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疆,大家能想到有能歌善舞的维吾尔姑娘、硕果累累的葡萄沟、终年不化的雪山、挺立千年的胡杨等。其实除人物与事物之外,新疆土地上那些曾经存在过、辉煌过的古国和政权,也同样值得我们去熟悉和了解。今天子渊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位于我国新疆西南部的一个县。
▲新疆尼雅古城遗址
在西汉时期,如今的新疆及其附近区域都被统称为西域,当地的文化习俗等与中原相差甚远,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当初的西域国家基本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与滚滚黄沙之中,其疆域成为我国版图的一部分,其民众也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祚长达1238年的于阗国亦是其中之一。于阗国,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极盛时期疆域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今为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于阗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尉迟氏就在此建立政权,是西域南道中国势最强的国家之一。《史记·大宛传》中曾提到“东则扜鰛、于窴”,说的就是于阗。
▲汉代西域生活场景模型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于阗如今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然而在历史上,于阗却有着难以想象的重要地位,同时亦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由于地处丝绸之路中心地带,于阗国的商贸往来十分频繁,深受各国及各地文化熏染,是连接东西商业和文化的重要枢纽,地位相当崇高。于阗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手工纺织发达,魏晋至隋唐时期还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汉武帝时期,西域都护府设立,对于阗国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而这也使得于阗君主和民众都对中原王朝充满好感。东汉时期,于阗为反抗匈奴再次与中原王朝合作,班超出使西域帮助于阗,随后于阗归顺汉朝,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从精绝西北至疏勒十三国皆服从”的强国。
▲汉武帝刘彻剧照
魏晋时期,于阗依旧保持着对中原王朝的朝贡。北魏时期,于阗先后被吐谷浑、柔然攻袭,国势渐衰,后被突厥彻底吞并。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八月,大唐王朝攻灭高昌,九月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派遣使者请求与大唐和亲,唐太宗要求西突厥割其治下的龟兹﹑于阗﹑疏勒﹑朱俱婆﹑葱岭五国作为聘礼,西突厥可汗应允。于是,大唐王朝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并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简称为“安西四镇”。
▲吐蕃士兵旧照
这一时期,吐蕃日益强大,开始不断在唐朝边境挑衅试探,从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到武后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的二十二年时间里,吐蕃三度攻占于阗,但是于阗国君民都不愿接受吐蕃统治,屡次掀起反抗浪潮,并重新投入中国怀抱。由此不难看出,于阗国不仅于中国来说是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于阗国自身也对中华文化充满认同及仰慕,根本不接受除中原王朝之外的统治。
▲壁画中的唐朝军队
“安史之乱”爆发后,于阗国王尉迟胜亲自率兵协助唐军平乱,事后在长安终老。乾元三年(公元760年),肃宗李亨委任尉迟胜之弟尉迟曜为于阗国王兼四镇节度副使,后者率领当地民众与唐镇守军一起戍守于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已步入极盛时期的吐蕃派兵占据北庭,并占领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随后,吐蕃陆续占据其余三镇。不过,吐蕃王朝低估了中华文化对西域各国的影响,吐蕃作为“后来者”可谓不得人心,西域各国并不甘心臣服于其,许多国家时时刻刻想重回大唐怀抱,因此不断发动起义反抗吐蕃的统治。
▲于阗国王李圣天画像
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内乱愈演愈烈,其国势逐渐衰落。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张议潮在沙州发动起义,建立沙州归义军,终结了吐蕃在河西、陇右等地的统治,使西域地区重回大唐王朝的统治之下。三年后,于阗摆脱吐蕃统治,终于结束了五十余年的分离,重新归附唐朝,并与归义军往来。此后,于阗通过联姻、贸易等方式逐渐融入唐朝的生活,作为属国还年年派人进贡。唐朝灭亡后,于阗国王尉迟婆跋自称“唐之宗属”,改名为李圣天,从他开始,于阗政权也被称为“李氏王朝”。和如今不同,当时的于阗国称得上是“翻版大唐”,不仅在文化风格、信仰宗教与大唐如出一辙,就连体制和年号也是以唐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