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燃烧的海洋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基因里的秘密

燃烧的海洋 第三百二十三章 基因里的秘密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2-13 09:17:12

在部分科学家的反对下,人类科学家联合会最终答应了宇宙人类政府的请求,利用俘获的蜥蜴人进行一次社会性实验。

这项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看蜥蜴人在智力受到控制的情况下,能否为人类所用。

当然,这只是最终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进行很多的相关实验,甚至是科学上的实验。

首先,就得搞清楚蜥蜴人的大脑与神经构造。

事实上,这也是最简单的事情。

在人类已经能够把微观粒子在宏观上展开,然后制造成智能微观粒子的时代,准确的说是在此后大约一万年,研究一种碳基生命的大脑与神经系统,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甚至是生物学家在学校里就必须掌握的技术。

蜥蜴人的脑容量比人类稍小,大概只有人类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大脑灰质层的厚度也比人类差一些,因此神经系统总容量不如人类。只是,让科学家非常惊讶的是,蜥蜴人的平均智力超过了人类!

当时,人类的平均智力,已经比一万三千年前,也就是进入宇宙时代之前大约提高了两倍。如果按照蒙昧时代的计算标准,就是平均智商在三百左右。科学家发现,蜥蜴人的平均智商在四百以上。

可以说,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发现。

不可否认,在人类中,存在着很多的聪明人,或者说是天才,这些人的智商往往是普通人的好几倍。比如,当时人类中最顶尖的科学家的智商都在一千以上,而一些在理论上取得重大成果的科学家的智商甚至在一千五以上。问题是,人类的平均智商并不高,甚至比不上蜥蜴人。

研究继续下去,科学家取得了一个更加惊人的发现。

蜥蜴人不但平均智商非常高,而且非常平均,最高与最低的差距不到一百。在一万名蜥蜴人中,智商最低的是三百六十二,最高的是四百四十八,差距只有九十,而且百分之九十九的蜥蜴人的之上在四百上下,偏差不到十。

这个发现,让科学家觉得很难解释,甚至推翻了一个常识。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类的生物科学家一直认为,文明的智慧个体肯定存在很大的智商偏差,而且这种智商偏差是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因为那些智商高的个体,往往会为文明进化做出重大贡献,而智商一般的个体则构成了文明整体,使文明能够繁衍下去,也使文明能够正常发展。

显然,对蜥蜴人的研究结果并非如此。

当时,科学家给出了一个新的推论,即文明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人类模式、一种是蜥蜴人模式,而这两种模式都能进化到宇宙阶段。

只是,没过多久,科学家就推翻了这个推论。

原因很简单,在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算之后,科学家断定,人类这种智商严重不平均的物种绝对是一个例外,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智慧生物的智商都是较为均衡的,最高与最低的差距不会很大。

随后,科学家由以此进行了新的计算机模拟演算。

只是,这次演算的不是生物进化时产生智商波动的概率,而是哪一种智商模式的智慧生物更容易进化到宇宙阶段。

演算结果,再次让科学家万分震惊。

在进行的数亿次演算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结论都偏向于平均型,只有百分之一的结论偏向于分散型。

也就是说,智商较为平均的智慧物种,几乎有绝对的概率进化到宇宙阶段。

相反,智商严重不平均的智慧物种,进化到宇宙阶段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人类绝对是例外中的例外。

面对这种匪夷所思的研究结果,科学家没有停下来,而是决定探明究竟。

接下来,科学家开始研究蜥蜴人的基因。

虽然蜥蜴人与人类在外貌上完全不一样,而且主要的生理机能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蜥蜴人可以控制心脏的跳动速度,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心跳速度降低到正常时的百分之一,并且减少向不必要器官的供血量,从而在数个小时内不需要呼吸空气,储存在血液里的氧气仅提供给大脑、肺部、心脏等主要器官;在特殊情况下,蜥蜴人还能把心跳速度提高到正常时的十倍以上,而且集中向骨骼肌输送血液,从而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平常十倍、甚至更大的体能。又比如,蜥蜴人具有“假死”能力,即在环境极为恶劣的时候,让部分组织细胞脱去水分,生理机能几乎完全停滞,在外界条件改善之后,再为组织细胞补充水分,然后恢复正常生理活动。

