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烧杀掳掠
可是这几个叫嚣着要强行闯出城去的大户子弟话音未落,只见那队率厉声吼道:“放箭!”
只听一阵弓弩响声,再看挤到前面的那几个人顿时就身上插满了箭支和弩箭,一脸不可置信的扑倒在地。
这一下剩下的堵门之人才意识到,这支新编的郡兵,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是真的敢杀人呀!
于是顿时这帮试图逃出邯郸城的人们,惊呼怪叫着杀人了,便哄堂大散,没一会儿工夫,各城门都丢下了几具尸体,还有满地的各种鞋子以及被挤丢了的包裹行礼,人却跑了个精光。
半个时辰之后,城中出现了几支巡城的兵马,沿着街道开始巡检,但凡发现还在街上随意游逛,却说不出正当理由的人,皆被当场拿下押到了工地上去干活。
城中的混乱一个时辰之内便被彻底弹压了下去,而紧接着相府的贼曹和邯郸县县寺的贼曹率领着他们麾下的捕盗开始在城中搜捕,没多久便把一些相府和县寺之中临阵脱逃的官吏以及差役都捕拿归案,被统一关押了起来。
这是刘复在到任赵国相之后,第一次如此震怒,也让邯郸城中的士绅百姓,看清楚了局势,刘复这个赵相,这次是铁了心要死守邯郸城了,反倒是看清楚了这一点之后,城内的民心开始逐渐稳定了下来。
刘复还派出小吏,沿街在城中大声宣讲,鼓励城中百姓协助官府,共御贼寇,并且悬重赏鼓励城中的百姓,检举周围可能存在的黄巾贼的奸细,检举城中暗中勾结黄巾贼之人。
赵王刘赦本来也慌得要死,连连派人到相府打听消息,询问刘复接下来该怎么做。
刘复告知赵王,他和相府之中的官吏们,将于城共存,死战到底,请赵王放心,只要他们还有一口气在,定不让邯郸城落入贼军之手。
赵王这才放心了一些,于是又派人拿出了一些钱粮,送至相府,以资军用,这一点上,赵王虽然懦弱,但是却还拎得清,并非是一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并未把钱财看的太重,倒是一件好事。
李琛在获准出击之后,便返回城外大营,击鼓升帐,召集部将帐中听令。
三通鼓响的时候,所有该到的部将全部聚齐到了他的大帐之中,李琛随即告知他们,他将领兵一千迎击梁期县扑来的黄巾贼,先挫其锋。
于是众将一听,都纷纷出列请战,李琛命朱彪坐镇大营,并且安排了城中各处的守将以及兵力,命朱彪留守坐镇指挥,在他回来之前,如果曲梁和武安方向的贼军提前到来,不许出战,死守城池不得有误。
朱彪虽然遗憾不能跟李琛出战,但是还是立即出列接令。
而李琛点了冯义、王雄、李复等人随他出战,尽起二百骑兵,一曲弓弩兵和三百甲士,随即出营,率兵朝着梁期县方向扑去。
梁期距离邯郸很近,不过只有七十余里,黄巾军在梁期县集结之后,抬腿就进入到了邯郸境内。
这一路黄巾军,由一个名叫方明的太平道人所率,集结了邺城和梁期两地的部分黄巾军部众,一共大约四千多人,其中堪战的青壮大约两千人左右,其余的则属于是凑数的老弱甚至还有一些妇孺。
邺城原本乃是张角打算起事的地方,张角最初是计划集中太平道众,到邺城举事,同时洛阳的太平道众,也同时举事,然后率领黄巾军直捣司隶校尉,攻入洛阳,一举推翻东汉朝廷。
但是因为叛徒出卖,导致提前事泄,洛阳的太平道众,被朝廷一网打尽连根拔起,导致了洛阳太平道举事失败。
而邺城作为原计划起事之地,也提前收到了朝廷的消息,太平道也未能在邺城完成集结,故此邺城暂时被保住了。
但是邺城虽然暂时被保住,却还是被黄巾军包围了起来,作为魏郡的治所,邺城也成为了魏郡一带举事之后的黄巾军围攻的目标。
现如今包围邺城的黄巾军兵力同样多达近两万之众,只是因为邺城城墙厚重高大,而且前些年因为水毁过一次,重新得到了修缮,使得邺城城防比较完善,黄巾军虽然屡攻邺城,但是却久攻不下。
于是魏郡的黄巾军便转变了一些策略,看邺城难以短时间攻陷,于是转而开始在攻略魏郡境内的其它诸县。
现如今魏郡大部分县城都已经陷入了贼手,只剩下了邺城和魏县和阴安等地还未被黄巾军攻克。
随着赵国的黄巾军屡战屡败,眼看着于涉连易阳这样的小县可能都保不住了,于是张角听闻消息之后,便命魏郡临近邯郸的黄巾军转攻邯郸,把赵国先给拿下再说集结重兵围攻邺城。
按照张角的考虑,邯郸比起邺城还是要差上很多的,邺城乃是冀州南部的重镇,城防比起邯郸要坚厚许多,以他看来,调集武安、梁期、曲梁三地的黄巾军,一万多人再加上于涉手头的残部,这么多人拿下邯郸应该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所以梁期这边的方明认为他们应该可以毫不费力的就拿下邯郸了,即便是他自己不成,但是待到他兵抵城下,汇合了曲梁和武安两地的黄巾军之后,一起攻城,应该可以轻松拿下邯郸城了。
方明带兵离开梁期之后,便大摇大摆的把队伍散开,进入到邯郸境内之后,随即便展开了大掠。
一共四千多人,他把兵马分成了四批,除了他自己带了一千精壮主力之外,其余的分别交给了三个小帅统领,一路上攻打亭部里落以及庄堡,烧杀抢掠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但凡是抵抗他们的庄堡里落,一旦被他们攻破,便大肆屠杀,一番烧杀掳掠之后,还纵火烧毁这些庄堡里落。
一时间邯郸城的南部是哀鸿一片,狼烟四起,老远就能看到地平线冒出滚滚浓烟,那都是被黄巾军纵火焚毁的村落冒出的浓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