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 第五节 开天边事(四)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第五节 开天边事(四)

作者:吕思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18 15:33:50

第五节 开天边事(四)

自李尽忠之败,契丹不能立,遂附突厥。奚亦与突厥相表里,号两蕃。景云元年(710),奚首领李大酺此据《新书》。《旧书》本传作李大辅,《本纪》亦作酺。遣使贡方物,睿宗嘉之,宴赐甚厚。延和元年(712),幽州都督孙佺,亦从《新书》。《旧纪》《传》皆作孙俭。顾与李楷落周以悌袭之,大败,佺、以悌皆为虏禽,送默啜害之。《旧书》云:俭没于陈。朝廷方多故,不暇讨。开元二年(714),并州节度大使薛讷仁贵子。伐契丹,又败绩。尽忠从父弟失活,旋以默啜政衰来归。《新传》在开元二年(714),《旧传》在三年(715)。四年八月,《新书·本纪》。又与李大酺偕来。于是复置饶乐、松漠二府,以大酺、失活为都督。《通鉴》皆在开元四年八月。《新书·传》,大酺为饶乐都督在二年(714),《旧传》在三年(715)。又置静析军,以失活为经略大使。以东平王外孙杨元嗣女为永乐公主妻失活,《旧纪》开元五年十一月。东平王续,太宗子纪王慎之子。宗室出女辛为固安公主妻大酺。《旧纪》开元五年三月。五年(717),大酺、失活请于柳城依旧置营州都督府,从之。《旧纪》在三月。六年五月,《旧书·纪》《传》。失活死,弟娑固袭。《新传》。《旧传》云从父弟。八年(720),有可突干者,为静析军副使,悍勇得众,娑固欲去之,未决,而可突干反,攻娑固。娑固奔营州。都督许钦澹,以州甲五百,合李大酺兵攻可突干,不胜,娑固、大酺皆死。钦澹惧,徙军入榆关。

今山海关。可突干奉娑固从父弟郁干为君,遣使者谢罪。有诏即拜郁干、松漠都督,以宗室出女慕容为燕郡公主妻之。大酺之死,弟鲁苏袭。十年(722),入朝。诏袭其兄官爵,仍以固安公主为妻。《旧纪》在六月。十一年(723),郁干死,弟吐干袭,复妻燕郡公主。吐干与可突干猜阻,十三年(725),携公主来奔。可突干奉尽忠弟邵固统众。以宗室出女陈为东华公主妻之。《旧纪》在十四年三月。十八年(730),可突干杀邵固,《旧纪》在五月。云:契丹衙官突可汗杀其主李召固。突可汗,乃可突干之讹。立屈烈为王,《旧书·张守珪传》作屈刺。胁奚众共降突厥。公主走平卢军。营州军名。鲁苏奔榆关。诏幽州长史知范阳节度事赵含章击之。拜忠王浚肃宗初名。为河北道行军元帅,既又兼河东道诸军元帅。王不行,而以信安王袆见上节。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二十年(732),袆与含章出塞捕虏,大破之。可突干走,奚众降。明年,可突干盗边,幽州长史薛楚玉讷弟。遣副总管郭英杰等击之,英杰,知运子。败死。帝擢张守珪为幽州长史经略之。可突干阳请臣,而稍趋西北倚突厥。其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内不平。守珪使客王悔阴邀之,以兵围可突干。过折即夜斩可突干、屈烈及支党数十人自归。《新书·契丹传》。据此,是守珪之师既出,而过折乃应之也。《旧书·本纪》云:守珪发兵讨契丹,斩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干于陈,传首东都。陈斩固要功之辞,然谓二人死时,守珪之兵已出,则与此合。

其《守珪传》云:屈剌与可突干恐惧,遣使诈降,守珪察知其伪,遣管记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悔至屈剌帐,贼徒初无降意,乃移其营帐,渐向西北,密遣使引突厥,将杀悔以叛。会契丹别帅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不协,悔潜诱之,斩屈刺、可突干,尽诛其党,率余众以降。守珪因出师,次于紫蒙川,大阅军实,燕赏将士。传屈刺、可突干等首于东都。则可突干既死而守珪之师乃出,大功全在于悔矣。《新书·本纪》及《守珪传》,略与《旧书》同。恐《守珪传》之说较确,《纪》与《新书·契丹传》所云,皆要赏之辞也。《新书·王琳传》:琳孙俌,辟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幕府。时契丹屈烈部将谋入寇,河北骚然,俌至虏中,胁说祸福,虏乃不入。则当时守珪安边,颇得策士之力。时二十二年十二月也。明年,拜过折为松漠都督。其年,为可突干余党泥里所杀。《通鉴考异》云:《旧传》不言朝廷如何处置泥里。今据《张九龄集》,有赐契丹都督涅里敕,又有赐张守珪敕云:涅礼自擅,难以义责,而未有名位,恐其不安,卿可宣朝旨,使知无它也。泥里盖即涅礼也。初可突干之胁奚众以叛也,赵含章发清夷军讨破之。清夷军在妫州。妫州,今怀来县。众稍自归。明年,信安王袆又降其酋李诗等。以其地为归义州,治良乡之广阳城。置其部幽州之偏。李诗死,子延宠嗣,又与契丹叛,为张守珪所困,复降。拜饶乐都督。天宝四载(745),契丹大酋李怀秀降。《新书·契丹传》。《旧书·本纪》作李怀节,《通鉴》同。

