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餐饮行业严峻的招工状况引起了网友热议。上海一餐饮行业从业者表示,5000块钱包吃包住缴纳社保,还是招不到服务员,现在就连洗碗工都5000块钱一个月了,想招年轻的女服务员更是难上加难。除了基层员工,研发人员也非常紧缺,某品牌创始人表示,开出了30到40万年薪,但仍然招不到面点研发人员。
疫情给招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员工返乡后需要隔离,回到大城市以后还需要隔离,来来回回,要耽误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没有收入,员工觉得浪费时间,于是返乡后就干脆不回大城市里,在老家另谋出路。
而传统的观点认为,餐厅服务员、洗碗工甚至厨师都属于低端职业,会被人看不起,父母们不希望自家孩子去当服务员伺候人,这会让他们觉得脸上无光。年轻人也害怕遇到没有素质的顾客,被平白无故地刁难,从事这一行业的**很低。
除了招人以外,餐饮行业也很难留住员工。某西餐品牌的工作人员表示,门店内员工的流动率达到了200%,远高于办公室岗位。服务员的工作十分单一,年轻人容易感到厌倦。
每年的6月份,我们总能看到“最难就业季”“大学生扫厕所”之类的新闻,似乎能得到一个工作机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实际上,难就业,指的是大学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招工难、就业难两种现象会同时存在,这是因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求结构发生了错位。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7%,那时候的大学生还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天之骄子。之后大学扩大了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6.7%提升到30%,只用了14年时间。这意味着大学扩招的速度远远超前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适合大学生的岗位没有那么多,上了大学的人,又不愿意和上一辈的人一样出卖体力。于是传统的制造业难以招到年轻的工人,而一个办公室岗位,则有几十个、上百个人一起竞争。
愿意去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工作的人,多为上了年龄的人,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对于普通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要求也上升了。过去大家只需要能背东西、搬砖就可以劳动了,现在需要学会操作一些器械才可以,餐馆服务员也是如此,以前只需要会端盘子就可以了,现在还得有良好的态度,在大城市的中高端餐厅内,甚至还需要有基本的外语能力。但上了年龄的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