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咪咕公版·混唐后传 > 第33回 郭令公上表报恩、广平王立功奏绩

第33回

郭令公上表报恩

广平王立功奏绩

却说肃宗自灵武即位后,即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灵武长史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并同平章事。又遣使征召李泌。

那李泌字长源,京兆人氏,生而颖异,身有仙骨,至七岁便能吟诗作赋,聪慧异常。开元年间,上皇闻知,遣中使召之。李泌应召而至,朝拜之际,礼仪娴雅,应答无穷。上皇嘉之,厚加赐赍,命于翰林院读书。及长,欲授以官职,李泌辞谢,乃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甚相敬爱,李林甫、杨国忠都忌之。李泌遂告归,隐居颍阳。至是,肃宗思念旧交,遣使征至行在,待以殊礼,事无大小皆与商酌,欲命为右相,李泌固辞。

一日,肃宗于袖中取出敕书一道,以李泌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又辞。肃宗道:“朕非敢相屈,期共济艰难耳。俟贼平任行高志。”李泌方受命。肃宗欲以建宁王倓为大元帅,李泌曰:“建宁王果堪作元帅,然广平王居长,若建宁王功成,岂可使广平王为吴泰伯。陛下独不见太宗、上皇之事乎?”肃宗道:“卿言是也。”李泌退朝,建宁王迎谢道:“顷闻先生奏对之言,正合吾心,吾受赐多矣。”李泌道:“殿下孝友如此,真国家之福也。”于是肃宗以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李光弼等所部之军,俱属统率。郭子仪以河北居两京之间,得河东而后两京可图。时贼将崔乾佑守河东,子仪密使人入河东,与唐官之陷于贼中者约为内应,内外夹攻。崔乾佑不能抵御,弃城而逃。子仪引兵追击,斩杀甚众,乾佑仅以身免,河东遂平。肃宗闻知,即以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正谋恢复两京。忽报永王璘反于江陵,僭称帝号。原来永王璘出镇江陵,骄蹇不恭。

及闻肃宗即位灵武,乃与其部将商议,以为“太子既遽自称尊,我亦可据有江表,独帝一方。”遂举兵反,自称皇帝。思欲招致有名之士,以为民望。闻知李白退居庐山,遂遣使征之。李白辞不赴。永王璘使人伺其出游,要之于路,劫至江陵,欲授以官,李白决意不受,永王璘遂羁禁他,不放还山。肃宗闻永王璘作乱,一面表奏上皇,一面遣淮南节度使高适、副使李成式,引兵追讨。时内监李辅国,阴附宫中张良姊,专权用事。

于是李辅国奏称,原任翰林大学士李白,现为逆藩永王璘谋主,宜诏刑官,注名叛党,俟事平日,按律治罪。你道李辅国为何忽有此奏?只因李白当初在朝,放浪诗酒,品致高尚,全木把这些宦官看在眼里,所以此辈都不喜欢他。今辅国乘机奏,是欲报私怨。不料肃宗听信,传旨法司注名。早惊动了郭子仪,他想:“昔年李白救我,今安可坐视。”即上一表,其表略曰:臣伏观原任词臣李白,昔蒙上皇之恩,不次擢用,乃竟辞荣退隐,斯其为人可知。今不幸为逆藩所逼。臣闻其始而却聘,继乃被劫;伪命屡加,坚意不受;身虽羁困,志不少降。而议者辄以叛人谋主目之,则亦过矣。臣请以百口保其无他。待事平之后,倘不如臣所言,臣与百口,甘伏国法。

肃宗览表,命法司存案,待事平日,查明定夺。后永王璘兵败自尽,有司拘系从逆之人,候旨处决,李白亦被系狱中。

朝廷因郭子仪曾为保救,特遣官体勘。回奏李白系被逼胁,罪亦减等。有旨:李白长流夜郎,其余从逆者,尽行诛戮。至乾元年间,李白赦回,行至当涂县,于舟中对月饮酒,大醉。欲捉水中之月,坠水而卒。当时江畔之人,恍惚见李白乘鲸鱼升天而去。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建宁王愤李辅国、张良姊二人表里为恶,屡于肃宗前直言二人许多罪恶。二人乃互相谗谮,诬建宁王欲谋害广平王,急夺储位。肃宗大怒,赐建宁王死。李泌欲谏,已无及矣。

至德二年,肃宗驾至凤翔,命广平王与郭子仪等恢复两京。

子仪以番人回纥兵马精锐,请旨征其助战。回纥可汗遣其子叶护,领兵一万前来相助。肃宗许以重赏,叶护请于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朝廷,金帛子女归回纥。肃宗急于成功,只得许诺。

