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 (二三)夏都考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二三)夏都考

作者:吕思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18 15:34:07

(二三)夏都考

夏都有二:《汉志》太原郡晋阳《注》云:“故《诗》唐国。”《左》定四年,祝佗谓唐叔封于夏虚,启以夏政。服虔以为尧居冀州,虞、夏因之。是夏之都,即唐尧旧都也。金氏鹗《禹都考》云:“杜预注《左传》云:夏虚、大夏,今太原晋阳是也。本于《汉志》,其说自确。《水经》云:晋水出晋阳县西县壅山。郦道元《注》:县故唐国也。亦本《汉志》。乃臣瓒以唐为河东永安,张守节以为在平阳。不知唐国有晋水,故燮父改唐曰晋。若永安,去晋四百里;平阳,去晋七百里;何以改唐曰晋乎?”愚按臣瓒、张守节之言,盖泥《史记》唐叔封于河汾之东致误。不知古人言地理,皆仅举大概。太原固亦可曰河汾之东也。顾亭林引《括地志》: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尧裔子所封,成王灭之,以封唐叔,以为唐叔始封在翼。不知《括地志》此文亦误。故又有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全谢山已纠之矣。《汉志》颍川郡阳翟《注》云:“夏禹国。应劭曰:夏禹都也。臣瓒曰:《世本》禹都阳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阳翟也。”《礼记·缁衣正义》:“按《世本》及《汲郡古文》皆云禹都咸阳。”咸阳乃阳城之误。洪氏颐煊谓阳城亦属颍川郡,与阳翟相近。或禹所都阳城,实在阳翟。金氏鹗驳之,谓“赵岐《孟子注》:阳城在嵩山下。《括地志》:嵩山,在阳城县西北二十三里。则阳城在嵩山之南,今河南府登封县是也。若阳翟则在开封府禹州,其地各异。《汉志》于偃师曰殷汤所都,于朝歌曰纣所都,于故侯国皆曰国。今阳翟不曰夏禹所都而曰夏禹国,可知禹不都阳翟矣。”愚案古代命山,所苞甚广,非如后世但指一峰一岭言之。又其时去游牧之世近,民习于移徙;宫庙民居,规制简陋,营构皆易;不恒厥居,事所恒有。稽古都邑,而出入于数十百里之间者,不足较也。《国语·周语》:“伯阳父曰:伊洛竭而夏亡。”韦《注》:“禹都阳城,伊洛所近。”盖据《世本》,初说不误。而金氏引《史记》吴起对魏武侯之言,谓桀都必在洛阳。其拘泥之失,亦与此同也。金氏又谓“《史记·夏本纪》:禹避舜之子于阳城,诸侯皆去商均朝禹,禹于是即天子位。知其遂都阳城,盖即所避之处以为都也。”释“于是”字亦非是。《史记》此文,大同《孟子》。《孟子》及《史记》叙舜事,皆有“之中国践天子位”语。《集解》引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虽未知当否,然必自让避之处后归建都之处可知。不然,即位之礼,岂可行之草莽之间哉?“于是”二字,指诸侯之朝,不指让避之地也。予谓夏盖先都晋阳,后都阳城。阳城之迁,盖在太康之后。《左》哀六年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盖指太康失国之事。《伪五子之歌》曰:“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伪《书》此文,将羿好田猎,移诸太康;且误太康兄弟五人为厥弟五人,不直一笑。夏之亡,由好乐太过,非以好畋也。《墨子·非乐》:“于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辞虽不尽可解,然夏之亡,由好乐太过,则固隐约可见。《楚辞》曰:“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淫游以佚田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综述太康、弈、浞始末,以好乐属夏,以好田属羿,尤极分明。《周书·尝麦》:“其在殷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似五子之间,复有作乱争夺之事。与《左》昭元年“夏有观扈”,《国语·楚语》“启有五観”之言合。韦注:“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汉书·古今人表》“太康,启子,兄弟五人,号五观。”《潜夫论·五德志》:“启子太康、仲康更立,兄弟五人,皆有昏德,不堪帝事,降居洛汭,是为五观。”皆以太康兄弟凡五人,武五同声,即《墨子》所谓武观也。然“须于洛汭”,亦见《史记·夏本纪》。即谓《史记》同《书序》处,为后人所窜。然《潜夫论·五德志》,亦有“兄弟五人,降居洛汭”之言。非撰《伪书》者所臆造也。《左》襄四年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鉏不可考。《淮南子·地形训》:“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道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此节文字颇错乱。王引之谓:“自穷石以下十三字,为后人窜改。原文当作弱水出其西南陬。而出自穷石等文,当在下江出岷山诸条间。”王说信否难遽定。然王逸注《楚辞》,郭璞注《山海经》,并引《淮南子》,谓“弱水出自穷石”,则此语虽或简错,决非伪窜。“至于合黎”十字,或后人以《禹贡》傍注,误入正文。《淮南》既云“绝流沙”,不必更衍此十字也。然窃疑《禹贡》“入于流沙”之下,亦夺“南至南海”一类语。《禹贡》雍州,“弱水既西”,其导九川,先弱水,次黑水,次河,次漾,次江。黑水即今长江、黄河上源,出于昆仑,与今所谓河源同;予别有考。导川叙次,盖自西而东。《集解》引《地记》曰:“弱水西流入合黎山腹,余波入于流沙,通于南海。”《地记》古书,颇可信据。见予所撰《弱水黑水考》。《集解》引郑玄曰:“《地理志》:弱水出张掖。”又曰:“《地理志》:流沙,居延西北,名居延泽。”似郑亦宗《汉志》所谓古文说者。《汉志》:张掖郡居延,“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然《索隐》又云:“《水经》云:合黎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郑玄引《地记》,亦以为然。”合诸《集解》所载郑引《地记》之说,则郑初无所偏主矣。《禹贡》《地记》说弱水,皆仅云西流,不云北向。《古文》以居延泽当之,盖误。既云入于南海,而又在黑水西,则弱水必今澜沧江。澜沧江东南流,而《禹贡》《地记》云弱水西流者,其所指上源与今异也。《禹贡》云:“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集解》引《地记》曰:“三危山在鸟鼠之西南。”弱水在黑水西,穷石亦必在三危之西。然亦不越陇、蜀、青海之境。羿迁穷石,果即此弱水所出之穷石者,则当来自湟、洮之间。其地本射猎之区,故羿以善射特闻,而其部族亦强不可圉也。太康此时,盖失晋阳而退居洛汭。少康光复旧物,然曾否定居河北,了无可考。窃疑自太康之后,遂居阳城也。《周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注》:“郑司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正义》:“颍川郡阳城县,是周公度景之处,古迹犹存,故云地为然也。案《春秋左氏》: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欲以为都。不在颍川地中者,武王欲取河洛之间形胜之所,洛都虽不在地之正中,颍川地中,仍在畿内。”司农父子,皆明《三统历》,所举当系历家旧说。《义疏》此言,亦当有所本。此可见阳城附近,确为历代帝都所在。而先后营建,出入于数十百里之间,则曾不足较也。然则《汉志》《世本》,非有异说;应劭、臣瓒,亦不必相非矣。

