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听到曹操的问话,脸上神情愈发的严肃凝重。
怎么解决?
这事儿很难解决。
袁尚在河北冀州开科取士,这已然是大势所趋,根本就难以阻拦。
曹操要阻止不可能。
荀彧正色道:“丞相,如果要阻止,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前提下,要压制袁尚,唯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曹操身子前倾,脸上挂着期待神情。
这一刻,曹操很是期待。
遇到袁尚这样不按常理出招的人,他很是棘手。尤其不解决科举问题,曹操境内的人才会大规模的流逝。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差别,随着袁尚的人才增多,十年二十年后,人才必然拉开距离。
到时候,实力上差距也会拉大。
这是曹操不愿意的。
这两三年曹操和袁尚的交锋,麾下的将领死了很多人。从最早在官渡一战时的曹洪开始,后续有于禁、吕虔、徐晃、张辽等人。一个个曹操麾下的骁将被杀,都削弱了曹操的实力。
所以人才上,曹操也开始吃紧,不能任由袁尚抢夺人才。
荀彧正色道:“丞相,既然阻拦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接纳。按照袁尚的安排,一旦他铺开考核取士的策略,必然形成大师。我们只能模仿,采取相同的策略考核取士,朝廷也大规模考核招揽人才。”
曹操听到后,心中琢磨着。
开科取士!
这样的考核,自然是最好的,比曹操设立招贤馆,招纳士人更好。
招贤馆招纳的士人,大多数时候,还是大家族出身的人。因为普通寒门士人,尤其年纪不大的寒门士人,没有足够的阅历,没有足够的经历和能力,这些你很难判断。
如果有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考核,自然是最好的。
曹操沉声道:“文若,只是实施考核,恐怕阻力会很大。”
荀彧道:“阻力自然是有的。”
曹操正色道:“本相担心的是朝廷中,会有无数的官员反对。原本朝廷内,就有许多人反对本相。这科举考核的事情推行后,原本忠于本相的,或许就要站在皇帝一方,成为我们的敌人。”
“袁尚不一样,他在河北之地大权独揽,谁要阻拦,袁尚完全可以处置谁。可是,朝廷这里,却是不一样的。总归是皇帝在,就很是掣肘啊。”
“本相,无法像袁尚一样。”
曹操说到这里,忍不住叹息一声,他得了皇帝的好处,如今却是开始承担后果。
皇帝,会时时掣肘他。
荀彧皱起眉头。
曹操提及的问题,的确是存在的。
一直以来,曹操致力于打击忠于皇帝的朝臣,使得保皇党一派的人,彻底被压制。
只是,仅仅是压制。
曹操想斩草除根,那是办不到的。只要皇帝还在,就会有朝臣站在皇帝一方。不是因为这些人多么的忠诚,多么的认可大汉,是因为站在皇帝一方,天然能获取一定的资源。
这是利益驱使。
所以这些站在皇帝一方的人永远存在。
曹操实力强横时,这些人不敢轻举妄动,甚至只能是蛰伏起来。一旦曹操的麾下出现了什么动荡,这些皇帝一方的人,就可能会反对了。
这是麻烦和顾虑所在。
荀彧想了想,正色道:“丞相,当下的局面,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虽说开科取士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可能遭到朝臣攻讦,使得一些人站在皇帝一边,但也必须要贯彻下去。否则,就真要被袁尚彻底压制。一旦丞相被袁尚真正压制,到了那时候,那就难以扭转局势了。”
曹操颔首道:“文若的考虑,有一定道理。此事本相要再斟酌一二,你且下去吧。”
“卑职告退。”
荀彧躬身揖了一礼,转身退下。
曹操一个人枯坐着,好半响后,曹操吩咐道:“来人,通知程昱、贾诩来议事。”
程昱和贾诩,都是曹操的心腹。
两人也都是有智谋的人,时间不长,两人联袂进入,躬身揖了一礼。
曹操直接说了袁尚开科取士的事,又说了坊间如今的传言,以及荀彧提及的分析和建议,他沉声道:“如今文若的看法,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你们对此怎么看?”
程昱说道:“丞相,老臣先前听到坊间的传闻。袁尚在河北之地,要开科取士,这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可是袁尚一手施恩,直接瓦解了大家族的团结。”
“许多大家族的庶出子弟,一直很难出仕,没有资源。如今这些人,都可以参加考核,乃至于大家族的旁支也可以参加,他们就有了出仕的机会。”
“这一手段,使得整个河北之地的大家族,都无法团结起来抵制袁尚。”
“袁尚的科举,必然推进。”
“可以预料,未来一段时间内,袁尚会延揽诸多的人才。所以老臣认为,我们不能停下,必须要效仿。一方面,这阻止不了。另一方面,这也不能阻止,否则我们和袁尚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的,不能故步自封。”
程昱道:“卑职赞同荀尚书的分析。”
贾诩捋着颌下灰白的胡须,缓缓道:“丞相所考虑的,除科举利弊外,是否还担心荀尚书会借此机会,发展皇帝的力量,以及帮助皇帝发展力量吧?”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微眯着眼睛,却不曾表态。
他没有承认。
贾诩则是继续道:“丞相,实际上大可不必。一方面,如果抵制科举,我们和袁尚的实力会越来越悬殊。最终的结果,便是袁尚会覆灭朝廷。”
“另一方面,如果实施科举,荀尚书一旦帮助皇帝拉拢人,帮助皇帝发展,最终的结果,就会促成进一步的内部分裂。到时候,更加挡不住袁尚。”
“卑职认为,荀尚书不可能自取灭亡的。从上一次,荀尚书和皇帝之间发生冲突,就可见荀尚书的秉性。所以卑职认为,开科取士必须要进行,我们就是和袁尚对着干。”
曹操点头,直接道:“本相自是相信文若的,他处理事情,一向是让人放心。”
贾诩正色道:“开科取士一事,并不怎么复杂,这事情却极为重要,牵扯到了未来的发展,请丞相三思。”
曹操道:“既然都赞同,那就贯彻执行,我们和袁尚一样推进。”
“丞相英明!”
程昱和贾诩齐齐回答。
两人都是松了口气,有曹操的允许,那么接下来也就好办多了。
袁尚能开科取士,曹操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