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三国从江东开始 > 第122章 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不简单

简雍,这是一个很多国人都听说过的名字,其人从刘备起家之时便追随左右,伴随着刘备的轨迹,从幽州而至中原,又至荆襄,后至益州,作为刘备早期唯一的一个文臣以及主要的使者,其经历、事迹贯穿了大半部三国。

在没见到简雍之前,于琦在心中已经对简雍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等到见到其本人的瞬间,这个模糊的概念顿时变得丰满、形象起来:狂放、豪爽、睿智且机敏,身上还散发着淡淡的酒糟味——简雍就该是这个样子。

与此同时,于琦的脑海中又想到了一个曾被前人用过,但用在简雍身上又十分贴切的绰号:“高阳酒徒”。

巧合的是,简雍跟郦食其的经历十分的相似。

跟简雍说话十分舒服,他总能恰到好处的接住你的话,并非常自然的捧回去,不会显得生硬,会让人不知不觉的深谈下去,直到……

“如今我主玄德公为吕布所趁,不得不暂避小沛,虽屈居一隅,然四方之民闻我主贤名,俱来投奔,如今已得民数万,得兵万余。”

“与我主相比,吕布实乃乱臣贼子是也,噬主背信,无道小人,先袭兖州,后夺徐州。如今我主玄德公拥兵万余,欲邀于使君共击吕布,我主承诺,待击败吕布重夺徐州后,便以淮南之广陵全郡,下邳之淮阴、淮陵、盱台、高山、东城五县相付。”

条件很诱人,但是我拒绝。

于琦看了看神色平静的简雍,故作遗憾的道:“唉,我相信玄德公的承诺,不过要让玄德公失望了,我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宪和你也知道,我上个月刚刚击败孙策,虽然表面上说是全取江东四郡,但地方上并不安稳;宪和来的时候可能也注意到了,我的军队正在四处调动,按理来说,去年下半年连续征战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理应让将士们好好修整一番的,但是地方不靖,盗匪丛生、山越屡叛,我不得不让将士们轮番出动,镇压地方。”

“我现在若是强行出兵北上,先不提军中上下疲敝、士气不振,就怕大军北上之后,地方发生叛乱,不得不半路返回,误了玄德公的大事啊。”

说着,于琦十分诚恳对简雍道:“你也知道我根基浅薄、声望不足,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经营地方、收拢民心。”

“唉”,于琦长叹一声道:“跟袁氏兄弟那般声望卓著,传檄可定四方的世家子比起来,我们这等寒门子弟更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得到他们唾手可得的东西,想必玄德公能明白我的苦楚。”

于琦的这套说辞显然是戳中了简雍的痛点,让简雍感同身受,情不自禁的点头认同,甚至心有戚戚:都是寒门出身,于琦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打下了四郡之地,关键是这四郡之地颇为安稳,没有外敌之虞,不似自家主公,起兵十余年了,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地盘,还是四战之地,如今更是被人夺去,不得不屈居一隅。

莫非自己主公没有贵命?

这个念头刚刚在心中冒头,就被简雍给摁下去:不可能,我简雍认定的主公,将来必定贵不可言!

察觉到简雍的心思,于琦又画饼道:“我跟他们商议过了,差不多再有半年的时间,应该就能绥靖地方,若是玄德公能再等半年,半年后,我必定发兵北上。”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简雍也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落空,不过他毕竟是个性格豪放之人,虽然如此,面上也未见沮丧或失落之色,又交谈了几句,便欲告辞离去,这个时候,于琦却叫住了他。

“宪和且慢”,于琦绕过案几快步来到简雍的身前,拉着简雍的胳膊十分诚恳的道:“我素来敬仰玄德公之仁义,我还在老家的时候,就听说过玄德公的贤名,而我能起兵并走到今天,多少也是受了玄德公的一些影响。虽然说时机确实不巧,但未能和玄德公联手作战,我心中亦十分遗憾。”

“你刚才说玄德公养兵万余,想必以小沛一地供养万余大军有些吃紧,这样,我让人准备一批粮草,你回去的时候顺便捎回去,或能解玄德公一时之急。”

什么叫好人?

