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咪咕公版·秦汉史 > 第四节 图谶

咪咕公版·秦汉史 第四节 图谶

作者:吕思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18 15:34:31

第四节 图谶

谶之由来甚远。《说文》言部“谶,验也,有征验之书”,此即今人所谓豫言。《淮南子·说山》曰:“六畜生多耳目者不祥,谶书著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赋服鸟曰:“发书占之兮,策言其度。”策,《汉书》作谶,盖是。足见谶为民生日用所资。王公大人,自亦不能独异。《史记·赵世家》记秦缪公梦之帝所事,曰:“秦谶于是出矣。”《扁鹊列传》亦记之,谶作策。此梦前知晋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正所谓豫言也。《后汉书·张衡传》:衡上疏论图纬之虚妄曰:“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经天验道,本尽于此。或观星辰逆顺,寒燠所由,或察龟策之占,巫觋之言,其所因者非一术也。立言于前,有征于后,故智者贵焉,谓之谶书。”则谶之所资甚广。《礼记·中庸》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此为古人信谶之原。盖未审人事因果之理,以为凡事皆由前定也。秦、汉之世,流行不绝。秦始皇时有亡秦者胡之文。《汉志·数术略》:天文家有《图书秘记》十七卷,盖即其术。然其时言政事者尚不甚援谶。故张衡又谓“自汉取秦,用兵力战,功成业遂,可谓大事,当此之时,莫或称谶”也。至西京之末而其说骤盛。故衡又言“夏侯胜、眭孟之徒,以道术立名,其所述著,无谶一言;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亦无谶录;成、哀以后,乃始闻之”也。

或谓七略之中,既明有《图书秘记》,安得云向、歆阅定无之?而不知成、哀以后之所谓谶者,与前此之谶不同也。前此之谶,民间所行者无论矣,即如秦人所传者,亦仅言一姓之事,此则总记历代兴亡。《论语·子罕篇·凤鸟章》邢《疏》云:“郑玄以为河图、洛书,龟龙衔负而出,其《中候》所说: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录纪兴亡之数”是也。又前此单行,而此时则与纬相杂。纬多称说经义,谓孔子不敢显然改先王之法,阴书于纬,以传后王,《礼记·王制正义》引郑玄说。此仍袭口说流行之故智,以己之所欲言者,托之于孔子耳。《论衡·实知篇》曰:“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载,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明,不问自晓,故称圣则神矣。”其说具见《知实篇》。盖时人之视圣人,皆以为神而非人,故可以谶托之也。是时所谓谶者,大抵皮傅字形,曲解文义,非复如前此之谶,有数术以为之本,故张衡讥其为“不占之书”。衡又讥其“一卷之书,互异数事。徒采前世成事,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又言别有益州,益州之置,在于汉世”。其为伪作,本显而易见。然迷信者流,本无理可喻,故以是诳之而已足矣。

世皆以造谶为王莽罪,其实不然,后汉初之君臣,其造谶,恐更甚于莽也。光武之起兵,由李通等刘氏复起,李氏为辅之说。其即位,则以强华奉赤伏之符。皆见《纪》。祭告天地,皆援谶为言。见《续汉书·祭祀志》。用孙咸为大司马,王梁为大司空,亦以谶文。见《后汉书·景丹王梁传》。又谓元功二十八将,上应列宿。安帝永初六年(112)诏谓“建武元功二十八将,谶记有征”,见《后汉书·冯异传》。又《朱祐等传赞》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盖自光武以来有此说。建武三十年(54),群臣请封禅,不许,三十二年(56),夜读《河图会昌符》,感其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之语,卒行之。见《续书·祭祀志》。桓谭上疏谏帝听纳谶记,帝不说。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又问郑兴郊祀事,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兴对曰:“臣不为谶。”帝怒曰:“卿之不为谶,非之邪?”兴皇恐,曰:“臣于书,有所未学而无所非也。”帝意乃解。其崇信之如此。谶文妖妄,岂有以中兴之主而真信之之理?《儒林传》:帝令尹敏校图谶,又薛汉,建武初为博士,亦受诏校定图谶。使蠲去崔发所为王莽著录次比。敏对曰: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有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帝不纳。敏因其阙文增之曰:“君无口,为汉辅。”帝见而怪之,召敏问其故。敏对曰:“臣见前人增损图书,敢不自量,窃幸万一。”帝深非之。虽竟不罪,而亦以此沈滞。此事之处置,较之于桓谭,宽严则大异矣。然则谭之几婴不测,亦帝以他事不快于谭,乃借此以挫折之耳。《窦融传》:隗嚣使辨士张玄游说河西。融等召豪杰及诸大守计议。其中智者皆曰:“汉承尧运,历数延长。今皇帝姓号,见于图书。自前此博物道术之士谷子云、夏贺良等建明汉有再受命之符,言之久矣。故刘子骏改易名字,冀应其占。及莽末,道士西门君惠言刘秀当为天子,遂谋立子骏。事觉,被杀。出,谓百姓观者曰:刘秀真汝主也。”案《邓晨传》:王莽末,光武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燕语。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光武戏曰:“何用知非仆邪?”而强华所奉赤伏符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则刘秀当为天子之言,乃光武辈所造,而傅之子骏者。《公孙述传》:述梦有人语之曰:“八厶子系,十二为期。”既觉,谓其妻曰:“虽贵而祚短,若何?”夫使述自造作,岂有以十二为期者?此言盖亦汉人所附会。然则《述传》谓述妄引谶记,其言又不雠矣。此皆后汉君臣,造作谶记,更甚于莽之征也。而世皆以造谶为莽罪,侯之门,仁义存,岂不信哉!

