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山沟皇帝 > 第1530章 论证万吨巨舰

山沟皇帝 第1530章 论证万吨巨舰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11 20:10:48

李轩用人的态度,一直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好吧,这是吹牛!

李轩向来都是对每一个人保持着怀疑,要不然你以为翰统是用来干嘛的,真抓间谍?以目前的国际环境来说,哪来这么多间谍啊!

周边的国家差不多都被大唐灭光了,南洋半岛上的安南缅甸等几个土著小国虽然没有直接吞并他们,但是大唐实际上也是间接控制了他们的军政大权。

之所以一直没有吞并这些南洋半岛上的小国,那是因为大唐不愿意把那些土著们变成帝国子民。

为了保持帝国子民的纯洁性,大唐帝国宁愿让南洋半岛的战争持续下去,而不是立即吞并之。

至于远一些的国家,他们来大唐都不容易,更别说派遣什么间谍了。

唯一能够向大唐帝国成规模派遣间谍的,也就只有鞑靼人了,不过那些鞑靼人的间谍,活动范围也只局限于在西北一带,中原腹地他们是不敢来的,来了也没啥意义。

以大唐帝国的实力,你刺探到军政情报又如何了,说打你还是打你。

就是这么的牛逼!

所以翰统反间谍的工作,大多也只是围绕在西北一带进行,并且在翰统内部也只是占据了一小部分的经费和人力。

而翰统的核心工作,还是维稳为主,顺带监控百官。

有翰统在,李轩不敢说对百官了如指掌,但是一些大问题他基本都是知道的,只不过呢,他知道但是不说,而且大多情况下也是不处理的,尤其是贪腐问题。

李轩如果真要对贪污的官员对处理了,朝堂的臣子能一扫而空,那样还玩个毛啊。

李轩纵然是带着怀疑用人,不过却是不表现出来,相反,他表现出来的还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尤其是对一些有才华,有潜能的臣子,李轩往往也是会具备一定的耐心。

徐晨兵在上海干的不咋地,实际上李轩是知道的,不过他却是一直都没有对徐晨兵表达出什么不满,或者是更严重的调离等,反而在多道折子上,李轩都是鼓励徐晨兵不要有压力和包袱,放心大胆的干。

而这个徐晨兵虽然说自己没啥自信,但是在李轩看来,经过了去年的颓势后,去年年底开始他的一系列措施却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去年的时候,徐晨兵就特地邀请了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教授们考察上海的经济发展,试图找出上海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并试图对病下药,再挖出一条让上海继续高速发展的路子来。

去年年底,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教授们,在历尽一个多月的考察后,给他递交了一份报告,里面提及了诸多导致上海经济停滞不前的因素,都是老调子了,比如说技术、市场这些东西,重要的不是这个,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要就是要保持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实办法很简单,同时又无法实现,那就是增加土地供给!

现有上海特设县太小了,这些年来历任上海特设县的县令们,都特别热衷于搞工业区,现在上海的第二工业区,已经是和临边的华亭县接壤的,而北岸工业区也是和嘉定县接壤了。

唯一好一点的就是西边,但是城西地区这些年一直没能发展起来那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距离黄浦江太远,工厂建设在西城区的话,陆上运输的成本太高,企业们普遍都不愿意。

如今城西地区,普遍是种植各种农作物,尤其是各类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等,毕竟边上就是人口破百万的城区,对各类的农产品需求量是极大的。

不仅仅是上海的城西,更远的青浦还有隔壁的华亭以及嘉定两县,其实也是大量种植各类农作物,并主要供应上海城区为主。

城西距离黄浦江太远,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较高,企业不愿意去,但是在上海特设县现有的黄浦江西岸的土地都已经是开发的差不多,内陆地区企业又不愿意去的话。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黄浦江东岸了。

但是黄浦江东岸那地方想要开发,受限于交通问题同样困难重重,因为暂时还没有办法在黄浦江上架设大型的桥梁。

想要在黄浦江上架设大桥,那么就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保障船只的正常通航,黄浦江可是非常繁忙的,其港口吞吐量不仅仅是全国第一,而且还占据了帝国本土沿海港口总吞吐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然而能够让大型船只通行的跨河大桥,这种大桥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桥梁可行的,技术难度相当大,至少目前的大唐帝国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实力。

上海地方一直都是想要建造一座黄浦江大桥,但是各种设计方案乃至要求都是一变再变!