这就叫好人!

如果说刚才于琦的一番解释只是让简雍接受了他的说辞,那么于琦最后的一番话,就让简雍看到了于琦的诚意——他是真的仰慕刘备。

如果不是真的仰慕刘备,他怎么会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当口,主动提出来赠送一批粮草给刘备呢?如果这都不算真心仰慕,那怎么才叫真心仰慕?

于琦的这番表示不禁让简雍有些激动,甚至有些失态:他追随刘备至今,固然是认定了刘备,但颠沛流离之际、夜深人静之时,未尝没有动摇彷徨之念。如今感受到于琦这一方雄主对刘备的真心敬仰,这十多年的颠沛流离所积攒的酸楚一下子冒了出来,那种委屈、迷茫、坚持、认同等复杂情绪糅合在一起的百感交集,让简雍险些失态——我没有跟错人,我这十多年来的坚持是对的,我主刘备未来可期!

“多谢!”

千言万语,最后只剩下了这么简单的两个字,握着于琦的手重重的摇了两下。替刘备出使了这么多次,不管再委屈、受再多的冷眼与奚落,最后都是从容离去的简雍第一次有了想逃离的感觉,因为他怕再待下去,他就真的要当众失态了。

说完之后,简雍便抽身头也不回的离开,直到走出刺史府的大门,简雍才稍微平复下心中的复杂情绪,身处繁华热闹的南昌中心,一个念头在简雍心中悄然浮现:若是这次攻打吕布战败,不得不再次流亡的话,或许来江南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此时的刺史府中,在简雍离开之后,场中跟随于琦最久、最了解于琦的徐庶便笑着询问:“我怎么不知道主公那么敬仰刘备呢?主公所作所为向来不会无的放矢,这次白白送给刘备一批粮食,又是打的什么主意?”

对于徐庶的询问,面对这帮自己的核心属下,虽然其中有些人投靠自己时日尚短,忠诚度也不见得有多高,但在此事上,于琦并没有隐瞒的打算——适当的展示自己的情报、眼界、谋划,以及某些性格特质,会提高属下们的忠诚度、依附感以及认同感,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归心。

所以在徐庶问起这个事的时候,于琦稍作沉吟,便开口解释道:“‘敬仰’之说不过是个托词,也谈不上什么敬仰不敬仰的,不过我确实挺佩服刘备坚持不懈的仁义之举,这种人,在这种年头还能活这么久的,可是稀奇。”

“至于说为什么要白白送给他一批粮食……”于琦笑呵呵的道:“那就要先说另外一个人:吕布,你们也都知道这个人,背信弃义,着实是个无道小人。刚才简雍也说了,吕布先袭兖州,后夺徐州,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把曹操跟刘备都得罪完了。”

“袁术要称帝,肯定要拉拢盟友,遍数袁术周边,曹操握有朝廷大义,袁术一旦称帝,肯定是要起兵讨伐的;刘备自称汉室宗亲,跟刘表一样,他们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将会在袁术称帝后站在袁术的对立面上;我们刚才也拒绝了袁胤,那么数来数去,袁术能拉拢的盟友就只剩下一个吕布了。”

“吕布这个人呢,跟曹操有仇、跟刘备有仇,他又是个无信无义之徒,才不管袁术是不是叛逆,以我推测,袁术许以重诺之后,吕布很有可能会跟袁术结盟。”

“虽然吕布是个无道小人,但偏偏这个无道小人特别能打,你们说气人不气人?”于琦吐槽了一句继续说道:“刘备虽然地盘小,又兵微将寡,但他的两个义弟特别能打,我估计也就比吕布稍逊一筹;而且最关键的是,刘备现在恰好夹在袁术跟吕布中间。”

“根据我的了解,虽然刘备时刻惦记着想要攻打吕布,夺回徐州,但吕布并没有驱逐刘备的意思,相反,去年袁术攻打刘备,吕布还替刘备化解了那次危机。”

“依据我知道的情况,再加上简雍刚才的话,我能推测的出来,刘备是等不及了啊。想来也是,刘备仅仅占据了小沛一地,这半年来又是数万百姓来投,又是募兵万余,他哪来的粮食供养这些百姓跟军卒?”

