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开局就杀了曹操 > 第503章 不要慌,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刘成接到书信,得知是贾诩给自己写的之后,显得很是意外。

他没有想到,贾诩这个被他动用了一些手段,硬拉出来逼着他干活的老咸鱼,居然会主动派人送书信给自己。

不过,随后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毕竟之前的时候,贾诩就因为凉州之事,主动前往长安见董卓,给董卓出主意。

这时候,再给自己送来书信,也很正常。

对于贾诩送来的书信,刘成非常的重视。

因为他对贾诩太过于了解。

这就是一个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开口,给别人出主意,非常会谋自身的存在。

但是,只要一开口出主意了,那必定就很不一般。

往往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历史上,不论是轻松开启乱武,还是暗中帮助刘协,亦或者是帮助张绣打仗,之后跟随曹操平定韩遂马超之乱,还是在曹操确认继承人之类的事情上,都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此时,事情涉及到了凉州,贾诩主动派人送信过来,那必然是不太一般的东西。

刘成来到房间,将书信拆开观看。

神色随着观看书信而发生变化。

书信很长,刘成看的又慢,好一阵儿之后,刘成才算是将之看完。

看完之后,刘成将之放到身边的书桌上,自己坐在这里,望着面前的那盘长得很是旺盛的水蒜,一动不动的思索着事情。

这样过了一阵儿之后,他将目光收回,又拿起了贾诩那显得比较厚的书信,接着观看……

半天的时间,刘成都没有出屋……

日光西斜,一些日光穿过西侧墙壁高处留出来的方形小孔,落在刘成脚边的地上,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光点。

同时,也在房屋之中,照出来了一道光柱。

光柱之中,有着诸多平常时不易察觉的细小灰尘之类的东西,在其中飞舞。

沉思之中的刘成一抬头,看到了这道光柱。

许久不曾这般细微看生活的他,从沉思中走出,暂时将种种事情放下,仔细的看起了这道光柱。

看了一会儿之后,伸手对着光柱舞动几下,又对着光柱吹口气,本来比较平静的灰尘,细小纤维这些东西,立刻舞动起来。

刘成童心大起的玩闹了一阵儿之后,觉得心情很是不错。

有些时候,成年人的快乐,也很简单。

他倒了一杯茶,慢慢的喝着,开始继续考虑事情。

贾诩给他来的这一封信,写的有些厚,字数有些多。

与刘成所想的,贾诩上来就给自己出妙策的事情不一样。

在书信之中,贾诩花费了很多的笔墨,与自己讲凉州,讲述羌人,讲凉州汉人,与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凉州为何战乱频发这些。

据贾诩在书信之中所言,自从光武中兴的时候,朝廷上,就一直充斥着放弃凉州之类的言论,将凉州给视作了一个累赘。

不过,这种声音虽然有,但终究不是主流。

因为,有很多人看的清楚,如果将凉州放弃了,那么将会便宜异族。

而且,大汉与西北异族之间的战斗,各种争夺这些,并不会因为主动放弃凉州而消失。

反而会因为退让,而将关中之地,变成新的战场。

这是不好的。

百年以来,凉州一直都不平静。

毕竟这里不仅仅只有胡汉矛盾,还有其余的各种矛盾,再加上这里距离统治中心洛阳过远,有些鞭长莫及,所以各种战争就从来没有断绝过。

贾诩与刘成介绍了这些之后,说凉州这里动荡的根本原因,就是放牧的胡人,与种地的汉人之间,有着不可协调的矛盾。

生活方式,以及获取财富的手段儿不同,让汉人与胡人之间有着天然的矛盾。

其次便是治理凉州的官员。

前来治理凉州的官员,来到凉州之后,大多心理上就带着一种优越感。

他们看不起凉州人。

不仅仅是凉州的胡人,凉州的汉人这些,他们也一样看不起。

心里面本身就带着优越感,那在施政之类的时候,自然不会多好。

在根本不将凉州当人看的心理作用之下,各种变着法的剥削,就开始了。

凉州这里,本身情况的就复杂,各种关系搅浑在一起,有了这些朝廷派来的官员,所弄的各种不把人当做人的事情,进一步加剧和激化了这里的矛盾。

导致百多年来,这里就没有彻底的平稳过。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则是军队方面一些人的有意放水。

