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寒门祸害免费阅读全文 > 第2322章 官拜次辅

寒门祸害免费阅读全文 第2322章 官拜次辅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12 20:30:16

隆庆得知李春芳竟然要请辞,却是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一道上谕慰留李春芳,让李春芳不要离开。

虽然这段时间一直躲在深宫中,但李焘那份奏疏在京城不断发酵,加上李春芳力挺李焘的消息传开了,对自己不利的言论此起彼伏。

尽管自己失信削减宗藩禄米的事情没有在京城传开,但在官场恐怕不是什么秘密,这无疑更是有损自己明君的形象。

若是李春芳此次真的致仕,那么天底下的百姓恐怕误以为是自己小气逼走李春芳,恐怕还要背上更大的骂名。

正是如此,隆庆深知李春芳现在不能够辞官离开,不然自己这位皇帝的声名定然会变得更糟糕,且影响自己在百官中的形象。

二月底的京城春光灿漫,很多人家后院高大的树木吐出了新芽。

“元辅大人廉洁奉公,朝堂不可失之!”

“不错,此事源于皇上失信,皇上当挽留并改正错误!”

“咱们一起上疏挽留,元辅大人劳苦功高,皇上不可如此寒功臣之心!”

……

尽管李春芳是通过青词的方式步步高升,只是在担任首辅的两年多时间里,李春芳的谦和还是得到了很多官员的拥护,故而很多官员纷纷上疏请隆庆挽留李春芳。

只是李春芳此次上疏请辞的举动,已然是像落到湖面中的一颗小石子,这个朝堂注定将不会再平静。

礼部左侍郎吕侍郎不仅呈上新的《宗藩新例》提案,而且还再度发动一大帮清流官员上疏请隆庆册封皇嫡子为太子。

官场并没有秘密可言,而今首辅李春芳请辞,并不是自身出了什么问题,主要还是隆庆迟迟不定国本和削减宗藩禄米的失信。

一时间,关于削减宗藩禄米和册封太子的声音骤然响起。

隆庆原本还忌惮着声名想要尽力挽留李春芳,只是看到这背后透着几分威胁和交易的味道,让他气得一阵咬牙切齿。

倒不是他不想削减宗藩禄米,而是这个父皇都小心谨慎的事情,自己又怎么可以冒着三万宗人的口水削减他们的禄米呢?

特别有着朱允炆的前车之鉴,一旦有地方藩王像成祖那般举旗起事,自己很可能成为下一次朱允炆,而好端端锦衣玉食的生活定然是要荡然无存。

至于册封皇嫡子为太子,这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的心意早已经表露无遗,所心仪的人选是皇长子朱翊,而不是那个病恹恹的皇嫡子。

隆庆忍着对这帮得寸进尺官员的不满,面对以身体为由请辞的李春芳,便是派遣冯保前去探望,且送去了一些宫廷食物,又传圣谕:“宜慎加调摄,痊可即出,副朕眷怀”。

其实不管李春芳是不是身体堪忧丝毫没有关系,只要李春芳肯呆在京城养身体,哪怕不到内阁处理政务,对自己其实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

树欲止,但风不止。

李春芳看到隆庆仍旧不愿意处理削减宗藩禄米的事情,知道隆庆确实是失信了,便是再度上疏请辞。

偏偏在这时,给事中王祯自作聪明地认为郭朴是李春芳离任的最大受益者,便是为了讨好郭朴而进行一场政治投机。

事情确实如此,毕竟明朝内阁的尊卑是以成员入阁的先后排序,一旦李春芳离任,那么首辅的宝座自然是属于郭朴了。

针对李春芳在请辞奏疏里的言辞,王祯揪出其中的问题直接攻击道:“亲已老而求去不力,弟改职而非分希恩,是为不忠不孝也。”

