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三国之续汉雄心 > 第十二章 派使长安

三国之续汉雄心 第十二章 派使长安

作者:无求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7-26 23:25:35

“我。”

有两人同时出声。

刘达看去,是张峻和吴白。

“使君,少君,骑兵不可无吴校尉,这铠甲军就让我来带领吧,峻一定不负所托。”

张峻急切说道,他对刘达已经是折心而服,正想着要怎么为他效力。

刘达心里也是这个想法,看了看刘岱,见他正望着自己,显然是让自己拿主意,便说道:“张校尉说的是,吴校尉,骑兵同样重要,你仍负责统领骑兵,铠甲军就让张校尉来统领。”

“诺。”

张峻和吴白同时拱手应道。

对于刘达的安排,其他人没什么意见,商议了一些细节之后,众人便散去归营。

刘达把张峻喊住,嘱咐道:“张校尉,你回去先挑选出六百壮士,我明日再到营中,亲选两铠敢死士。记住,选人不仅要壮,更要勇。陷阵之士,惧死之人那可不行。”

“诺。”

张峻应诺离去。

刘岱之前在雒阳曾任侍御史和侍中,本就不是擅长军事之人,如今见儿子处理得头头是道,心中颇为欣慰。

不过对于朝廷政治,他认为自己比儿子要强很多,毕竟刘达还太年轻。

董卓之死,让他心里颇动。

当然,刘岱对皇位什么的肯定不敢想,现在刘氏领州之人,刘虞最为尊,已经加封为大司马,其次是刘焉,他刘岱或许比刘表好一点点。

他心里想着的,是想和刘虞刘焉一样,让朝廷加封自己为州牧。

州牧和州刺史看起来差别不大,严究起来,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州刺史只有监察督导之权,而州牧却是真正的一州方伯,拥有军政大权,是真正的封疆大臣。

虽说现在许多刺史都拥有州牧之实,自己领兵自己收税,但要想更有作为,还是得名正言顺,才能让底下的士人百姓心服。

而如今为牧者仅有幽州刘虞、益州刘焉和冀州袁绍。

当然,袁绍这冀州牧是继承韩馥的,朝廷并未真正承认,还派了壶寿出任冀州刺史。

壶寿如今正和黑山贼在一起,准备借助黑山贼的力量,帮自己夺回冀州之权。

徐州陶谦现在还只是徐州刺史,李傕郭汜等人作乱后才封的州牧。

因此,刘岱作为刘氏皇族之后,又身为大州刺史,现在董卓已死,他认为自己该去对朝廷表一表忠心,或许朝廷就加封自己为州牧了,甚至还有可能让自己当上三公。

众将校散去后,议事厅中只有刘岱父子,还有别驾王彧和治中万潜。

“王别驾,万治中,有件事想请你们参详一下。”

刘岱沉思良久之后终于说道。

王彧和万潜闻言抬头看着使君。

刘达已经起身正欲离开,闻言停住,想听听刘岱说什么。

“先前关东诸军联盟,是为了讨伐董卓,如今董卓已死,联盟自散。而我兖州黄巾纵暴,我又只是刺史之职,欲征调诸郡之兵共讨黄巾,诸郡又多有不应命者。我想,派使去往长安,向朝廷奉贡,顺便让朝廷加我为州牧之职,方便调军讨击黄巾,两位以为如何?”

别驾和治中都是由刺史召辟,可以说都是心腹之人。

刘达是他儿子,无须避讳,所以他就直言不讳了。

遣使去长安,这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但现在还不应该去。

刘达记得,陶谦就是派了别驾赵昱奉章去了长安,朝廷才加封他为徐州牧,又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就连赵昱也当上了广陵太守,治中王朗当上了会稽太守。

可是董卓刚死,长安还要大乱,李傕郭汜等人即将率兵攻打长安,路上大兵为患,派出去的使者只怕是到不了长安。

不过,万一真的到了长安,见到了皇帝,或许真的就能如刘岱所愿呢。

李傕郭汜等人攻下长安之后,他们势弱,得不到世家士人支持,必不会惹怒兖州,说不定还要来讨好,以为自己的外援。

想到这里,刘达也不说话,想听听王彧和万潜的意见。

“董卓已死,使君派使往长安拜贡朝廷自是应该,彧请为使君出使!”

王彧首先说道,他心怀一片忠君爱民之心,想要尽自己绵薄之力,就算不能为朝廷解忧,至少也能为兖州做些事情。

“万治中,你以为如何?”

刘岱见万潜没说话,看向他问道。

万潜看了看刘达,见他仍然站着,并不说话,脸上也看不出是什么态度,沉吟片刻后才答道:“董卓既死,派使往长安固然应该,只是此事是否先与袁冀州商议一下,毕竟关东联盟仍在,袁冀州为盟主。潜觉得使君应与联盟诸军共商,尔后再派使者,前往朝廷祝贺董卓之诛。”

“不可。”

刘达听到万潜说要派人去祝贺董卓之死,急忙出言反对。

如果是李傕郭汜等人攻下了长安还好,如果不是,长安城破之后,李傕郭汜等人还不把使者杀了。

而且董卓既然死了,联盟军就已经无用,事实上也早已无用。

现在朝廷再乱,都不会有勤王之师,各州各郡都在拥兵自强,兖州也不能例外。

如果兖州第一个派出使者到长安拜贡,说不定皇帝会以兖州为自己外州之依靠,从而大加封赏,况且刺史又是刘氏之人,必会更加重视兖州。

李傕郭汜之流并不足惧,他们能自保都不错了,更不会对兖州造成威胁。

“有何不可?我们不该派使者去长安吗?”刘岱急问道。

王彧也疑惑地看着刘达,不明白他为何反对。

刘达并不是反对派使者去长安,只是反对万潜说的和联盟军商议之事。

“不可与袁冀州等人商议,此事我兖州自可作主,何须与他人商议。只是若去长安,道路难通,路上董卓部将兵乱,恐不易至。”

“彧不惧,纵是死于路上,亦在所不辞。”

王彧真是个不怕死的货。

刘岱大笑道:“既是如此,那就定了,王别驾,辛苦你一趟,此次归来,我必任你为郡守。”

“彧不求为郡守,只希望使君善待我兖州之民,尽快把黄巾赶出兖州,让兖州之民早日得安。”

“这个你放心,文弘退敌之策甚妙,待你归来之时,肯定看不到黄巾在兖州之境了。”

刘岱说完又是一阵大笑。

他觉得自己的威风又找回来了,有了忠心耿耿的别驾王彧和将军王朗,现在又还有精明神算的儿子,纵是再杀一个桥瑁,看来也没什么大问题。

“王别驾,到了长安,别忘了对朝廷说一说吾儿文弘击退黄巾安定兖州之功。”

刘岱看到面含微笑的刘达,又补上了一句。

“诺。”

王彧应了一声,虽然刘达现在还没有击退黄巾,但若是到了长安,他也会对朝廷称赞刘达一番。

“那就准备一下,三日后启程。”

刘岱定下了王彧出发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