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ai//昧的灯光下,一道黑色身影站在海报前,注视着上面长发披肩的董妙音,许久,吐出一口烟圈,嘴里呢喃着问,“你明天真的会来吗?”
几秒钟后,阴影里一道沙哑的嗓音回答他,“放心吧,老板,她会的。”
男人回过头,眼神犀利的望向角落里那个暗影,用低沉却充满命令性的语气提醒他,“记住,明天的计划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你就不用回来见我了。”
说完他留下一个信封,径直离开。过了一会儿,暗处那道黑影缓缓走出,伸手撕开信纸,不知道看到了什么,瞳孔瞬间凝缩成一个小点儿,昏暗中,他狭长的影子映在墙上,抓起信纸的手却不住颤抖……
……
……
第二天,董妙音电影首映礼的现场。
各路神仙齐聚于此,摄像机的灯光聚焦在台上,舞台的中间,正襟危坐着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文质彬彬的回答着台下记者的各种提问,而他旁边才是此次电影的主角董妙音。
这时,前排一个穿着西装的女记者举起话筒站了起来,目光直接定到男人身上,“请问张恒导演,你是怎么想到要借用莫比乌斯环这种抽象的概念来拍摄一部本身就不易看懂的悬疑电影的呢?”
张恒?!
这个名字一被说出,夏可瞬间眯起了眼睛,目光全都集中到他身上,她之所以没有直接亮出警官证,而是选择以这样的方式跟他见面,就是想看看他到底什么成色。
“就像你说的,莫比乌斯环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会想到利用这个概念的人更是微乎其微,而每部电影对我来说就像一次里程碑,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莫比乌斯环就是这种血液。”张恒侃侃而谈,自信里带着一股骄傲。
“那么能请你给我们解释一下莫比乌斯环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女记者继续提问,一看就是有备而来,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影视公司特意安插到里面,提出的问题都是影视方想听的,为电影宣传用,其实私下里早就对好台词了。
“当然。”张恒淡定的回答道,“在解释这个词之前,我想给大家解释一个类似的名词,叫‘莫比乌斯带’,所谓莫比乌斯带,是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李斯丁于1858年发现的。原本是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但却具有魔术般的性质。”
台下记者一片哗然,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张恒笑了笑,继续道,“通俗的说,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也就是说,它的曲面从两个减少到了只有一个。”
“那莫比乌斯环呢?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女记者又问。
“而莫比乌斯环,或许就是一个经人手所能创造的最简易的小型奇迹吧。”张恒正说着一个身穿旗袍的司仪从台下走上来,手里端着一个铁盘,铁盘上装着剪刀和纸带,还有一瓶胶水,张恒接过它,边说边裁剪起来,“就像这样,裁一张纸条,将它轻轻扭转一百八十度,再将两头粘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看起来比普通纸环稍显别扭的纸带圈。原本两个正反分明的平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永远也逃不开的曲面,如果我们放一只小虫在莫比乌斯环上爬呀爬,你会发现它无论如何也走不到环的另一面,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比普通圆圈更加诡异的圆环。”
这时,司仪竟真的从托盘里拿出了一条通身翠绿的长虫子,将它放在纸带上,只等它慢慢爬过去,验证这奇迹的一刻。
董妙音吓得直往后躲,张恒看着她笑了笑,却没说话。
“切,这不和我们在网上查的一样嘛,这逼让他装的可够大的。”夏可身边的吕布愤愤不平的吐槽起来。
夏可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此时,她心里脑袋里想的都是案子的事情,现在却越来越糊涂,这导演看起来也挺正常,不知道叶千让她来找张恒,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没多一会儿,虫子果然如他所说,重新回到了起点,然后又继续爬下去……
张恒瞥了台下一眼,继续道,“如果我们对它放任不管,我想累死这条虫子,它也爬不出去。到时候连自己是怎么累死的都不知道。这也正贴合了我们电影的主题:纵使机关算尽,也逃不出命运的莫比乌斯环。”
他说完伸手示意台下的记者坐下,大家顿时都用崇拜的目光看向他,他完美的成为了当场焦点。只有董妙音觉得这场首映礼索然无味,百无聊赖的鼓捣着自己新做的指甲。突然她目光扫过之处,不经意的瞥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夏可。
她来干什么?还带了一个警察,这俩人不会是来搅局的吧?
她急忙收回目光,正想提醒导演,不料张恒今天的表现欲格外强,还没等别人提问,自己就已经说了起来,“如果你们认为我对于莫比乌斯环的解释到此结束了,那你们就错了。我接下来想说的,才真正是这次主题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