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山沟皇帝 > 第1352章

山沟皇帝 第1352章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11 20:10:48

对于其他部门提出的,是否能够募集这么多资金的疑惑,工部的人说,近期因为高压蒸汽机研发成功的刺激,投资商们对投资火车行业的热情也是非常的高。

但是帝国并没有对民间资本开放铁路的运营权,而且大唐铁路公司也不是什么上市公司,同样也不接受外来资本的直接投资,大唐铁路总公司以及下属的分公司,其股权是百分百属于国企部所有。

所以直接从事铁路运输业是不可能的,甚至是获得铁路公司的股份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给铁路公司提供贷款以及股买公司债券,就是成为了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运输业的唯一渠道了。

所以近期,外界众多投资商们都是挥舞着支票想要求购目前唯一发行了公司债券的直隶铁路分公司的债券!

目前直隶铁路分公司的公司债券的价格,在证券市场里已经是持续爬高。

所以说,扩大规模发行铁路公司的债券是可行的,至于说向银行贷款就更加没有问题了,当年铁路的前景不明确的时候,在政策的影响下,他们都获得了一百万元的银行贷款,现在铁路行业的前景已经是有了,这银行自然也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

不管是皇家银行这种直接嫡属于皇室资产科的银行,还是说帝国银行、大唐发展银行这些嫡属于国企部所有的国企部银行,又或者是国企部和民营资本合资的北方银行、广南银行,又或者是纯民营资本的直隶纺织银行、上海第一银行。

上述银行的股东虽然不一样,但是这些银行根据帝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是属于标准的商业银行,并不会因为背后的股东是皇室资产科或者是国企部还是私人,就有所变化的。

作为商业银行,赚钱就是它们的本职工作。

眼看着铁路运输行业就要爆发了,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提供贷款,然后赚取利息,岂不美哉,而且还不用担心本金出现什么问题。

因为这背后是大唐铁路总公司,大唐帝国疆域内,唯一的一家铁路企业,绝对的垄断企业,你要说这样的的垄断企业都能亏本,那些银行家们敢跳楼给你看!

就和大唐西洋贸易公司一样,作为大唐帝国里市值最高的企业,其市值已经是达到了七千万元,而其经营成本绝对是高昂无比的,因为这公司要养着一支军队,而且年年都在打仗。

但是收益也是巨大的!

他们垄断了西洋贸易的这家公司,每年的收益都是丰厚无比的。

而且除了这些正常的贸易收入外,其实该公司还有一大收入那就是殖民地税收分成收入以及战争收入。

殖民地税收分成收入很好理解。

而战争收入嘛,那啥,其实打仗也是赚钱的,有时候还挺赚的,战利品收入是一部分,而且大唐西洋贸易公司最近还发明了战争赔款这个方式,攻打一个土著国家,然后逼他们签订停战条约,条约里附带战争赔款。

要不然,你以为大唐西洋贸易公司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在印度打仗啊,今天打这个王公,明天打另外一个王公,除了扩大殖民地,掌控当地的政治局势等因素为,经济收益也是其中一大因素。

当一家公司把战争当成了生意,把战利品和赔款当成了利润的时候,你自然是别指望他们能够停下战争的步伐了!

而在很多商人看来,大唐铁路总公司,虽然和大唐西洋贸易公司很多方面都不一样,都是有一点核心却是类似的,那就是垄断!

纵观帝国上下,就没几个行业是有彻底垄断的,连武器行业,如今都是有着三大武器公司相互进行竞争,而且另外还陆续成立了不少新型的国防企业。

就连粮食行业,大唐粮食总公司都没能做到彻底的垄断,顶多就是全国最大的粮商而已,此外还有其他的众多粮商从事粮食生意呢。

但是唯独铁路和西洋贸易,具有了共同点,那就是明确禁制只有一家企业经营!

所以,你要说大唐铁路总公司会亏本,那些银行家们是不会相信的!

但是他们的这个想法如果被李轩知道了,李轩肯定一脸的鄙视,一群井底之蛙,谁说垄断企业就不亏本的。

铁路虽然赚钱,但是投资铁路更花钱!

