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山沟皇帝 > 第1495章 葡萄牙求和

山沟皇帝 第1495章 葡萄牙求和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11 20:10:48

宣平二十五年的秋天,驻防西北的第五军,和往年一样,按照惯例出塞找鞑靼人干架!

帝国和鞑靼人一直都是处于战争状态,驻防西北的第五军一直也都是和鞑靼人打着,基本上都是积蓄大半年的粮草和弹药,然后在适当时候打一仗,打击鞑靼人在西域地区的实力,然后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一两个月就带着大量的战利品返回甘肃。

鞑靼人的主力部队基本上也是不会做太过强硬的抵抗,往往是看见大唐陆军出塞了,直接就远遁,等大唐回师了,他们才会重新回来。

这种事都持续好几年了,大家对此都是习惯了,纵然偶尔会出现一些小意外,不过也只局限于小意外。

这种小意外对于双方的整体战略而言自然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不过对于应易康和毕志安这两个前线军官而言,这个小意外影响可就大了。

因为这个小意外,刚好就发生在他们身上!

宣平二十五年秋,驻防西北的大唐陆军第五军,派遣了麾下两个骑兵师,一个师属骑兵团以及一个加强了大量马车等交通工具的暂编混成旅出塞作战。

西北作战的主力部队,自然是以骑兵为主,第五军里的主力部队,也是骑兵,足足拥有三个骑兵师呢。

步兵部队的话,则是有三个步兵师,不算少,不过这三个步兵师里头,也就只有一个野战主力步兵师,也就是第六步兵师,另外的两个步兵师,主要是执行防备任务的二等师。

执行出塞作战任务的暂编旅,由第六步兵师副师长葛永胜准将率领,辖有第十八步兵团、近卫军的一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辎重营以及其他的辅助部队,总兵力达到了九千多人。

这种**千人规模的混成部队,也是最近几年大唐陆军最喜欢用的临时混成编制了,因为直接出动一个师,这一万大几千的兵力太多,但是只出动一个团的话,又没有足够的辅助部队,如果加强辅助部队的话,哪怕随随便便兵力都是要七八千人了。

为此,陆军内部甚至都是有了呼声,限制的固定编制已经是不太适合战争的模式了,想要把步兵师的编制进行改动,把原来的三个步兵团增设为四个步兵团,同时减少每个步兵团的兵力数量,然后两个团组成一个步兵旅,战争时期,直接把师属的炮兵,骑兵配属给步兵旅的话,那么就是一支**千人的混成旅部队了。

不过这种改动太大,陆军高层也是有些犹豫不决,所以也就一直拖了下来。

这个暂编混成旅里头,主力部队自然是第十八步兵团,也就是应易康的步兵团。

出塞战斗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轻轻松松的,反正他们这些步兵,主要任务就是跟在骑兵的屁股后头,维持后勤线,掩护他们的后方。

本来也打不了什么大仗,但是偏偏在返回的路上,因为缴获的各种战利品太多,行军速度过慢,结果被鞑靼人的骑兵跟追了上来。

结果呢,应易康带着第十八步兵团和鞑靼人的骑兵干了一架!

然后,鞑靼人被干掉了,应易康身受重伤,右手臂被鞑靼人的火绳枪击中,最后被迫截肢。

导致毕志安顺风顺水,又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战后论功行赏,被举荐免试进入御学堂就读。

这个赏赐,可是比直接晋身为陆军少校好多了。

如果直接晋升为陆军少侠的话,那么以后基本就没有就读御学堂的机会了,而以后也别指望继续晋升成为将官了,顶多顶多,上校就到头了。

但是能够进入御学堂学习的,虽然要学习三年后才能够在毕业的时候被授予陆军少校军衔,但是以后却是没有了天花板,只要立下战功,成为将官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这一个小浪花,让毕志安获得了进入御学堂就读的机会。

同时也是让应易康丢掉了一条胳膊,并且是现在还在第五军的军医院里住着养伤。

上司本来是想让他回金陵的,毕竟丢了一条胳膊的他,已经是不太适合在前线作战了,但是应易康却是没有答应,他坚持要留在西北前线作战。

在塞外丢掉的胳膊,他要成千成万倍的拿回来!