李春芳无疑算是一个幸运儿,在很多朝廷大佬早早失去双亲的大环境下,他的双亲至今还健在人间。

这原本是一件大好事,只是在时下科道言官却是鸡蛋里能挑出骨头,而王祯借此攻击“亲已老而求去不力”。

这话的意思很是明显,就是你的双亲已经年迈,但你请辞的姿态不够坚决,故而这是一种不孝的行径。

在满朝百官都在请求隆庆挽留李春芳的氛围中,王祯这个声音显得那般的不和谐,所列的理由更是让人见识到科道言官的无耻和节操之低。

只是现在的朝堂早已经掌控在林晧然手里,面对着这么一头疯狗,关于王祯的一些罪状很快被人揭发。

仅是两日,王祯便因贪墨的罪名下狱,这一场政治投机不仅断送了他的仕途,而且还遭来了牢狱之灾。

李春芳自然并非不忠不孝的人,遭到王祯“不忠不孝”的攻击后,既为心里对隆庆失信的那份怨念,亦为了能够归乡向父母尽孝,故而继续上疏请辞。

尽管遭到隆庆的接连慰留,但他此次去意已决,又是连续上了三道乞休奏疏。

时间已经悄然到了三月,春雨明显多了起来。

隆庆虽然一再慰留李春芳,但面对着李春芳不间断的乞休奏疏,渐渐感到了不耐烦,特别礼部对立储和削减宗藩禄米的声音不断。

隆庆知道想要李春芳不离开,那么至少要同意削减宗藩禄米或册封皇嫡子为太子,但这两个事情都不是他甘愿妥协的。

在接到李春芳第五道乞休奏疏后,隆庆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便对着李春芳的奏疏直接骂了几句,而后无奈下了一道《赐大学士李春芳归天敕》,允准李春芳致仕归。

至于他因此事损失的声名,特别更加坐实“酒、色、财、气”的污名,却是只能在今后再慢慢清洗了。

他原本想要一改父皇时期的恶名,做一个流芳百世的明君,但奈何世事并不遂自己所意,总是遇上一些糟心的人与事。

随着圣旨下达,李春芳亦是结束了他的仕途。

李春芳年仅二十岁便中了举,只是蹉跎十六年之久,于嘉靖二十六年状元及第,隆庆二年接任首辅,而今隆庆五年选择离开。

纵观其一生,不可谓不风光。年仅二十岁中举,还经历状元的风光,更是在首辅的位置坐了两年多,而今归乡还能尽孝道。

李春芳在接到圣旨和恩典优恤的时候,心里却是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失望。

倒不是他贪恋权势,而是宗藩禄米的事情悬而未决,国本迟心没有得到册封,这个王朝离盛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次日清晨,李春芳不愿意在京城多呆一刻,携带着亲眷打算从通州码头乘坐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直达扬州。

由于隆庆仍旧罢早朝,一大帮官员早早来到这里相送,河面弥漫着一片白色的晨雾。

李春芳对着前来相送的官员表达感谢,而后对着林晧然期待道:“林阁老,老夫此番离开,朝堂诸事便要依仗于你跟郭阁老,望你们为大明开创一个盛世!”

人生免不得有遗憾,眼看着大明盛世就在眼前,结果而今的君王只是一个贪图享受之徒,心里根本没有这个天下。

“元辅请放心,我跟郭阁老不负元辅所望,定要带领大明开创一个盛世!”林晧然的眼睛坦然,显得信心十足地道。

李春芳读懂了林晧然的眼神,便是跟着众官员再度道别,在登上甲板之时,对着码头相送的众官员朗声道:“潘晟掷纱不为官,一心只求真礼存……”

“今日通州别吾众,吾众当为后继人!”码头上的众官员当即纷纷响应,再度将众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到一起。

林晧然目送李春芳的官船远去,虽然李春芳通过自我牺牲的抗争打开了局面,但心里却没有多么开心。

明代的皇权实在是太强大了,哪怕他已经能够号令百官,但想要掌舵这个王朝的走向,已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次辅大人,请先行!”户部尚书马森等官员都不敢离开,对准备乘车反京的林晧然恭恭敬敬地道。

随着李春芳离任,内阁的位置亦是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次辅郭朴顺理成章地进阶首辅,原本位居内阁第三的林晧然则官拜次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