因为大唐铁路总公司,赚钱的铁路要投资,不赚钱甚至亏本的也要投资。

如果是普通的铁路企业,肯定是只投资赚钱的铁路线,但是李轩规划下的大唐铁路总公司,却是需要承担在全国范围内的铁路建设和运营,不管是赚钱的还是亏本的,都得建。

比如说未来深入西北地区的铁路,从商业角度来说肯定得亏死,但是未来铁路总公司照样得建,因为这是国防需求,关乎着帝国的西北战略。

当不赚钱的铁路建多了,以后铁路总公司负债几个亿都是轻轻松松的。

要不然,李轩为什么会让大唐铁路总公司彻底垄断帝国的铁路经营啊,就是因为和西羊贸易公司一样,这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商业投资行为,而是一种经济和国防重合的投资行为。

不过,铁路总公司是不是会亏本,投资商们还真不用担心,反正他们又不是直接入股,只是提供贷款或者购买公司债券而已,赚钱的是利息,不是分红!

退一万步说,哪怕是铁路总公司真破产到连利息都还不起了,帝国官府兜底也是必须的,因为帝国肯定不会让这家铁路总公司破产,总会想办法让它运行下去的,毕竟总不能让全国铁路停运不是。

在那些商人们看来,不管怎么看,这给铁路总公司提供贷款或者是购买公司债券,那都是稳赚不赔的买***给那些地方衙门提供贷款还要稳妥。

这两年,可是不少地方衙门出现了贷款进行基础建设,然后换不起钱,导致地方财政破产,连官府衙门的办公大楼都被扣押,然后拍卖的尴尬局面。

先是通州衙门破产案,然后又有安庆欠款案,就连福州这个福建省城城市都是搞出了地方财政危机,一群当地的傻货官员错判了形势,竟然是搞了规模庞大无比的纺织业工业区,说什么和上海和广州进行竞争。

但是耗费巨资的福州纺织工业园修起来了,但是却没几个企业入驻,最后变成了一片荒地。

没有企业入驻,就没有税收,而建设工业园的资金也是福州府衙门向银行贷款的,但是没有税收就还不起贷款。

而结果不用说的,当初搞这个纺织工业园的官员们,包括当时支持这个工业园的福建巡抚在内,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仕途完蛋了,都是被发配到海外领地去了,这辈子估计是别指望回国任职了。

如今欠了一屁股债的福州衙门,正在节衣缩食还债呢,为了增加收入,他们甚至都是把刚新建好的几栋办公大楼都是给租出去了,一群官员们又是跑回了前明时代的府衙门办公。

为了减少支出,偌大的府衙门里,一个清洁工,车夫之类的都没有,自己当车夫,打扫卫生。

通州卖掉了办公大楼,福州把办公大楼给出租了……

从这两个案例就是可以看的出来,其实早些年的时候,因为上头重视地方经济发展,并把经济发展当成是衡量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导致不少官员为了追求政绩,都是铤而走险,不顾后果,搞了再说。

而当时也没有什么追究责任的机制,很多地方官员在一个地方主政两三年,搞了一大批工程,有了政绩升官了,留下地方一屁股债。

搞出来了不少麻烦事,搞到最后,李轩不得不出台了禁令,命令要求各级地方衙门通过贷款,发行建设债券等方式向社会募集资金的时候,必须得到中央财务部的批准,不得私下募集资金。

同时采取追责制度,不会因为官员离开原来的职务后,就和他没有关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给地方衙门贷款其实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稍有不慎,就会被那些眼高手低的官员们拉下水,他们官员固然会倒霉,最后落得一个发配海外的下场,但是他们这些银行家们也好不到那里去。

无视风险而发放贷款,这是渎职,严重就是职务犯罪,身败名裂乃至进监狱都是妥妥的。

给地方衙门贷款,还不如给企业贷款呢,尤其是大唐铁路总公司这样的垄断企业,不用担心它换不起钱,而且也没有什么政治风险。

银行家们和普通的投资商们,还只是想要通过贷款和债券的方式来分一杯羹,但是还是有众多人不甘心,他们为了搭上铁路运输这个眼看着就要爆发的行业,甚至都有人试图游说帝国高层,说什么既然官府没钱修铁路,那么就应该把铁路的经营权放开,准许民间企业修筑,运营铁路嘛!

只要放开许可,很多人都是拍着胸脯保证,资金不是问题,保证五年内整个直隶四道一府都会铺满铁路,嗯,只限于直隶四道一府,或者其他少部分地方,至于西北啊北方等经济不发达区域,是别指望他们投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