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玄幻 >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1245 泗水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1245 泗水

作者:彼岸之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1-10-08 09:08:32

当然了,对于目前的徐志来讲,这些都是解不了近渴的远水,实际上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蓝色闪电号尽快赶来了,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蓝色闪电号的距离最近。

徐志估计,最好的结果是:蓝色闪电号收到了骄傲号的电报后,就立刻昼夜不停地全速南下,那样的话,大约在四到五天后,他就能看见宝贵的援军了,幸运的是,他的这位旧世界的朋友兼好哥们,确实是这样做的……

尽管徐志对老朋友朱北国的反映估计得很准确,如今蓝色闪电号确实是全帆全动力,正在以平均十五节的航速南下泗水,但是因为电讯通讯距离的原因,徐志尚未得到确切消息,所以他和田家立米安飞和孟向阳哥仨目前只能在忐忑不安中等待。

在此期间红楼还传出电报消息说,由于大家都意识到丹阳号所面临的局面,因此一股担心的情绪弥漫在红楼里。

据说伊姗静还找到孙老哭闹过,说是要把小米给叫回来,以后不让他出海了……

丹阳号在经过了度日如年的三天后,半夜时分,丹阳号的电讯室忽然传出一阵欢呼,这动静让本来就难以入睡的徐志从床上惊起,然后是几乎撞门而入的田家立米安飞等几个人,田家立手里拿着电报稿纸在徐志的床边挥舞着,他们七嘴八舌地告诉徐志,朱哥收到电报了!蓝色闪电号就要来了!

“顶多还有三天,我们就能见到朱哥他们了!”

此时的徐志早已打开随身携带的海图,在地图上量了量距离后对哥几个说道。

其实北大年距离泗水的直线距离大约只有两千三百公里的路程,当然了,实际航程是这个直线距离的一倍不止,如今看来,朱北国在第一时间就接到了骄傲号的电报,并像自己预计的那样是双动力全速航行,上帝保佑……”

徐志在心里默念了一句。

“……那么,我们只要自己在泗水坚持大约两三天的时间,就能获得援助了……”。

这天晚上,徐志终于睡了一个踏实觉……

按照联邦参议院前几天通过的一个议案,哪怕会暂时减少对外贸易量,也要不惜代价地实施《艾奥尼亚黎明》行动,要趁机派出武装力量对爪哇岛的土著王国进行武力干涉,此举的目的,是最终建立澳洲联邦在爪哇的影响力,显然,这个影响力不仅是针对华人的,更是针对土著王国和荷兰人的。

徐志也知道,红楼里的人们之所以一反常态通过了如此大动干戈的决议,原因之一是除了道义和民族情感这个因素外,大伙还清楚地意识到,援助泗水华人其实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这是一件对澳洲的未来很有益处的事情。

当然,丹阳号在一个月前来到泗水的目的也是这个,徐志在初次抵达泗水港后,就给中兴岛发去了一份详尽的汇报电报。

这份电报通告告了泗水华人的现状,徐志在电报里,首先报告了澳洲货的销售情况——由于当时荷兰人的船只还没有到达泗水,因此徐志顺理成章地最先接触到的生意对象是当地的华商。

然而令徐志他们感到失望的是,贸易情况很不理想。

根本原因华商的购买力极其有限----徐志在电报里说,如今的泗水,还处在初创阶段,这里的华人绝大多数是新移民,这个群体在爪哇岛既没有人脉根基,也没有积累其向旧世界后世那样的财富,显然,原因是这群华商是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属于无根之木,所以目前这个群体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经济实力。

徐志报告的情况有点出乎中兴岛大伙的预料,纷纷要求徐志来电说明具体情况,于是徐志又发出好几封电报,他自己也带着船员下船到泗水城里进行了实地考察,徐志在电报里说,丹阳号兴致勃勃地满载澳洲货首次抵达泗水的时候,我们按照事先订好的销售预案,优先找到了当地的华商,希望尽量让当地华商主导澳洲货的销售,毕竟这是由顾晋、李三多和徐志三位常务董事组成的“澳航”董事会早就确定下来的生意套路,是“澳航”在各个港口做销售的既定方针。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徐志带来的澳洲货在华人群体里并不畅销,如果不是荷兰人的船只在两天后抵达了泗水港,这批在其它港口会被疯狂抢购的玻璃器皿、玻璃窗、玻璃镜子、白糖、仙人洞乳酒等等货品,很可能会积压在船上很长一段时间。

当然了,通过实地考察,在短暂惊讶后,徐志他们立刻明白了原因----如今的泗水不是后来的著名海外华埠泗水,目前来讲,无论对于是泗水城还是这里的华商群体来讲,整体上讲还处于草创阶段,泗水的华人在这里开拓创业,长达数十年甚至百年后,才会让这个港口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

而如今展现在哥几个眼前的,是各种简陋和初创的场景。

毕竟,从最初荷兰人有组织地让华人移民登陆到现在,华人们抵达这里仅仅五年时间,而且华人群体中绝大多数就是一无所有的难民,少数人稍微有点财富,但顶多算是小商贩,而且这个商贩群体在整个泗水华人圈子里也是极少数。

事实上这里的华人移民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和工匠出身,甚至还有相当多的人出身大明的军户,有一些人就是大明军队里的低级军官、普通士兵及其家属,这些人成分颇为复杂履历,履历也很曲折。

徐志在访问泗水城的过程中,甚至还认识了一些操着陕西口音的老乡----大明时代的陕西口音跟徐志生活的时代虽然有一些区别,但只要是老乡,就一定听得出来。

徐志的老家就在那里,多年没有听到乡音的徐志非常激动地跟老乡攀谈起来,然后他吃惊地了解到,自己眼前的这几位老乡居然还当过李自成的兵!还是闯王老营的……

好吧,徐志发现了一个事实,这些人尽管身份各异,出身三教九流,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穷。

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外,只有一些单一的农具,初来乍到的华人们没有耕牛、没有家禽,需要跟当地人交换一切,而此时的泗水港,除了一圈土墙和几座荷兰人修的石头建筑外,绝大多数华人都居住在用圆木搭建的吊脚楼里,这些所谓的吊脚楼,也仅仅是用圆木拼就的,注意,不是木板,而是原木----因为缺乏锯子,华人们甚至没有条件让原木变成木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