拜松漠都督。三月,各以宗室出女妻之。九月,皆杀公主叛去。《旧纪》。范阳节度安禄山讨破之。更封契丹酋楷落,奚酋娑固为松漠、饶乐都督。《通鉴》事在五载四月。十载(751),禄山发幽州、云中、平卢、河东兵十余万,以奚为乡道,讨契丹。战潢水南,《新书·契丹传》。《本纪》作战于吐护真河。大败。明年,再击之,以阿布思叛不果。然与相侵掠未尝解,至其反乃已。亦数与奚鏖斗,诛其君李日越。《通鉴》事在十三载(754)。奚、契丹是时,尚不能与唐大兵敌,故李袆、张守珪,皆能戡定之。至禄山之败,则自由其贪功徼幸,非兵力之不敌也。《新书·禄山传》:十一载(752),率河东兵讨契丹,告奚曰:“彼背盟,我将讨之,尔助我乎?”奚为出徒兵二千乡道。至土护真河,禄山计曰:“道虽远,我疾趋,乘其不备,破之固矣。”乃敕人持一绳,欲尽缚契丹,昼夜行三百里,次天门岭。会雨甚,弓弛矢脱不可用。禄山督战急。大将何思德曰:“士方疲,宜少息。使使者盛陈利害以胁贼,贼必降。”禄山怒,欲斩以令军,乃请战。思德貌类禄山,及战,虏丛矛注矢邀取之,传言禄山获矣。奚闻,亦叛,夹攻禄山营,士略尽。禄山中流矢,引奚儿数十,弃众走山而坠,庆绪、孙孝哲掖出之。

夜走平卢。部将史定方以兵鏖战,虏解围去。禄山不得志,乃悉兵号二十万讨契丹以报。阿布思叛,不进辄班师。盖奚本非心服。禄山所将之兵,亦未尽至,故有此大败也。明岁出师,使微阿布思之叛,自可一大创之,而又以阿布思叛不果。此后禄山迫于叛计,遂不暇再事契丹矣。此亦契丹之天幸也。然历开元、天宝之世,几五十年,实未尝一日真臣服。营州之复,特其名焉而已。《旧书·良吏·宋庆礼传》:开元中,累迁贝州刺史,仍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717),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盛陈其利。乃诏庆礼及太子詹事姜师度、左骁卫将军邵宏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追拔幽州及渔阳、淄、青等户。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七年(719)卒。太常博士张星议:庆礼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所谓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营州镇彼戎夷,扼喉断臂,逆则制其死命,顺则为其主人。自经隳废,便长寇孽。二十年间,有事东鄙,僵尸暴骨,败将覆军,不可胜计。而庆礼以数千之役徒,无甲兵之强卫,指期遂往,禀命而行,俾柳城为金汤之险,林胡生腹心之疾。寻而罢海运,收岁储,边亭晏然,河朔无扰。与夫兴师之费,转输之劳,校其优劣,孰为利害?而云所亡万计,一何谬哉?及契丹背诞之日,惧我掎角之势,虽鼠穴自固,而驹牧无侵云云。案姜师度传:神龙初,累迁易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为河北道监察兼度支营田使。始于蓟门之北,涨水为沟,以备奚、契丹之寇。可见是时两蕃为患之深。此庆礼等所以主复营州于柳城也。以大体论,自是良图。惜乎如庆礼、师度等良吏少,徒恃兵力震慑,终致外蕃受其侵害,而己亦与之俱敝耳。贝州,今河北清河县。易州见第三章第六节。其势已隐然不可易矣。