军队,是要打仗的。

开拓进取的时候,军队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最大,也最容易升官发财。

但东汉早就没有了向外开拓的雄心,也没有了那样的能力。

主要是财政上面吃不消。

如果财政上面能够吃得消的话,已经死去的灵帝,也不会各种变着法的卖官,还将打折促销之类的弄出来,想办法进行收钱了。

军队没有办法开拓进取,没有仗打,那就意味着军队和军方的话语权,以及获取军功晋升的途径要小的太多。

为了不彻底失去这份自留地,所以以往在整治凉州,与凉州羌人作战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在暗地里有所留手。

这样,他们才不会被进一步的削减……

除此之外,贾诩又在信中,与刘成说了凉州三明的事情。

所谓凉州三明,分别为皇甫规,张奂和段熲。

三人都是近代以来,三位在对待凉州之地上是杰出军事家。

因为三人的表字都有个“明”字,又都在治羌中立功扬名,故而在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

在他们的手上,凉州羌族,被打的很是凄惨。

贾诩没有过多的讲述凉州三明对战羌族的详细细节。

在贾诩以及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不管羌族闹得有多凶,大汉出兵,打这些人,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主要与刘成说了这三人对待羌人的态度上的不同。

皇甫规和张奂主张采用相对温和的办法,来解决羌乱。

也就是在将羌族打败之后,将一部分羌族,使用强硬的手段儿,将之从原地给迁移走。

迁移到汉人多的地方,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由之前放牧,强迫转化为农耕。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不过,耗费的时间太长,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

而大汉朝廷手里面是缺钱的。

也正因此,二人所执行的政策,并不能够被一直执行下去。

凉州羌乱,一直没有被解决。

后面段熲出马,他向灵帝保证,三年之内,就将羌乱平息。

段熲的办法,与皇甫规和张奂完全不同,他们是抚,段熲就是剿。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你们羌人不是一直都在动乱吗?

那我就把你都给杀一个七七八八不就好了吗?

这样你们不就不能再作乱了吗?

段熲的这个办法确实有效,一年多的时间,依靠着手里的一些兵马,和凉州本地兵马,与湟中义从这些,就将羌族扫了一遍。

杀死、俘虏许多人。

所有羌族,都变得老实了。

纷纷表示臣服,表示归降。

北地先零羌,被打的最残。

打服之后,段熲凯旋,带着大量的牛马牲口,以及一万多羌族俘虏……

这一战之后,段熲名声大振。

回到长安之后,他以为他能够获得相应的地位与待遇.

