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经评价《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所以世人称姚广孝为“黑袍妖僧“,恰恰是说明他太神机妙算,强到了世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中国古代以“儒释道“为三教,三教中人,虽偶尔有所兼顾,大多还是泾渭分明。偏偏这位姚广孝,三教皆通,可谓难得一见的通才。
姚广孝原名姚天僖,出身行医世家,略通医道,在十四岁时出家为僧,法名道衍,从此佛学成了他的本行。
但神奇的是,姚广孝居然又拜了一个道士席应真为师,接触起阴阳算术之学,这为他后来在燕王朱棣处如鱼得水奠定了扎实的根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学习佛道的姚广孝居然对儒家文化也能信手拈来。
洪武八年,朱元璋挑选精通儒学的僧人入朝,姚广孝也被征召。虽然没有获得官职,只是得到御赐僧衣,但这也是极其难得了。更重要的是,经此一事,姚广孝打通了达官贵人的门路,为之后搅动天下打下了基础。
姚广孝被推荐到北平燕王朱棣身边诵经祈福。从此风云际会,二人一见如故,姚广孝被朱棣倚为智囊。
在这里不得不说,姚广孝三教皆通的特点起了很大的作用。佛门讲究六根清净,不争不抢,故而朱棣对一般的诵经和尚肯定没啥兴趣。偏偏姚广孝懂阴阳八卦,能揣摩朱棣的心思,说出他想听的话。
初见朱棣,姚广孝便轻声说道“臣奉白帽著王”。朱棣是王,姚广孝要给王戴上白帽子,王上加白,岂非皇字?在当时看来绝对是大逆不道,而这句话却深深说进了朱棣的心坎里。
不仅如此,后来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对众王采取削藩手段,朱棣忧心忡忡,姚广孝却开始直接劝朱棣起兵反抗。
朱棣担心百信心向朝廷,自己难以成功,姚广孝却胜券在握一般,说:“我只知道天道,何必管民心如何呢?”。紧接着,他又找来一群术士,用各种方法向朱棣证明起兵必然成功,终于打消了朱棣的疑虑。
这说明什么?姚广孝真的很会算命吗?不,姚广孝是能精准抓住朱棣的心理,并且依靠他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姚广孝不是个江湖骗子,而是一个绝顶厉害的政客!
当然,如果姚广孝的本事仅限于此,那充其量也就是个阴阳家加纵横家,远不能达到“妖”的地步。偏偏他不仅有“通天晓地”的出世之才,还有“出将入相”的入世才能。
在起兵之初,姚广孝就负责帮助朱棣在府中训练将士。为瞒天过海,他居然想出饲养鸭鹅的办法,用家禽的叫声掩盖打造兵器的声响。
靖难之役爆发,姚广孝又辅佐世子朱高炽镇守北平大本营。他调度有方,以区区万人成功抵御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而后,姚广孝常常给朱棣提出各种战略意见,如何时休战、何时乘胜追击。神吧,这个会算命的和尚居然还懂军事!
不仅如此,朱棣鼎定天下后,姚广孝更是展现了宰辅之才。除了做了老本行僧录司左善世外,他还在永乐二年获封正二品资善大夫、太子少师。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道衍和尚恢复了自己的本姓姚,还被朱棣赐名广孝。明朝除了少数功臣可得到一品官职外,基本是二品到头,所以,姚广孝已经获得了世人难以企及的无上荣宠。
但是此时,他却又体现出僧人不贪图名利的特点,婉拒了朱棣赐予的府邸美女,所得金银施赠乡里。而下朝之后,姚广孝必定脱去朝服换回僧袍,这就是所谓“黑衣宰相”的由来。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姚广孝吃粮不当差,作为朝廷重臣,他真的能担得起“宰相”二字。姚广孝先后主持编撰《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为朱棣“非正常继位”后的统一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还为朱棣分忧解难,主持迁都事宜,将北平城重新规划,这才有了后来的国都北京。
姚广孝的一生就是这么神奇,似乎他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因此许多人认定他是个妖僧。而我的观点是,姚广孝确实有才能,但却没有那么神。
他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佛法、阴阳,都只是他的敲门砖而已。这些千奇百怪的知识,让姚广孝可以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人脉,博得他人的信任。
他最厉害的,其实是洞察人心的能力。是这种能力让他看透了朱棣的野心,可以为自己提供政治舞台;是这种能力,让他能够坚定朱棣的信心,打赢关键的战役;也是这种能力,让他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无往不利。
谋略、军事、政治,说白了研究的都不过是人心而已。真正的一代豪杰,被神秘的光环所掩盖,姚广孝不是什么神神叨叨的妖僧,而是千年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