《吕览·观表》曰:“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非意之也,盖自有云也。绿图幡簿,从此生矣。”《淮南·俶真》曰:“洛出丹书,河出绿图。”而《人间》曰:“秦王挟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则以谶文附会图书,亦由来已久。然以河图洛书为有篇卷,则亦出后汉人附会也。《汉书·五行志》云:“刘歆以为虑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又以初一曰丑行六十五字为雒书本文。足见刘歆所云河图雒书,虽有文字,未成篇卷。乃郑注《易大传》引《春秋纬》曰:“《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见《疏》。《说文》云:“河、雒所出书曰谶。”光武封禅刻石文曰:“皇帝惟慎《河图》、《雒书》正文。秦相李斯燔诗书,乐崩礼坏。建武元年(25)以前,文书散亡,旧典不具,不能明经文,以章句细微相况,八十一篇明者为验。又其十卷,皆不昭皙。”则八十一篇,实后汉初年所为,又其十卷,则其所欲去者也。张衡非谶最甚,而云“河、洛六艺,篇籍已定,后人皮傅,无所容篡。”王充岂信谶者?乃曰:“神怪之言,皆在谶记,所表皆效。孔子条畅增益,以表神怪。或后人诈记,以明效验。”《论衡·实知》。于八十一篇,皆不敢讼言其为伪,则以其由官定故也。《隋书·经籍志》曰:“《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有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以广其意。又有《七经纬》三十六篇,并云孔子所作。并前合为八十一篇。”此说盖即后汉初所造作也。《三国志·先主传》:群臣劝进表曰:“《河图》《雒书》,《五经》谶纬,孔子所甄,应验自远。”东京各事,殆无不以谶决之者。南单于、乌桓降,张纯案七经谶请立辟雍。《后汉书》本传。至封禅之后,遂立明堂、灵台、辟雍,宣布图谶于天下。见《纪》。曹充说显宗制礼,引谶为言。

帝以其言改大乐官为大予乐。事在永平二年(59)。充子褒,章帝世正叔孙通汉仪,杂以《五经》谶记。定汉礼百五十篇。其后大尉翟酺、尚书尹敏奏其破坏圣术,宜加刑诛。和帝虽寝其奏,而汉礼遂不行,盖亦知其矫诬矣。然樊鲦与公卿定郊祀礼仪,以谶记正《五经》异说;章帝行四分历诏,亦引谶文;见《续书·律历志》。其上明帝庙号曰“聪明渊塞,著在图谶”;其重之也如此,皆光武辈之始作俑也。《隋志》云:“汉时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俗儒趋时,益为其学。篇卷第目,转加增广。言《五经》者,皆冯谶为说。惟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之徒独非之,相承以为妖妄,乱中庸之典,故因汉鲁恭王、河间献王所得古文,参而考之,以成其义,谓之古学。当世之儒,又非毁之,竟不得行。”此说亦误。所谓孔安国者,即《尚书》之《伪孔传》,不足论。《毛诗》徒传训诂,不及义理,故不引谶。若贾逵,固明援谶文,以争立《左氏》矣。世每以纬说多同今文,而为古文家开脱,其实此乃由造作之初,古文说尚未出耳。援谶文以媚世谐俗,两家经师,固无二致矣。敢行矫诬,遂致诬及学术,亦可羞矣。世或以汉时之言阴阳灾异者,与谶纬并为一谈,其说亦非。观张衡言夏侯胜、眭孟之徒,述著无谶一言;刘向父子,阅定九流,亦无谶录;已可明之矣,此皆言阴阳灾异者之大宗也。《李寻传》:寻说王根曰:“《五经》六纬,尊显术士。”孟康以《五经》纬与《乐》纬,张晏以《五经》纬与《孝经》纬释之,殊误。上下皆言天文,此语不得忽及经籍也。纬虽与谶相杂,然既援引经说,自仍足为考证之资。隋世一举燔之,实为可惜。荀悦《申鉴·俗嫌篇》论纬曰:“以己杂仲尼乎?以仲尼杂己乎?若彼者,以仲尼杂己而已,或曰:燔诸?曰:仲尼之作则否,有取焉,曷其燔?”谶纬之为物,与其当分别去取,汉人早知之矣。夫以谶杂纬,固为乱经,然亦由新莽之造作,意欲以为革政之资,故必有取于纬。若使光武辈为之,则将有谶而无纬矣。后世谶文日出,更不闻复有所谓纬者,其验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