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 第四节 唐初武功(三)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第四节 唐初武功(三)

作者:吕思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18 15:33:50

第四节 唐初武功(三)

吐蕃缘起,中国不详。《旧唐书》曰:其种落莫知所出。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有子曰樊尼。利鹿孤卒,樊尼尚幼,弟傉檀嗣位。傉檀灭,樊尼招集余众,投沮渠蒙逊。蒙逊以为临松太守。在今张掖县南。蒙逊灭,樊尼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遂改姓为窣勃野,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其后子孙繁昌,又侵伐不息,土宇渐广。历周及隋,犹隔诸羌,未通于中国。案秃发氏久渐汉俗,从其自即于夷,亦不应于先世之事,一无省记。且在羌中开地千里,后又侵伐不息,纵使未通使译,岂其竟阙传闻。周、隋之世,氐、羌小部,自通上国者多矣,又岂以泱泱大风,转乏观光之念?故知此说不足信也。樊尼或实有其人,西奔亦实有其事,而以为吐蕃之祖,则系据音译附会。《新唐书》曰: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此说系据《后汉书》,参看《秦汉史》第五章第五节。

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蕃发声近,亦出附会。勃窣、窣勃,未知孰为倒误,要以其名为姓氏,则其人似非子虚。下文又曰:其后有君长曰瘕悉董摩,董摩生陀土度,陀土生揭利失若,揭利生勃弄若,勃弄生讵素若,讵素生论赞素,论赞生弃宗弄赞。其后之其字,当系指鹘提勃悉野言之。子京文字,每多鹘突,杂采诸文,而不留意于诠次,遂使读者惑于其字之所指矣。吐蕃疆域,《新书》云:距鄯善五百里。盖指隋所设郡,见第二章第四节。此乃指其北境言之。又云:其赞普居跋布川或逻娑川。《旧书》云:其都城号逻些城。逻娑、逻些,皆拉萨之异译。逻些,《新书·地理志》亦作些,不作娑。据《志》,自此更五百五十里,乃至赞普牙帐,其西南为拔布海,见鄯州下分注。其地实在群羌西南,距中国最远,故自隋以前,无闻焉尔也。中国今日,所知吐蕃古史止此。《蒙古源流考》谓吐蕃先世,出于天竺,予昔以为藏人自述之语而信之,实则喇嘛教徒附会之说,不足信也。吐蕃强盛以后,濡染印度之俗甚深,然此乃后来之事,其初则纯系羌俗。《新书》本传云:“其俗重鬼右巫,事羱羝为大神。喜浮屠法。习咒诅,国之政事,必以桑门参决。”亦以新旧杂陈,肴其伦次。《旧书》云:“其君与其臣下,一年一小盟。刑羊、狗、猕猴,先折其足而杀之,继裂其肠而屠之。令巫者告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之神,云:若心迁变,怀奸反覆,神明鉴之,同于羊、狗。

三年一大盟。夜于坛之上,与众陈设肴馔。杀犬、马、牛、驴以为牲。咒曰:尔等咸须同心戮力,共保我家。惟天神、地衹,共知尔志。有负此盟,使尔身体屠裂,同于此牲。”此其巫鬼之旧俗,与浮屠法固不相蒙。《新书》云:“其君臣自为友,五六人,曰共命,君死,皆自杀以殉”,此秦穆三良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之约,秦固杂戎狄之俗者也。又云:其妇人辫发而萦之,亦羌俗。《旧书》云:其人或随畜牧,而不常厥居,然颇有城郭。屋皆平头,高者至数十尺,贵人处于大毡帐,名为拂庐。《新书》云:此号大拂庐,容数百人,部人处小拂庐。盖吐蕃本游牧之民,征服城郭之国而攘其地也。《旧书》云:“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新书》“无文字”上多“其吏治”三字,盖《旧书》承其王为赞普,相为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言之,本说政治,故删此三字也,然则“无文字”者,惟外来之族为然,土著之族,未必如此矣。《蒙古源流考》谓西藏之有文字,乃由弃宗弄赞遣大臣子弟,问学印度,归而创制。藏文本于梵文,固也,然女国文字,亦同天竺,则邻居者固易相资,又岂必有待于弄赞?中国文字,果轩辕、仓颉所为邪?女国文字同天竺,见下。其俗既右武,又于战备极严,故其初兴之时,强不可圉也。《新书》云: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旧书》曰:其俗弓箭不离身。重壮贱老。母拜子,子倨父。出入皆少者在前,老者居其后。此其俗右武之证。又曰:虽有官,不常厥职,临时统领,可见其治制之简陋。然又曰:军令严肃。每战,前队皆死,后队方进。重兵死,恶病终。累代战殁,以为甲门、临陈败北者,县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稠人广众,必以徇焉,其俗耻之,以为次死。《新书》曰:其举兵,以七寸金箭为契。百里一驿。有急兵,驿人臆前加银鹘甚急,鹘益多,告寇举烽。其铠胄精良,衣之周身,窍两目,劲弓利刃,不能甚伤。则其于兵备,又颇严密也。

