和刘大海各捧着一罐酒进来了。

“&nbp;赶紧把酒满上,我们都馋坏了!",刘玉虎笑着说。

“行,都满上,不过喝之前,大家先吃点东西垫补一下,等下这两罐酒慢慢品尝,给个评价。”刘大双笑嘻嘻地。

“我没事,空肚子照样喝。”刘玉龙满不在乎。

刘大双给每个人都满上,然后,眼巴巴地望着大家,等待着评判。

刘玉龙先端起杯子,放鼻子底下闻闻,又轻轻地抿了一口,巴咂巴咂滋味,一扬脖,一杯酒全进去了。

大家都望着刘玉龙,看他的感觉。

“这酒有点怪,闻着没一点杂味,入口清凉,不辣嘴,不辣喉,特别顺,但这一下肚,从上到下,都跟着火似的,舒服!”

刘玉龙说完了,又让刘大双满上,刘大双说“大爷,别急,看别人喝了咋样。”

几个人学着刘玉龙,也是闻闻,舔舔,然后一口下肚。

“嗯,这酒是有点怪,入口容易,也没啥曲子味,喝了还挺有劲儿。”

“嗯!稍微有点淡,不香。”

“别说,真喝不出土豆味儿?”

七嘴八舌议论完,刘大双大概有数了,应该接近成功,这罐里是按伏特加工艺做的。

等几个人吃了几口菜,又让刘大海把他那罐子给大家满上。

还是刘玉龙先品,一闻二抿三干。

“好酒!”刘玉龙就是俩字。

几个人赶紧端杯子一口下去。

“哎呀!过瘾!”

“我靠,这劲儿也太大了!”

“这酒绝对比靖安那几家的好!”

“这个味儿才对,香啊!”

又是一通七嘴八舌。

这罐是没用炭过滤的,度数大概在六十五至七十度之间,属于烈酒。

等着议论完了,刘大双问起哪种好,大家一致说后面这个好。

“爸,都说这个好,那这罐子留下你们喝!”刘大双说完,赶紧抱着他那罐走了,这可是一罐子卢布啊,别等会这帮人喝上听儿了,连这罐子也喝了。

罐里大概四斤多酒,喝完了,个个都差不多了,脸红脖子粗的,嘴巴里冒出来的全是豪言壮语。怕出事儿,晚上都没走,住下了。

第二天起来吃早饭时,六个大男人还兴奋地谈着昨天的酒。

“大双,这酒真好!喝多了第二天不头疼,也不难受。”刘玉龙赞道。

另外几个也是频频点头。

“大双,大舅今天拉点土豆来,你给大舅做二十斤,过年时,我孝敬孝敬你姥爷。”孟会忠瞅着刘大双说。

“行,等会吃完饭,咱们去西边那屋坐会,我有点话想说。”刘大双说。

吃了早饭,几个人在西屋炕上坐好。

刘大双小脸一板,少有的严肃,清清嗓子开始了。

“大爷,大舅,三叔,二舅,三舅,爸,你们都是我的长辈,等下我说话要是有说错的,各位长辈担待着点。”

看看大家都点头,又接着说“老刘家,老孟家咱们都是实在亲戚,都是我这个世上最亲的人,所以,有几件事我交待一下。第一,现在做的这些东西,跟任何外人都不能说,就算家里人也不能说。”

“那我回去跟你二舅母能说不?”孟会才问。

“不能说!”刘大双语气重重的。

“第二,请各位长辈帮我一个大忙,我这里要做的货有些多,别的不说,这一万斤土豆要是不赶紧处理,一开春就发芽了,东西全糟蹋了。我们几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所以只能麻烦各位长辈了。等下都回家交待交待,从明天起,帮我忙活忙活,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七,工钱每人十两银子。今天就把工钱支了,各位长辈先带回家,正好过年买点东西。家里要是真有事儿,走不开也没问题。”

“大双,你见外了,三叔帮你干就是了,说啥银子不银子的。”三叔笑着说。

“不行,必须收,要不就不用来干了。”刘大双说仍旧说的很重。

“你看你……”刘玉豹有点尴尬。

“老三,大双说的对,凡事有个规矩。大双的心意你明白就行了。”刘玉龙也正色说道。

“这第三就是亲兄弟明算账,这里的东西咱们老刘家或者老孟家人要买,都按外卖价八成收钱,就算我爸要用,一样要上帐。”

刘大双看看众人,露出了点笑容说“不是说舍不得,而是必须帐目清楚,要不然,赚钱不知道咋赚的,亏本不知道咋亏的,全是糊涂帐。”

“大双说的对,我没意见!”刘玉龙带头表态。

几个人看刘玉龙这样说,也不好意思再说了。

“另一个再说一下,大爷,大舅你俩不用干活。”

看着两个人有点不解,刘大双笑笑说“大爷,咱们这帮人的安危就交给你了,你从现在起,专门负责安全及对外打交道。大舅你哪,把周围几个村全转一圈,看看哪个村适合种啥?每个村有多少口人,有多少亩地?汉人,旗人还是蒙古人?最重要的是打听打听,哪儿有石灰石,哪儿有高岭土?另外,蒙古人的荒地好好看看,好地摸清楚,开春咱们继续去圈。”

石灰石孟会忠明白,可高岭土是啥啊?

“大双,这高岭土是啥玩意儿?”

“大舅,就是窑上用的,烧个碗啊碟子啥的。”

本来刘大双还想让孟会忠去找找硅藻土和沸石,那也是马上要用的,但估计这个时代叫啥名字都说不准。反正上一世他知道地方,那个矿就在洮南那金镇,现在应该叫那金屯。

不管理解不理解,话说明白了,刘大双扭头走了,他不想再节外生枝,扯起来没完。

孟氏进去,一人一个大元宝,白花花的刺眼睛。

大家拿了银子,表情凝重了,知道刘大双是认真的。

人有时就要较真点,特别是对懒散惯了的农民。现在大家全都是亲戚,要是一开始就嘻嘻哈哈,随随便便,没个规矩,什么事都抹不开面子,接下来保管是一锅稀粥,混乱不堪,刘大双深知这一点。太祖不是说过嘛,中国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问题。

太祖可是几千年出一个的人物,听他的话绝对没错。

拿了银子,又听明白了刘大双的意思,第二天大家全早早回来了,开始按分工干活。

刘大双又私下里给了刘玉龙十两银子,说明是活动经费,三教九流的人都要接触,旅店、酒馆都发展些暗线,也找些人品好的帮手,要能打能拼。

刘大双预感到一个纷乱的时代就要来临,他必须做些准备,起码对靖安县城及周边情况要摸清楚。

院里支起一口大锅,一天煮几百斤土豆,新买的十几个大水缸各个屋都放满了,屋里面的味道只能说想闻不想闻的都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王大毛来了,一进院子就直抽鼻子。

“哎呀兄弟,你家有酒啊,这也太香啦!赶紧的,弄一碗我尝尝。”王大毛夸张的说。

刘大双把他让进屋里,关上门,笑着说“王掌柜的有啥好消息?”

王大毛得意地一笑,压低声音说“不说没用的,四杆汉阳造,三百发子弹,老哥哥我吃点亏,一百八十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