应易康还留在西北,而毕志安却是已经赶回了金陵城,然后入读御学堂陆军分校了。

回到金陵城后,他父亲没有和去年他扶桑返回的时候那样,板着个脸,反而是相当高兴,因为毕志安获得了极为宝贵的进入御学堂就读的机会。

如今在大唐军方,甭管是陆军还是海军,想要成为将官,哪怕是最低级的准将,都得先去读御学堂,没有这个就读经历的军官,基本上是不可能成为将官的。

但是报考御学堂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每年众多尉官都是竞争报考御学堂,而每年录取的人数却是不多,比如陆军方面,年份多的时候可能会录取两三百人,但是有时候,也就只录取百来人而已。

而毕志安当年在武学堂的成绩都这么差了,基本上不可能凭借自己的本事考进去,唯一能够就读御学堂的机会,也就是只有立下战功,获得免试入读的机会了。

如今,毕志安如愿了,他的父亲也是相当的欣慰,只不过和父亲相谈甚欢的时间,毕志安并没有详细说他在西北服役期间的经历。

即便是说,也只是避重就轻。

因为很多事情,哪怕是回想他都不愿意去回想,战争比寻常人想象的要更加的残酷。

他立下战功的同时,却是有数百将士命丧西域,永远也无法回家。

而他远远无法和应易康他们一样,能够无视普通将士的生死,把麾下的士兵只当成是一个个数字。

对于应易康和毕志安这两个人来说,宣平二十五年是不平静的,但是对于偌大的大唐帝国而言,却是算得上是非常平静的年份。

哪怕只是对于西北那边的局势而言,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

出塞作战也都是惯例了,而且战果也算丰厚,不过依旧是无法影响到帝国和鞑靼人在西域地区的局势。

这倒不是说帝国在西北的驻军无法击败鞑靼人,而是帝国陆军现在都是憋着一口气,准备着大招呢。

现在的小打小闹,陆军高层都是当成练兵了,根本就没有说占领太多领土的意思,打完就收回来。

他们在等西北铁路正式通车,只要西北铁路正式通车了,那么再往西可就是平原地带,建设铁路更加方便,到时候,就是大唐陆军西进之时。

现在嘛,主要是练兵为主。

反正现在如今西域那片破地方,要啥没啥,占了也没多大用处,反而需要分兵去一一驻防,浪费兵力。

帝国陆军是准备着到时候憋一个大招,一口气直接杀到中亚去。

宣平二十五年在平静中度过之后,帝国也终于是迎来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葡萄牙人使团的到来!

更加准确的说,这是葡萄牙人的求和使团!

帝国和葡萄牙人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多年了,但是自从帝国攻克了南非之后,双方的战争基本上就已经算是分出了胜负,葡萄牙人在印度洋沿岸的众多殖民地,都是被一一拔出。

葡萄牙人在印度洋沿岸的殖民地都没了,还打个屁啊!

所以双方的战争,实际上在南非战役之后,就已经可以说是结束了。

僵持了一年多后,葡萄牙人那边眼看着殖民地也没了,夺也夺不回来,就算是不愿意,但是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这个事实。

但是,殖民地虽然没了,但是生意还是得继续做啊!

这几年,葡萄牙人和大唐之间的贸易断绝后,大唐自身的损失不小,但是葡萄牙人的损失更加惨重,眼看着战争已经是打不赢了,他们就是想着,也不要什么殖民地了,只要能够继续做生意那也是可以的。

这也是当代葡萄牙人在海外殖民地一大特点,那就是他们以做生意为主,对殖民地不是说没有兴趣,而是力不从心。

不像是西班牙人,跑到哪里都是想要建立殖民地,然后进行移民,并进行统治。

葡萄牙人主动求和,并且是表达了愿意承认帝国在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掌控权,他们唯一要求的就是,双方结束战争状态,并重新建立商贸往来。

对此,非洲和印度那边的殖民地官员以及驻军也是不敢擅自决定,一转手就是把这个求和使团送到了国内。

宣平二十六年四月份,葡萄牙人的求和使团,在帝国海军的‘护送’下,横跨印度洋,南洋,然后抵达了上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来到上海后,并没有获准前往金陵城,而是直接在上海就和帝国的外交人员进行了相关的谈判。

实际上说是谈判也不太恰当,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谈的,帝国的外交风格一向来都是直接划下道来,你答应就答应,不答应就滚蛋的那种。

根本就是懒得和外人进行反反复复的磋商商谈。

所以,这一场所谓的谈判,也只是持续了三天时间而已,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一个小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