大祚荣自立后,中宗即位,使往招慰,祚荣遣子入侍。将加册立,会契丹、突厥,连岁寇边,使命不达。睿宗先天二年(713),使册拜祚荣为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每岁遣使朝贡。开元七年(719),祚荣死,其国私谥为高王。册立其嫡子武艺。十四年(726),黑水靺鞨遣使来朝。诏以其地为黑水州,仍置长史,遣使镇押。《旧传》曰:武艺谓其属曰:“黑水经我境,始与唐家相通。旧请突厥吐屯,皆先告我。今不计会,即请汉官,必是与唐家通谋,腹背攻我也。”遣母弟门艺及其舅任雅相,发兵以击黑水。门艺曾充质子,至京师,开元初还国,谓武艺曰:“黑水请唐家官吏,即欲击之,是背唐也。昔高丽全盛之时,强兵三十余万,今日渤海之众,数倍少于高丽,《新书》曰:今我众比高丽三之一。乃欲违背唐家,事必不可。”武艺不从。门艺兵至境,又上书固谏。武艺怒,遣从兄壹夏代门艺,征门艺欲杀之。门艺来奔。武艺寻遣使朝贡,仍上表极言门艺罪状,请杀之。《本纪》:是年十一月,遣子义信来朝。上密遣门艺往安西,仍报武艺云:“流向岭外,已遣去讫。”乃留其使,别遣使报之。俄有泄其事者。武艺又上书云:大国示人以信,岂有欺诳之理?

今闻门艺不向岭南,伏请依前杀却。上遣门艺暂向岭南以报之。二十年(732),武艺遣其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今山东蓬莱县。杀刺史韦俊。诏遣门艺往幽州征兵以讨之。仍令太仆卿金思兰往新罗发兵,以攻其南境。属山阻寒冻,雪深丈余,士卒死者过半,竟无功而还。新罗是时之王为金兴光。《旧书》本传云:其族人思兰,先因入朝留京师,拜为太仆员外卿,至是,遣归国发兵以讨靺鞨,仍加授兴光开府仪同三司、宁海军使。使兴光攻渤海南境,不必有宁海军使之授。《新书·新罗传》云:渤海靺鞨掠登州,兴光击走之,帝进兴光宁海军大使,使攻靺鞨,则兴光未受命攻渤海南境之前,已在海道击走靺鞨矣。《新书》言新罗有郑保皋、郑年者,自其国皆来,为武宁军小将。后保皋得归新罗,谒其王,言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愿得镇清海,使贼不得掠人西去。清海、海路之要也,王与保皋万人守之。自大和后,海上无鬻新罗人者。可见唐世,中国、新罗之间,海道往来甚畅。渤海地亦临海,此其所以能从海道来寇,而亦新罗之所以能败其兵也。

武宁,徐州军名。武艺怀怨不已,密遣使至东都假刺客刺门艺。《新书》云:募客入东都。门艺格之,不死。诏河南府捕获其贼,尽杀之。《新书·乌承玼传》:开元中,与族兄承恩,皆为平卢先锋。渤海大武艺与弟门艺战国中,门艺来,诏与太仆卿金思兰发范阳、新罗兵十万讨之,无功。武艺遣客刺门艺于东都,引兵至马都山,屠城邑。承玼窒要路,堑以大石,亘四百里,虏不得入。《通鉴考异》谓《新书》此文,乃误用韩愈《乌重胤庙碑》,武艺实无入寇至马都山之事,特未知《传》中余事,别据何书。案《传》谓武艺与门艺战国中,其语必有所本。然则《旧书》所载武艺遣门艺攻黑水而门艺不肯,乃其来降后自媚之辞,实则与兄争位而败逋耳。庇争国之罪人,于理自亦非直,然穷来归我,何忍杀之,锢之不使归争国,亦于武艺无负矣。而武艺竟因此而入犯,此可见武后以后,东北诸蕃之跋扈也。二十五年(737),武艺病卒。亦据《旧书》本传。《纪》在二十六年(738),盖据赴告到日。其国私谥曰武王。子钦茂嗣。天宝末,徙上京,直旧国三百里忽汗河之东。讫帝世,朝献者二十九云。

靺鞨著者,粟末而外,又有汨咄、安居骨、拂涅、黑水、白山等。高丽亡后,惟黑水完强,已见第三章第三节。《新书》本传云:开元十年(722),其酋倪属利稽来朝。玄宗即拜勃利州刺史。于是安东都护薛泰请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朝廷为置长史监之,赐府都督姓李氏,名曰献诚,以云麾将军领黑水经略使,隶幽州都督。初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说。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又有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其地南距渤海,北东际于海,西抵室韦。南北袤二千里,东西千里。拂涅、铁利、虞娄、越喜时时通中国,而郡利、屈说、莫曳皆不能自通。《传》存其朝京师者,迄于元和,云:“后渤海盛,靺鞨皆役属之,不复与王会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