唐初,今青海之地,仍为吐谷浑所据,而陇、蜀间之党项亦稍强。吐谷浑伏允之子顺,炀帝立之,不得入而还,已见第一章第五节。高祖受禅,顺自江都来归长安。时李轨犹据凉州,高祖遣使与伏允通和,令击轨自效,当放顺还国。伏允大悦,兴兵击轨,交绥。而频遣使朝贡,以顺为请。高祖遣之还。《旧书·李安远传》:安远尝使吐谷浑,与敦和好,于是伏允请与中国互市,事亦当在高祖时。太宗即位,吐浑掠鄯州,今青海乐都县。又寇兰、廓。廓州,在旧巴燕戎格之南。时伏允老耄,其臣天柱王用事,拘我行人。使者宣谕十余返,竟无悛心。贞观八年十二月,命李靖、侯君集等六总管并突厥、契苾之众击之。明年五月,破之。顺之质隋,伏允立其弟为太子,顺归常鞅鞅,至是,斩天柱王来降。伏允遁碛中死。《唐书》本传云自缢死。《实录》云为左右所杀,见《通鉴考异》。国人乃立顺为可汗,称臣内附,封为西平郡王,仍授趉胡吕乌甘豆可汗。未几,为其下所杀。《旧书·本纪》,顺皆作顺光。子燕王诺曷钵立,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诏侯君集等就经纪之。封为河源郡王,仍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诺曷钵因入朝请婚。《纪》在十年(636)。十四年(640),以弘化公主妻之。宗女。

党项之地,《旧书》云:东至松州,今四川松潘县。西接叶护,盖谓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南杂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亘三千里。盖今川、藏、青海间地。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而拓跋氏最强。拓跋氏傥自吐谷浑入党项者邪?贞观三年(629),其酋细封步赖内附,列其地为轨州。在松潘西北。其后诸姓酋长,相率内附,皆列其地置州、县,隶松州都督府。五年(631),又开其地,置州十六,县四十七。《新书·地理志》。有拓跋赤辞者,初臣吐谷浑,为伏允所昵,与之结婚。李靖之击吐谷浑,朝廷厚币遗党项,令为乡导。赤辞来诣靖军,请无侵掠,当资给粮运。而岷州都督李道彦淮安王神通之子。为赤水道行军总管,袭之。为赤辞所乘,死者数万。后刘师立代为岷州都督,《旧书·师立传》作岐州,疑误,此据《党项传》。遣人为陈利害,赤辞乃率其种落内属。以其地为三十二州,擢赤辞西戎州都督,赐氏李。于是自河首积石山而东,皆为中国地。又有黑党项者,在赤水西。李靖之讨吐谷浑,自鄯州分两道,靖出北道,诸将战牛心堆、赤水源,则赤水应在牛心堆之西。《水经注》:牛心川出西南远山,东北流,经牛心堆,又东北入于湟水。今南川河也。牛心堆当在西宁西南。李靖之击吐谷浑,浑主伏允奔之。及浑内属,其酋亦贡方物。又有雪山党项,姓破丑氏,居于雪山之下,岷江上源之山在雪线上者,在松潘县境。刘师立亦击破之。《旧书·师立传》称为河西党项。白兰羌,武德六年(623),使者入朝。明年,以其地为维、恭二州。维州,在四川旧理番县境,恭州,在松潘叠溪营西南。其特浪生羌,则于永徽时内属。以其地为剑州焉。《地理志》:剑州,永徽五年(654),以大首领冻就部落置,隶松州。