夏迁阳城之后,盖未尝更反河东。故桀时仍在阳城,而伯阳父以伊洛之竭,为夏亡之征也。郑氏《诗谱》云:“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此亦以大较言之。乃造《伪孔传》者,见战国之魏,曾都安邑,遂以为夏都亦在安邑;又不知《史记》所谓“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者,先王为契,亳为契本封之商,而以为即后来所都之偃师。见予所撰《释亳》。于是解先王为帝喾,凿空,谓帝喾亦都偃师。《史记》云:“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尚书大传》云:“汤放桀也,居中野。士民皆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徙千里,止于不齐。不齐士民往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桀曰:国,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与五百人俱去。”《周书·殷祝篇》略同。末作“桀与其属五百人去居南巢。”其迹皆自西而东。今安邑反在偃师之西,其说遂不可通。《左》昭十二年:楚灵王谓子革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国语》:史伯对郑桓公曰:“昆吾为夏伯矣。”韦昭云:“昆吾,祝融之孙,陆终第一子,名樊,为己姓,封于昆吾。昆吾卫是也。其后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是则桀时昆吾之地,在今许昌,去阳城极近。故得与桀同日亡。《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离娄》下。《吕览·简选》篇:“殷汤登自鸣条,乃入巢门。”《淮南·主术训》:“汤困桀鸣条,禽之焦门。”《修务训》:汤“乃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则鸣条之地,必与南巢、历山相近。当在今安徽境。故《孟子》谓之东夷。《书·汤誓》:“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陑虽不知何地,度必近接鸣条。《伪传》乃谓陑在河曲之南,鸣条在安邑之西,遂生绕道攻桀、出其不意之说,费后来多少辩论。皇甫谧又谓“昆吾亦来安邑,欲以卫桀,故同日亡。”又云:“今安邑见有鸣条陌、昆吾亭。”不知暂来卫桀,安暇筑邑?遂忘其自相矛盾也。不徒妄说史事,并妄造地名以实之。江艮庭谓“谧无一语可信”,诚哉其不可信矣。西汉经说,多本旧闻。虽有传讹,初无臆造。东汉古文家,则往往以意穿凿。今日故书雅记,百不一存,无从考见其谬。然偶有可疏通证明者,其穿凿之迹,则显然可见。如予所考东汉人谬以仓颉为黄帝史官,其一事也。详见予所撰《中国文字变迁考》。魏、晋而后,此风弥甚。即如《左氏》所载,羿代夏政,少康中兴之事,据杜《注》,其地皆在山东。设羿所迁穷石,果在陇、蜀之间,则杜《注》必无一是处,惜书阙有间,予说亦无多左证,不能辞而阙之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