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国势 > 【第241章】国策建设(2)

国势 【第241章】国策建设(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2-15 08:59:33

因此对于铁路建设而言,这种征发劳工的方式,本身就是政府动员的一种有效形式。尤其是随着铁路建设的推进,各个地区、各个族群都有人力资源参与其中,虽然还不能排除地域、宗派、氏族的影响力,但政府的动员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预演,到了战时,就能迅速筹集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后勤供应。

秦时竹的解释是众人所闻所未闻的,周学熙当场就呆住了,在老派官僚的心目中,这个动员能力恐怕都要排在工业、经济等等一切的后面,但现在看来,却是一切国力的基础。正如秦时竹所强调的那样,“辽阳保卫战的胜利,不光是靠了拿枪的那3万人,更靠了辽阳实业不拿枪的那30万。每一种情况,都是政府很难事先估计的,但只要有这个能力,不管是什么情况都能应付自如。肚里有了墨水,不管什么文章都能应付自如,如果没有墨水,只靠死记硬背弄了范文,只要题目一变化,那就傻眼。”

那么,事情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的,怎么办 ?秦时竹支招道:“找人,还是多多益善!”在从乡间招募工人时,要把可能存在的兵员流动一并考虑进去,有意识的多招募一批,这样一旦进入征兵环节,抽取一些劳力不至于伤到建设部队的根本;唯一的缺点,或许或增加一些开支,但这种代价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这个解决方式听上去非常简单,却一下子把所有人的心结都打开了——是呀,国防军征兵是不能阻挠的,既然不能让人去不成国防军,不可能采用堵的办法,那就要用引导的办法,有意思地提高供应量,问题迎刃而解。

“果然是高招,我们怎么就没想到这点呢?到时候人多了,还怕国防军不要呢。”

国策建设的第二个问题,便是教育问题。

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以来一脉相承的逻辑体系,与新军改革号称是一文一武的根本性举措。但是,清廷对于教育只是口头上赋予其重要的突出地位,在某些标志性人物上予以了点缀,但在经费上并没有如他们所说的这般光景。

秦时竹从北疆崛起以来,通过北疆巡阅使的功能将北疆的教育体系发展完善起来,从小学到大学,建立了堪称全国一流和具有代表意义的教育体系。但就全国层面而言,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即便有了飞速发展的辽宁,论起教育建设,还不能说远远超越了南方文化教育大省——原先就极为巩固扎实。

教育总长范源濂是个谦谦君子,但是真轮到他放炮的时候,他也毫不含糊,有关教育问题一开场,他就毫不客气地抨击道:“诸位对于国防建设倒是不遗余力,唯独对教育何其吝啬也?须知,国防建设,只是架子的功夫,教育却是内在的精神精髓。没有了精髓,架子再好也没用——失去了灵魂哪里还有胜利?”

实事求是的说,秦时竹等人不是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民国以来,军马倥偬,除了保证教育原本偏少的经费和抓了一下高等教育以外,对于中小学教育,完全只能依赖于各省的自发之举。在东北,因为基础比较好,再加上政府控制力大过关内各省,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开始建立起来。以辽宁为例,由于新政时期徐世昌的推动,再加上北疆时期推进公办扶持的办法,加上各大财团的赞助,遍及全省的教育网络已经建立起来,做到了每个乡镇有初级小学,每个县有高级小学和初级中学,在规模较大的县城和锦州、辽阳、沈阳三个市建立了高级中学,另外还有各类专科学校和人民大学。适龄儿童,达到了50%以上的入学比例,其中辽阳的入学比例是100%。

按照范源濂刚才放炮的架势,差不多是选择性地忽略了。因此,对情况相对熟悉的熊希龄、周学熙等人不愿意让秦时竹脸上过分难看,纷纷出来打圆场。但秦时竹摆摆手:“诸位的意思我明白,今天是解决问题来的,让范总长把话说完。”

“对于推动基础教育,中央政府不是没有动作,但动作太小,速度太慢,不能令人满意。” 范源濂知道秦时竹的脾气,干脆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倒出来,“就连仅有的一些基础教育改良政策,也是其他措施的配套——比如,国防军将士优待条例提出了对于子女的教育经费豁免,推动了这部分人的入学率,间接提高了入学水平,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重视高等教育、忽视基础教育、无视职业教育的作风。重视高等教育我不反对,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合格的人才梯队,这些高等教育的种子从哪里来?按照大总统的意思,大学办学规模还要扩大,可再扩大,没有适格的中等教育人才,只能是滥竽充数!这些年大学教育还是吃了前清新政后的老本!”

“范总长某些结论尚可商榷,但我大体认为是对的,基础教育一定要搞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然……”秦时竹笑着解释道,“我前几年重点抓大学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有一批技术资料需要人才,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弄大学,从小学搞起,太慢了嘛……当然,现在整体形势稳定,科教文卫各条战线都需要发展,因此小学教育亟待加强。论搞教育,您是行家,您说说,怎么办?”

“方案我有好几套,就看熊总长给多少钱。”

“好家伙,财政刚刚有所好转,都来要钱了,我明年最多加付2000万。”

“2000万?”