成都西北有附国,其东部有嘉良夷,并居川谷,垒石为巢。嘉良水广三十步,附国水广五十步,皆南流,以韦为船。盖今雅江、金沙江。《唐书》列《南蛮传》中,实皆羌族。《地理志》:剑南道诸羌州有东嘉梁、西嘉梁,疑因嘉良夷而置也。附国南有薄缘夷,西接女国。女国,新旧《书》皆列《西域传》中,称为东女,以其时拂菻西南复有一女国也。西女见《新书·西域传》。《传》述波剌斯事竟,乃云:“西北距拂菻,西南际海岛有西女,皆女子,多珍货,附拂菻。拂菻君长,岁遣男子配焉。俗产男不举。”其说本于西域记。然《西域记》云:“拂懔西南海岛有西女。”则此文拂菻二字当重。疑传写夺落也。然其所谓东女者,实仍苞涵二国。一为《大唐西域记》所述,其本名为苏伐剌拏瞿呾罗。唐言金氏,以出土黄金故名。其地东接吐蕃,北接于阗,明为今之后藏。一则《旧书》所云东与茂州、党项接,茂州,今四川茂县。东南与雅州接者,明在今四川西境,《新书》合两说为一,则大误矣。然《旧书》述国名及疆界虽不误,其叙事仍多杂糅,不可不察也。如云: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济,此类乎附国及嘉良夷。又云:文字同于天竺,则必后藏地方之国矣。后藏地方之女国,惟隋开皇中或曾一来,见第二章第二节。若唐世,则自武德至天宝频来,贞元时复来宾服者,皆四川西境之女国也。参看《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八节。女国亦羌族。《新书·地理志》:剑南道诸羌州百六十八,隶松、茂、嵩三州都督府者,多高祖、太宗、高宗时置,隶黎、雅二州者,则玄宗时所置也。黎州,今四川汉源县。雅州见第二章第四节。嵩州见本章第一节。

羌、浑、党项甫宾,吐蕃之患旋起。《新书·本纪》:武德六年四月,吐蕃陷芳州,在今青海东南境。此为吐蕃犯塞之始。贞观八年(634),其赞普弃宗弄赞遣使来。弃宗弄赞,亦名弃苏农,亦号弗夜氏。弱冠嗣位。性骁武。其邻国羊同及诸羌并宾伏之。太宗遣行人冯德往慰抚之。弄赞使随入朝。求婚,太宗未之许。使者反,言于弄赞曰:“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弄赞遂与羊同连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上。于是进兵攻破党项及白兰诸羌,率众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又谓其属曰:“若大国不嫁公主与我,即当入寇。”遂进攻松州。《本纪》贞观十二年八月。太宗遣侯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刘兰将步骑五万击之。进达先锋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十五年(641),以文成公主妻焉。宗女。弄赞亲迎于河源。及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据《旧书》。《新书》云:弄赞下令国中禁之,则似永禁之矣。其《逆臣·朱泚传》:刘文喜以泾原叛,求救于吐蕃,吐蕃游骑升高招泾人。众曰:“安能以赭蔑面为异俗乎?”可见其赭面之俗,迄未尝改。《新书》好窜易旧文,而不顾事实,不可胜举也。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太宗伐辽东还,遣其相禄东赞来贺,献金鹅,黄金铸成,高七尺,可实酒三斛。高宗嗣位,授弄赞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弄赞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坐之前。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弄赞之袭吐浑,破党项,犯松州,实其素定之计。云疑吐浑离间,特其藉口之辞,或竟唐人不能救浑,乃造作此语,聊自解嘲,拥众二十万,岂惧牛进达之一击?且松州境外,岂可顿二十万大军乎?疑唐将不能却敌,张大其辞,以胁朝廷,而朝廷亦遂从而许之也。蕃可谓得志而去矣。然弄赞初虽桀骜,得婚之后,事中国则甚恭,因得渐染华风,有裨于西藏之开化者亦不少也。

文成公主下降之岁,吐谷浑所部丞相王《旧书》本传。《新书》作其相宣王,《通鉴》作丞相宣王。欲袭击公主,劫诺曷钵奔吐蕃。诺曷钵走鄯善城。胡三省曰:隋鄯善郡治。鄯州刺史杜凤举《新书》作果毅都尉席君贾。《通鉴》同,云从《实录》。案盖君贾以凤举之命击之。与其威信王击丞相王,破之。高宗即位,又以宗女妻诺曷钵长、次子,其待之可谓甚厚。然吐浑本非强大,又益之以内乱,而吐蕃日伺于境外,和平之局,终难持久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