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似乎不是多愉快,但是洪景来没有生气什么的。因为犯不上,两人的身份天差地别,两班就是两班,孽畜就是孽畜,除非有天大的机缘,不然孽生子一辈子就都是孽畜。
“可曾读书?”洪景来问了一句很俗套的闲话。
这玩意儿感觉就是俗的不能再俗的开场白,但是在读书人这里,这开场白还算平常。到底能读书的都是有身份或者有钱的人,问你读了什么书,和现在问发了几百万的财大概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只不过读过《千字文》罢了。”金平淳有些诧异,眼前的洪景来看样子绝对不是为了勾搭上金祖淳而来的。【注1】
“朱子等书一概未曾读过?”居然还真是这样。
此前就猜到金履中和金祖淳对金平淳的教育不会上心,对于孽生子弟,只肖识得几个字,会写自己名字就完事了。反正这辈子顶多做个四五品的武官,连三品的边都不要想摸到。
《续大典》明确的写了孽畜是不能够担任中高级文职的,一般只可以担任武职和技术官,位阶最多也就是四品。别看金祖淳那是正一品永安府院君,金平淳却只能混一个吃饱穿暖。
事实证明在朝鲜爹好也不一定管用,还要妈也好!
“就是想读,也未必有人教。”金平淳看洪景来好像真是来看他的,态度稍转。
“立身处世,到也未必一定要学富五车,明理即可。”洪景来总不能说读书无用吧。
不管啥年头,知识都是有用的。读过书,没读过书,说句实在的,差别还蛮大。有机会学习还是要学习的,实在没机会的话,能做到明事理也很好。
“大人难道是儒生?”(此处指在成均馆坐馆)
“也曾坐过几日。”
“是否经卷繁浩,汗牛充栋?”
“那必是自然,不过用心求学者寥寥。”
“……”金平淳的嘴一憋,显然对那些有机会求学,却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只想着混满三百圆(天)就去别试上混个出身的人不满。
“说来我中进士那年,这些馆生一个都没中。”
“您是进士出身?”小伙子不自觉的靠近了一些。
“忝列甲等第三名,都是老恩师看重。”洪景来风轻云淡的。
也就八道天下第三名吧!不过是个小小的探花郎,算不上什么的。这不都是咱们的先生闵景爀和老恩师曹允大提携嘛。
“大人竟是探花郎,请受小子一拜。”
洪景来不避不让,坦然受了金平淳一礼。既然逼已经装出去了,再避让就显得十分做作。
“要是我也能去成均坐馆就好了……”
“求学未必要去坐馆,用心苦读亦可。这样吧,我往昔的读书笔记,还有行卷和策文都可以暂借于你,你且看着。”
探花郎的笔记行卷,若是拿到外面去卖,等闲买上一二千那都是简简单单。只不过像洪景来这样的人家是不会拿出去卖罢了,不差这一点。留着传给家族子弟,一代一代累积下来,学霸的功夫也就只留在京华士族内部了。
“这……真的可以吗?”金平淳有些不敢相信。
“若有不懂,我要是在京,你也可以来问我。”洪景来算是看透彻了。
这就是个处于逆反期普通小孩,有些自卑于自己的出身,或者说有一点愤恨自己的出身。心中抗拒那些流俗普通的两班子弟,毕竟这类人看不起他,他也不愿意和他们来往。
但是又喜爱学习,且向往学习,只不过孽畜的出身根本使他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父亲早年就死了,大哥根本没有真的把他当兄弟看。身份上甚至还是金祖淳的附属物,一点儿出头之路都看不到。
交际圈也非常的窄,一来是两班不待见孽畜子弟,二来是他自己也不愿意和人交往。开头直接就和洪景来说,你要是想通过我勾搭上我大哥金祖淳是不可能的,赶紧走吧。
这态度就是拒人(两班)于千里之外的态度!
洪景来本身没有看不起什么孽畜子弟,再者别说孽畜子弟了,以前咱那就是铁山乡下富农出身,贩夫走卒,良贱白丁,什么样的都接触过。根本没有那种根深蒂固的封建阶级身份观念,更不要提现在有新时代的教育了。
你不在意他最在意的,也许就能变成他最在意的!
“我托大叫你一声老弟吧,无有什么好赠予你的,马上燕行,不能缺个好牲口,这马尚可,权且给老弟代步。”
略微聊过,洪景来好奇心满足了,便也不准备如何。只当是多认识了一个朋友,送他一匹马也不算多大的事。
“这怎么好意思,沿途自有行马供给的。”金平淳还想推让一下。
“无妨!今日能认识老弟,就不枉此行了!”洪景来撒币早就撒习惯了,搂钱的时候使劲搂,花的时候也一点儿不小气。
出门在外办事,扣扣索索的能办成啥。该花钱就要花,宣惠厅那么一个好几万的窟窿洪景来都去填了,不差金平淳这里一匹马。
“那便谢过大人了!”
“行前再会!”洪景来翻身上马。
英武锐气的身影给年仅十四岁的金平淳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缺乏同龄人好友和父爱的金平淳直把洪景来引为知己。
当天下午,洪景来派韩五石把自己以前的那些书籍、笔记、策论、行卷一股脑的都送来给了金平淳。金平淳如获至宝,不得不说洪景来原主的功课还是相当扎实的,汉文化水平非常棒,苦读也真的读出了不少心得,并不完全是死读书的呆子。
加上后面还有许多现在洪景来应考前胡乱写的策、论、疏等,很多观点算是不符合时下,很是新奇有些超前的。
反正就这点东西,应当足够金平淳学习的。
【注1】:根据《朝鲜王朝实录·哲宗实录》附录,〈哲宗大王行状〉之记载,哲宗大王在年幼时开蒙的读物就是《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