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有文却是越来越有资深大主编的视觉和敏锐性了。”
送走未来的敌后抗金英雄之后,赵谌便拿起刚刚秘书司送来的最新的《金城快报》随意瞟了一眼,看见头版头条,不禁眼睛一亮,感慨万分。
《夏京快报》头版头条是粗黑的隶书,写着一行标题:英烈祠,烈士碑!
赵谌拿起报纸,进一步的看过头版内容之后,不由微微颔首,表示对这篇头版文章的满意。
慰祭英灵这种事情自然是要大肆宣传的,只不过赵谌最近心思都在奔赴中原抗金之事上,在定下英烈祠开祠祭奠的日子后,便没有再管过这事。
但经过他大半年的引导和调教,裴有文不愧是一代大儒,对主持的《金城快报》表现出了极强的敏锐性,或者说裴有文已经能够通过他赵谌平时的只言片语,便判断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进行了安排。
………
………
十一月二十七日,是金城此次与西夏大战阵亡将士入土为安的日子,也是金城英烈祠开祠祭奠,且自赵谌来到兰州就藩以来,对数次大小战战争中所有阵亡将士祭奠供奉的日子。
金城烈士陵园修建在兰山脚下,是一座占地两百五十多亩的林园,陵园中心则是英烈祠。
今天,偌大的烈士陵园,已经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
一百多位从雍州和秦州请来的和尚盘坐在烈士陵园内外,不知道摆的是什么阵法,总之,诵经的声音笼罩了整个烈士陵园方圆数里之地。
此时,站在这里的人不仅仅有阵亡将士的家眷,还有金城上下,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就连金城治下的百姓,也因为这几天《金城快报》的宣传,出动了足足十数万人。
人一过万,无边无垠。
随着赵谌亲自一声令下,在刺耳的喇叭声里,一千名虎卫军团战士一脸肃穆的抱着一千个骨灰罐子,迈着整齐庄严的步伐上前,将骨灰罐子小心的安放进了墓穴里。
马上就有另外十几名战士用石板将墓穴盖好,将一面足有两丈高,一丈宽的写有名字的墓碑插进墓地前的石头基座中,最后用黄土覆盖了石板,堵死了所有的缝隙……
同样的过程进行了七次之后,七千多名阵亡将士和两千多战死的义军骨灰就全部安葬完毕。
穿着黑色长袍祭奠服饰的赵谌,缓步走到一张长足三丈、宽有两丈的超大供桌前面,按照这个时代汉人祭祀英灵的方式,贡献三牲,上香,祭拜天地,而后焚表………
给上天的表章上,赵谌赞颂了这些战士的英勇无畏,感谢上苍将这些英勇而忠诚的将士赐予他,祝愿这些将士能够获得上天的恩宠………
为表示对此事的重视,刘广平、裴有文和宋子轩等人商议了数日时间,安排的仪式极为繁复,持续了大半天时间,直到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才堪堪结束。
赵谌从头到尾坚持完成了祭奠所需的所有礼仪,没有丝毫的遗漏,更看不到丝毫的焦急和敷衍。
临到最后,赵谌、张叔夜、刘广平和裴有文、宋子轩五人一起抽掉了长碑上覆盖的红色丝绸,一面宽有七丈、高足足十三丈的巨大黑色石碑露了出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刻满了姓名。
赵谌抚摸着石碑对所有人大声道:“所有的敢犯我金城者,在我金城英勇无敌的将士和勇敢无畏的百姓面前,终将是一个笑话!”
这句话获得了所有人的欢呼,一时间声震四野,直冲云霄。
而第二天的《金城快报》关于金城英烈祠开祠祭奠的专版特讯,将赵谌的这句话在一天之内传遍了金城治下所有州县镇,引起了从上至下的官吏和百姓的广泛响应,极大的提升了金城军队荣誉和军人的地位,让全军将士的士气更是高涨无比。
并且,《金城快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中,刊载了一系列关于烈士陵园祭奠烈士的报道,把军枢府逐级挑选出死的最为壮烈、最有价值、立下军功最大的三十大烈士各做了一个专题,其中包括七名义军。
用最朴实的话语讲叙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亲人朋友对他们的悼念,报道感人至深,以至于整个金城上下都在同情这些战死的将士。
此外,《金城快报》还对此次大战中表现最为突出、杀敌最多,或者所立军功最大————通过自下而上逐级选拔的一百名立下特大战功且还活着的将士进行宣传,刊登他们在战场上的种种震撼人心的事迹,并做出一系列的评论。
而对于响应悬赏令,参加义军,在英雄榜排前一百名的义军英雄,《金城快报》早在战争结束之后,便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宣传。
在报纸舆论力量的引导下,金城上下军队士气,百姓思想,官吏觉悟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对于忠于金城,忠于赵谌等方面的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高涨。
在这种氛围和形势下,十二月初一凌晨,赵谌率领新军旅五千人、虎卫军团一万人和特战营一千人,外加带着五百女兵非要跟上的张红玉,以及小诗率领的大批情报司探子斥候,秘书司若干人员、工匠数百人,总计一万七千余人从金城出发,奔赴中原抗金。
其中特战营之所以是一千人,是之前与西夏大战时,在那飞絮谷中利用包围的数千铁鹞子,以单挑之法,从近万义军之中挑选了五百人,增加编制为一千人。
此外,那一百多名工匠中有两名格物院的大匠格外特殊,他们是除了赵谌、小诗和张红玉同乘的一辆马车之外,唯一拥有马车的人。
而这两名大匠在此次出发之前,赵谌亲自带着他们在格物研究院的秘密实验室中捣鼓了七天。
而这次大军随行,除了必要的粮草之外,却还带了一些相对较为特殊之物。
比如,硝石、硫磺和木炭之类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