结果却如同之前的皇甫规,张奂一样,发现关东的那些集团,根本不给自己玩。

自己这种从凉州出身起家的人,不被人家看在眼里。

面对这种情况,皇甫规的做法,就主动的往关东士大夫集团那里凑,各种示好之类。

就这别人还不怎么买账。

张奂可能是看到了皇甫规的下场,关系就显得有些暧昧了,在宦官和关东集团之间,显得飘摇不定。

至于段熲,回来之后,做的更加决绝,他彻底的倒向了宦官集团。

后面结局并不好,段熲被酷吏阳逑给毒杀在监牢之中。

这些带兵大将尚且如此,那些之前在凉州打仗的湟中义从等,待遇就更不好了。

如果大汉继续强盛下来,那么就算是段熲身死,有他之前所攻伐的一番的威慑力在,凉州这里也不会闹出太大的动静。

但偏偏大汉有事,而且还是大事。

席卷天下的黄巾起义发生了。

大汉瞬间变得的一团糟。

于是,羌人也闲不住了。

开始借机起事。

一开始的时候,起事的人不多,只有零星一些。

但后面,湟中义从这些,加入到了其中,一起起事之后,那一起就变得不一样了。

很快就开始席卷凉州。

接着,韩遂与边章这样在凉州很出名的汉人豪杰,被叛军扣留,并很快被叛军推举为头领。

二人开始领导凉州这边的战事。

此时,凉州的叛乱与之前不一样了。

以前的叛乱,基本都是羌人起事,是羌人主导。

但是现在,有了之前段熲杀的那一大波在,羌人已经没有之前这样的强势了。

湟中义从以及凉州本地的豪强,开始加入其中,一起做事情。

并且,还让汉人豪强做主导。

战火很快就朝着关中烧去。

于是朝廷为之惊慌。

吃惊之下,连忙调遣之前在剿灭黄巾之中,立下不小功劳的皇甫嵩,董卓等人过来平叛。

皇甫嵩是皇甫规的儿子。

皇甫规之前,拼命的往关东集团那里靠,不断拿热脸贴冷屁股的做法,到底有了一些回报。

这些遗产,回报了他儿子身上。

然而这一次,刚刚剿灭黄巾,手下兵卒得到了一个大锻炼的皇甫嵩等人,在面对凉州叛军的时候,没有做到如同之前的凉州三明那般的摧枯拉朽。

反而还处处碰壁,接连吃败仗。

后面若是不下了一场流星雨,让凉州的驴马乱叫唤,这天降异象让韩遂等人,大为吃惊,决定连夜撤走的话,只怕后面结果如何,还是很难说的。

可结果就是这样,在之后的追击之中,皇甫嵩等,还是被打了一个损兵折将,仓皇而走。

几路兵马之中,只有董卓做到了全师而退。

在同行的衬托之下,董卓在战后得到了极大的嘉奖。

这一次的平灭凉州叛乱,与之前相比,可谓是很失败的。

都没有怎么打进去。

凉州从此之后,基本上就属于的韩遂马腾这些人天下了。

至于边章,已经被韩遂给并掉了……

这一次平叛为何这样难打?

究其原因,就是湟中义从这些善于打仗的存在,加入了其中,韩遂、边章之类的汉人豪强,也一样是加入其中。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羌人作乱了。

战斗力与影响力,和之前相比,已经强的太多。

在这种情况下,凉州这里,可以说是大汉朝廷的影响力已经很小了。

韩遂马腾等人,事实上,已经将凉州给割据了。

历史上,一直要等到曹操出兵,前来保关中,打凉州,利用手段,将韩遂,马腾这些给解决了,凉州这里的问题,才得到了一个大致上的解决。

但凉州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依旧是治标不治本。

这些在司马家取魏,立晋朝之后,得到了一个扩张,被放大的特别厉害……

这封书信之中,贾诩给刘成说了很多的事情。

同时也强调了,不将凉州问题解决,凉州的问题还将会继续存在。

之前就延续了上百年,让大汉在这上面不断的流血,如果现在不将之给解决好,那之后刘成也一样会在这上面吃苦头。

导致凉州问题一直存在。

至于如何解决凉州的问题,贾诩倒是没有在书信上给出明确的建议。

只说情况瞬息而变,他人没有在这里,不知道具体情况,所以就不胡乱给出什么建议了。

刘成这个刘皇叔,在治理地方,解决矛盾这些事情上,更加的有经验,更为有办法之类的……

在之前开始谋划凉州之时,刘成就已经对凉州这里的情况,做了一个很详细的调查。

有了不浅的了解。

现在,有了贾诩送来的这一封信,刘成对此了解的更为详细了。

让他心中的一些想法,发生了变化。

打下凉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不让凉州再度发生叛乱……

刘成在这里思索了一阵儿之后,让人带着他的调令,请留在鳌头关那里的荀彧快些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