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先与清军水师也就是那些湘军合作,清理了李洞宾和他麾下的剑队,然后趁火打劫,分割包抄了剩下的清军水师。
这个时候,彭玉麟已经身负重伤,大大减低了他对舰队的掌控。
因此,他的水师在没有统一指挥下,各自为战,先是攻击叛变的李洞宾舰队,然后就变成了群龙无首状态,对彼得舰队的包抄,基本上没有反制能力。
彭玉麟的伤情,麦柯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当然要充分加以利用。
他采取的措施就是既没有袖手旁观,也没有给予根治。
如果袖手旁观,估计这个彭玉麟就是命再硬,虽然暂时不死,时间一长也流血而死了。
因为按照当时的医疗技术,即使处理外伤还行,内部出血就无能为力了。
因为李洞宾一剑刺透了他的胸膛,形成了内穿孔,不予处理的话,里面就会流血不止。
如果麦柯想根治他的伤口,灵犀一动不费吹灰之力,就彻底给他整旧如新了。
这两种方式,全都不符合麦柯的战略目标,因此他只是请求灵犀一动给他止住了内出血,其余就不管了。
通过灵犀一动的诊断包括,麦柯也明白了这个彭玉麟为何能中剑不死,而只是受重伤了。
原来那个李洞宾正是照着彭玉麟的心脏扎进去的,也就是在胸膛偏左的地方,那里是正常人长心脏的地方。
在人口总数中,一万人里面,只有二个人心脏的位置与众不同。
这二个人的心脏位置长在偏右的地方。
而彭玉麟正好属于这五千里挑一的那位。
因此,李洞宾势在必得的一剑,却没有扎准目标,而是扎在了空处。
如果正中心脏,造成心脏破裂,当时就活不成了。
既然没有扎中要害,彭玉麟的问题就剩下内出血了。
现在彭玉麟就是死不了,也很难充分发挥他的指挥作战能力了。
何况,即使是彭玉麟生龙活虎,也挡不住彼得的横冲直撞。
因此,彼得一阵大刀阔斧地分割包围,就把湘军这些满清的水师,给穿插得七零八落。
那些刚刚到达的援军,被包围固定在西边,彭玉麟的部下,被围困在东部,和身负重伤的统帅在一起。
分割包围了彭玉麟的水师,彼得掌握了完全的主动,下面就是如何在对天军最为有利的时间内动手了。
麦柯和彼得一商量,决定展缓动手,裹挟着这些清军舰只,继续沿着修水向西移动。
他们的目的就是把那些陆续前来接应彭玉麟的湘军水师吸引过来,然后来个水上流动性的围点打援。
在他们运动过程中,予以围歼消灭,要比在围困湘军老巢的时候打阵地战攻坚战,损失要减少很多。
也许是没有意识到天军的诡计,也许是即使明知道这里有鬼,也不得不为,毕竟彭玉麟是湘军的中坚大将,尤其是水师方面不可替代的领袖,曾国藩别无办法,只能尽其所能,派出接应水师前来。
时间不长,又有一大群简直来到,船只和人员全都砸烂五章,只是在数量上超过以前甚多。
估计这也是曾国藩最后的家底了。
彼得不再隐藏实力,对着这些心来的船队就是一个万炮齐轰!
第一轮炮火下去,新来的这些舰只竟然被击沉了一半以上。
明显在火力上和船只质量上不是天军的对手,就是与彭玉麟的正式水师也大有不如。
而他们在回击中,不是根本打不上天军的舰只,就是打上也造不出多大的伤害。
一轮炮轰以后,彼得自动停止了。
如果继续再来两轮,这些援军就被打光了。
那样有些太欺负人。
因此,彼得停止了炮击,派出自己的舰队,两翼齐飞,把剩余的舰只围拢起来。
如果方向有哪只舰只意图反抗,立刻开炮打掉。
那些想开炮偷袭的舰只,还没有等他们发炮,就被天军发现,先下手为强,直接开炮干掉了。
剩下的船只,打又打不过,拼命有没有那个决心,只好投降了天军。
麦柯立刻把他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治死疗伤,刚才交战中受伤的那些人,全得到最快的诊治。
一如既往,那些受了致命伤的人,被救治以后,全都成了基督徒,百分之百对天国忠心。
彼得则马不停蹄,回过头来对付彭玉麟的那些舰队。
这只舰队当人比那些新来的杂牌厉害多了。
不过,他们受到的教训也多多了。
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他们的统帅,现在已经郭延残喘自顾不暇了。
那些官兵,当然不愿意认输,但是形势比人强,他们多次和天军交手,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全都是一个结局,屡战屡败。
从玖江江防要塞开始,到几次水上交战,连一点赢得可能都没有。
就在刚才,他们都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兄弟舰队,那些新来的援军,一个回合,就被天军打得没了脾气。
如此一来,彼得带领舰队再次分割包围这支舰队的时候,他们的斗志丧失殆尽。
当彼得命令士兵高呼投降免死缴枪不杀的时候,所有的船只都挂起来白旗
没有白旗的挂起来一件什么灰不溜秋的衣服代替。
连会衣服都没有的,就弄一条比较不黑的裤子挂起来。
之所以这样争先恐后,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彭玉麟大帅起了带头作用。
在他的旗舰司令大旗处,现在正挂着一面白旗。
这个投降是彭玉麟点头的,因为他感到大势已去。
不但自己的舰队完了,他的生命也即将结束。
这个时候,一切争强好胜全都一场空,能够保存自己属下的生命,就是最好的事情要做了。
因此,他一听到天军的喊话,立刻就命令大家投降。
他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命令,也救了他自己。
如果旷日持久的耽延下去,他的内出血就把他给流死了。
以前灵犀一动的救治,只是暂时吊住了他的生命;如果他继续顽抗,这种救治当然就撤离了。
这里一完事,大军立刻西进,前去围攻湘军的老巢——常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