“不,明年加拨4000万,另外,把总统机动费全部拨给教育。”秦时竹道,“海军明年问题应该不大,我可以想办法周旋。”

“那就是6000万。” 范源濂咧开嘴笑了。

“今年财政给4000,大总统机动费2000万,明年开始,财政直接给7000和8000万。”

“好好好,这下钱基本够了。”

“具体怎么个章程,请范总长说说。”

“三年合计新增2.1亿元,够我办8条了。我一条条说。” 范源濂掏出了章程,戴上眼镜,一条条说下去,“第一条,初级小学普及:要求全国各省区——除了偏远省区和边疆省区外,做到每个乡镇设立初级小学,预计3年内新设1000-1200所,每所开办费4万,常年经费0.5万,共需5500-6000万;第二条,扩大高等小学和中学办学规模:要求甲类模范省,每个县做到有至少一所高等小学和初级中学,人口众多或者基础较好的,要求设立3-4所高等小学,每个省高等中学应该有6-10所以上,预计3年内新设高级小学500所,初级中学300所,高级中学100所,高级小学每所开办费6万,常年费1万,合计约4500万,初级中学开办费8万,常年费2万,合计4200万,高级中学开办费12万,常年费3万,合计2100万;第三条,大力倡导女童教育,设立女子12年一贯制学校,专门招收女学生,每省2-3所,大省5所,采用分段考试录取法……“

“何谓分段考试录取法?“

“比如,女子初级小学招收200个人,3年后经过考试,规定只能由其中最优秀的前100名入读高级小学,再3年考试,只能有50人深入初级中学,以此类推,比例根据当地实际约定,个人建议录取率可以高于一般水平——因为在眼下肯吧女孩子放在学堂接受教育的,多半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这些人家的家教氛围也好,可以适当……”

众人哄地一声笑起来。

范源濂严肃地说:“大总统,你可不要小看女子教育,别的不说,就我所知,国防军就有不少青年军官还是打光棍的,这批人眼界开了,再加上目前对军人纳妾事实上的禁止,怎么能不找个贤良淑惠的呢?……不接受教育,怎么……”

“别别,您别说了,我知道了。”秦时竹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这主意好,军人供给制生活,连妻子也可以供给,纳入兵站日常工作……”

这下轮到范源濂不干了:“我这是建议,哪里能强迫?”

“范总长,您别听复生胡扯,还是赶紧说下去。”

“第四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提倡设立专门性的学校。”范总长的弟弟范旭东办了盐、煤化工,特设了与之配套的化工学院,专门从一线招收机灵有悟性的小伙子,这是一天半工半读的路子,既能够解决这些人的生计问题,不至于因为家境贫寒而上不了学,又能学到与工作紧密结合的东西,不至于无法应付工作,有利于需要专业知识的角色和岗位,特别是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对于基层人才的需求和熟练技工的需求与研发人才一样重要。

“目前,职业教育搞得最好的就是北方实业各个专门学校。大总统在北疆设立了10大专科学校,这些学校后来都培养专门人才的地方,成了大学的补充,违背了原来大兴职业教育的初衷。当然,目前的结果我也是乐见其成的,毕竟专科学校比职业学校更为难得。”范总长提起职业教育,对北方实业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北方实业通过这种方式,以非正规渠道培养了大批技工,解了燃眉之急,恨的是,北方实业就像一头吞噬一切的巨兽,将全国各种各样的熟练技工全部招揽到门下,抑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他最后道:“北方实业虽好,可是,全国不能只有一个北方实业啊……”

秦时竹点头。这帮旧中国传承下来的官僚,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习气,但有一点,他认为历史做出的评价都是公允而且客观的——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都有为国为民的良好愿望和实际行动。即便犯错,也是因为时代制约和个人知识结构不适应而造成的,他们已经看到了北方实业一家独大带来的影响和风险,也不忌讳在秦时竹面前谈这种影响和可能的不良后果。他们不一定会提反垄断法这种洋概念,但并不等于他们就不清楚期间的问题。

在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是坦然的,既不是红眼病发作的那种嫉妒,也不是故作忧国忧民的姿态,在这些问题上的考虑,秦时竹也和他们一般。

但是,形势如此,特别是大国博弈的当口,秦时竹无法对他们解释某些至关重要的决策点——北方实业还是继续加强而不是被削弱或者分拆的当口,所以,他一面心平气和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力图在现有框架下将事情办好,另一方面,对于推倒重来或者根本就有悖于历史规律发展的,他需要拿出抵制办法。

所幸,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职业教育发展不够,程度不高,那就继续大力发展,他面带微笑道:“我同意范总长的意见,职业教育确实需要继续大力开拓,北方实业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的意见是,北方实业要抽调力量和经验为新办学校打好基础,至于经费,除了国家财政经费划拨的,北方实业再拿出原有办学经费用于报效——至于学生去留,悉听尊便,不必非得再留北方实业……”

“那感情好。”

一连八条之后,内阁终于同意了教育部提出的,有关基础教育补强工作,并且顺利追加了财政经费。独有熊希龄不是太过乐意——好不容易恢复平衡的财政收支又开始出现赤字,但这又是正常情况,他也不便驳了众人的面子。但心中始终会有一点遗憾,

秦时竹看见后道:“秉三不必烦恼,财政的问题,好解决,总有路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