但是,在最根本的基因,也就是DNA上,蜥蜴人与人类很相似,也是由四种基因对构成的双螺旋结构。唯一不同的是,蜥蜴人有二十四对染色体,而人类只有二十三对,比蜥蜴人少了一对。

最初的时候,科学家对染色体数量上的差别还不是很重视。

要知道,在地球上,每种生物的染色体都不一样,大部分的染色体数量比人类少,可是一些比人类多的生物也不见得有智慧。也就是说,染色体数量本身并不是决定生物智慧的关键因素。

问题是,随着研究进行下去,科学家发现了很多奇妙的地方。

比如,在蜥蜴人的二十三对染色体中,大部分基因片断与人类一样,相似程度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很快科学家就证明了,百分之二十的基因片断差别,正好体现在了蜥蜴人与人类的外在区别上。

那么,蜥蜴人多出的那一对染色体是什么呢?

当时,科学家在这上面花了很多功夫,却没有得到多少收获。

这一对染色体,实际上也是决定蜥蜴人特征的染色体,没有多少奇怪的地方。

在走入死胡同之后,一些科学家才突然想到,如果人类的染色体不是二十三对、而是二十四对的话,那么人类应该是什么样子?

有了想法之后,科学家很快就发现,人类很有可能确实缺少了一对染色体!

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在决定性别特征的染色体后面,有一截没有任何含义、也没有任何影响的基因片断。

这让科学家相信,就算人类没有第二十四对染色体,恐怕也有一部分染色体因为某个未知的原因而消失了,而这些消失了的基因片断,正好决定了人类的某些生物特征,也许就是最关键的生物特征!

如此惊人的发现,立即在其他领域产生了影响。

宇宙社会学家很快就提出,人类是被改造过的生物,而改造人类基因的外星文明,就是不希望人类发展壮大。

当时,还有一些人提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猜测,即人类是某一次宇宙战争的战败者,战胜者也许是想嘲笑人类、也许是把人类当成了实验品、也许是其他任何原因,并没有彻底灭绝人类,而是在人类的基因上做了手脚,从基因层面上,限制了人类的自身能力,使人类变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物种。

可以说,这个猜测在当时非常有市场,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要知道,这意味着,人类早就存在了,而且在非常遥远的过去,曾经是一个非常强大文明的智慧生物,而那个时候的人类,根本就不是现在的模样,不但更加聪明,甚至拥有超人一样的超能力。

当然,把过去的人类想像成超人,那就纯属扯淡了。

只是,生物科学家的发现,为政治家利用基因人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通过改变基因片断的方式,控制蜥蜴人的智商,使其仅够从事简单的智力劳动,而无法创造出足够对人类文明构成威胁的科学技术,然后再在思想与意识层面上使其永远效忠于人类。

当然,在此之前,科学家做了一次社会性实验。

实验场地在一颗还没开发的木星卫星上,科学家构建了两个生态圈,让五千名原生态的蜥蜴人与五千名经过基因改造的蜥蜴人在进行了思想与意志调整后,分别在两个生态圈里组建了各自的小社群。

这项实验,总共持续了两百年,两个生态圈里的蜥蜴人都繁殖了四代。

实验的结果,再次让科学家震惊不已。

没有进行基因改造的蜥蜴人表现得非常稳定,社会发展非常平稳,而改造了的蜥蜴人却体现出了一些与人类很相似的特制,比如社会出现了集权现象、内部争斗更加明显、连阶级都出现了。

可以说,就算科学家再不愿意相信,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即人类很有可能也是被改造过的生物,而且改造方式就是在基因上着手。

当然,必须承认,对蜥蜴人的改造已经取得成功。

和平时期的第一千五百年,在进行了全民公决之后,宇宙人类政府最终批准了蜥蜴人劳工项目,科学联合会利用从木星卫星的封闭式生态圈里获取的基因样本,开始大批量克隆蜥蜴人。

再过一千五百年,人类将再次踏上宇宙探险的征途。

只是,在接下来的一千五百年类,那些目标坚定的科学家所做的贡献,即人类所产生的变化,将远远超过任何人的设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