“没有粮食怎么办?他只能孤注一掷,起兵攻打吕布,而从实力对比上来看,他是打不过吕布的,九成以上的可能是他战败逃亡;一旦刘备战败,吕布跟袁术之间再无阻碍,必将连成一片。”

“而我们原本只需要面对一个被曹操牵制住大部分军力的袁术,压力不是很大,一旦袁术跟吕布的势力连成一片,那我们北征所要面临的压力就会数以倍计,这将会打乱我们的计划,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所以,为了让刘备能像根钉子一样钉在袁术跟吕布中间,为了让刘备不至于因为断粮而仓促出兵,从而影响到咱们半年后的北征计划,我必须要支援他,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白白送给刘备一批粮食的原因。”

于琦的话让众人不禁陷入沉思,显然他们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于琦刚才说的那一大段话,而随着他们消化掉于琦话里的意思,他们再看向于琦的目光已经较刚才有了些许变化,于琦也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不过无所谓,就算“是坏”也没关系,人都进了自己的篮子,还能跑了不成?

而这个时候,一个出乎于琦意料的人开口了。

周瑜,这个被于琦寄予厚望,大小议事参加了十几次的却始终未发一言的妹夫终于开口了。

只见周瑜拱了拱手,在于琦惊喜交加的目光注视下开口道:“使君,就算送了这批粮食给刘备,他也支撑不到半年以后;现在各地皆无余粮,他还要备下春耕的粮种,所以他最多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还是要面临粮近的困境。”

于琦眨眨眼睛,疑惑不解的问道:“所以呢?”

“我见咱们军中战马稀少,尽管使君已经重金求购战马,但收效甚微,就算是荆、徐豪商,一次也不过运来寥寥几匹;那刘备之前从陶谦处继承了徐州,就算被吕布夺去,想必军中亦多战马,使君不妨以粮易马,想那刘备既号仁义,想来不会因为舍不得几匹战马而让跟着他的百姓忍饥挨饿。”

“如此一来,刘备因粮足而得以继续立足淮上,使君也能得到北地良马来补充军中骑兵,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于琦惊异的望着侃侃而谈的周瑜:我没想到啊,你周公瑾这样一个傲骨英风的美男子,竟然能这么快的想出这么……这么甚合我意的计策,真是太好了。

这周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憋了太久没说话的缘故,一旦开口,这嘴里的话就滔天不绝。就在于琦因为周瑜终于开口而心中惊喜的时候,就听周瑜继续说道。

“使君刚才既然对简雍说出了‘敬仰刘备’的话,又白白送了他一批粮食换取他们的感谢,那么咱们再提出以粮易马这等趁火打劫的事情,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于琦震惊了:合着你也知道这是趁火打劫的事啊?

周瑜却好似没看到于琦震惊的目光一般,神色平静的继续侃侃而谈:“所以这件事最好不要由我们来提出,而是找一个中间人,让刘备主动提出来最好。”

“巧合的是,”周瑜把目光投向于琦胸前的桌案,那上面正平铺着几张拜帖:“现在正有两个合适的人选,陈登跟糜芳。”

“那糜氏既为东海豪商,做生意应该是他们所擅长的罢,使君不妨召糜芳来见,看看他们所来为何?若是合适,不妨把此事交给糜氏来操作,就算不合适,不也还有陈登在后嘛。”

周瑜的话让于琦不禁点头,同时也让徐庶等人对周瑜刮目相看:不愧是主公费心拉拢的英才,果然有几下子。

于琦自然不知道属下们的心理变化,想到周瑜的计策,想到糜氏,便急不可耐的扬声道:“传令,召糜芳来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