遂聚兵马与回纥西域之众,共十五万,刻日启行。李泌献策,请先攻范阳捣其巢穴,使贼无所归。然后大兵合而攻之,贼必灭矣。肃宗道:“朕定省久虚,急欲先恢复西京迎回上皇,不能待此矣。”遂令兵马望西京进发。行至长安城西,阵于沣水之东,李嗣业领前军,广平王、郭子仪、李泌守中军,王恩礼统后军。贼众十万阵于其北,贼将李归仁出挑战,官军逐之,贼军齐起,官军少却。李嗣业肉袒执戈,身先士卒,大呼奋击,立杀数十人。官军气壮,各执长刀,如墙而进,贼众不能抵挡。

又贼伏精骑于阵东,欲袭官军之后。子仪探知,急令仆固怀恩引回纥兵往击之,斩杀殆荆嗣业又与回纥出贼阵后,与大军夹攻,自午至酉,斩首六万。贼兵大溃,余众走入城中。天明探马来报,贼将归仁等俱已遁去。大军遂入西京。叶护欲如前约,掠取金帛子女。广平王下马拜于叶护马前道:“今方得西京,若便俘掠,则东京之人皆为贼固守,难以复龋请至东京,乃如约。”叶护惊跃下马答拜道:“当与殿下即往东京。”遂与仆固怀恩引回纥西域之兵,自城南过,营于沣水之东。百姓老幼见广平王为民下拜,无不夹道欢呼。广平王驻西京三日,留兵镇守,遂引大军东出。

捷书至行在,肃宗即遣中使啖庭瑶赴蜀奏闻上皇,请回京复位。一面遣官入西京,祭告宗庙,宣慰百姓;一面以快马召回李泌。李泌驰至凤翔入见,肃宗道:“朕已表情上皇。东归复位,朕退居东宫,以尽子职何如?”李泌道:“上皇不来矣。”肃奉惊问何故。李泌道:“陛下即位已历二载,今忽奉此表,上皇心疑,且不自安,怎肯复归。”肃宗爽然自失,顿足道:“今将奈何?”李泌道:“今可更为群臣贺表,言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尽孝养。

如此则上皇心安,东归有日矣。”肃宗道:“是。”即命泌草表,立遣中使,星夜入蜀奏闻。不则一日,中使还。言上皇初得表章,仿佛不能食,欲不东归。及群臣表至,乃大喜,命食作乐,下诏定行日。

肃宗大悦,召李泌告之道:“皆卿力也。”因命酒与共饮,至夜留宿,同榻而寝。李泌道:“臣今略报圣恩,愿请复为闲人。”肃宗道:“朕与卿久同忧虑,今方同乐,奈何思去。”李泌道:“臣有五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宠臣太深,任臣太重,臣功太大,亦太奇,此所以不可留也。”肃宗笑道:“且睡,另日再议。”李泌道:“陛下不许臣去,是欲杀臣也。”肃宗惊讶道:“卿何疑朕至此,朕岂是欲杀卿者。”李泌道:“杀臣者非陛下,乃五不可也。陛下向日待臣如此之厚,臣于事犹有不敢言者。况天下既安,臣敢言乎?”肃宗道:“卿此言,必因朕不从卿先伐范阳之计乎?”李泌道:“非也,乃建宁王之事耳。”肃宗道:“建宁欲杀其兄,朕故除之。”李泌道:“建宁若有此心,广平王当恨之。今广平王每与臣言其冤,为之流涕。况陛下昔欲用建宁为元帅,臣请用广平王。若建宁王果有害兄之意,必深恨臣,何当日以臣为忠,愈加亲信。此可察其心矣。”肃宗泪下道:“卿言是也,朕知误矣,然既往不咎。”李泌道:“臣非咎既往,只愿陛下警戒将来。昔天后无故掩杀太子弘。其次子贤忧惧,作《黄瓜辞》,其中两句云:‘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希’今陛下已一摘矣,幸无再摘。”李泌这话,因知张良姊忌广平王之功也,常谗谮他,恐肃宗又为所惑,故言及此。当下肃宗闻说,悚然道:“安有是事。卿之良言,朕当谨佩。”李泌复恳求还山。肃宗道:“且待东京报捷再议。”又过了几时,东京捷报说,贼将自西京败后退走保、陕,安庆绪遣严庄引兵助之,郭子仪等与贼战于新店,叶护引兵击其后,腹背夹攻,贼兵败走。子仪遣兵分道追击,庆绪率其党走河北,临行,杀前所获唐将哥舒翰等三十余人,独许远自刎而死。广平王入东京,出府库中物与叶护,又令民间助罗锦万匹与之,免于俘掠,百姓欢悦。肃宗闻报大喜。李泌即请还山,肃宗知不可留,乃许之。泌辞朝而去。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