早些年的时候,谋划建设黄浦江大桥的时候,定下的标准只是让两千吨船只通行借口,因为那个时候最大的船只也不过一千多吨的风帆木船而已。

但是自从蒸汽船只出现后,现有的新造的大型船只都是奔着五千吨去了,香港鼎盛造船厂那边为太平洋航运公司打造的太平洋号大型豪华客轮,那可是四千多吨的庞然大物。

而且太平洋航运公司开了这个头后,加上帝国已经是控制了南洋、印度洋,长途航行的大型客轮需求也是上来了,所以其他几家航运公司也是陆续跟进。

去年年底,一向来都是以激进为主的冯氏航运公司,为了彻底压过老对手长江航运公司,同时也是想要把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弟太平洋航运公司重新踩下去。

邀请皇家理工学院航海系、江南大学造船系等一大票学者,还有香港皇家鼎盛造船厂,乃至青岛海军造船厂、江南造船厂等众多造船专家们,一起论证了建造万吨豪华客轮的可行性。

最后论证来论证去,专家们的意见非常的一致,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来说,建造万吨巨舰完全是可行的。

但是冯氏航运公司得到他们的结论后,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是特无语!

专家们说,这万吨巨舰呢,造是肯定造的出来的,现在的钢铁等基础材料的技术已经足以支撑打造一艘万吨巨舰,而且也有先进的往复式蒸汽机作为动力,足以推动万吨巨舰。

但是造是能够造的出来,但是这成本嘛,那可就是不好说了。

要造这种万吨巨舰,你得先研发一系列专用的造船钢材,然后建造一座万吨船坞,研发特大型往复式蒸汽机组,别说造船本身的成本了,仅仅是这些前期研发和筹备的费用,没有百万打底都是搞不出来!

再加上造舰成本,最后算下来,冯氏航运公司要投下去至少两百万,而且还需要最少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得到这么一艘万吨巨舰。

听到这成本,冯氏航运公司立马就是缩了回去。

然后他们就老老实实的找香港鼎盛造船厂,订购了一艘五千吨豪华远洋客轮,至于为什么不多不少,刚好卡在了五千吨,自然是为要比四千五百多吨的太平洋号更大。

至于为什么不是超过五千吨,因为香港鼎盛造船厂如今只能造这么大的船,再大连船坞都没有。

然而虽然冯氏航运公司的万吨客轮计划搁浅了,但是人家却还是造了一艘五千吨豪华客轮呢。

帝国的几大航运公司一直都是进行着非常惨烈的竞争,其中一大主要竞争方向就是竞争造大船!

虽然造大船成本高,运营成本更高,甚至都有可能亏本,但是这却是他们用来彰显企业实力的最佳手段。

如此也是导致了,几个大航运公司旗舰豪华客轮都是四五千吨左右了,然而兴许不用几年,更大吨位甚至上万吨的船只也于公司敢投入巨资去建造了。

然而哪怕不算是旗舰,只是那些大规模主力客轮以及货轮,吨位也是比以前的大了很多,这几年新造的沿海客轮基本上已经是达到了两千吨。

倒是内河、湖泊地区的客轮以及货轮,吨位都还是局限在数百吨为主,这不是他们航运公司没有实力搞大船,只是河流湖泊上难以运用这些大船而已。

然而在扬子江流域,也就是长江下游,金陵城到上海的这么一段长江,各大航运公司的主力客轮,基本都是一千多吨的。

在如今千吨船只已经是算不上什么大船,主流新建造的大船已经是普遍超过了两千吨,顶级的甚至有四五千吨的情况下,黄浦江大桥最初定下的通航两千吨船只的标准已经是远远不足了。

再考虑到,现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建造万吨巨舰的技术能力,只不过是成本太高而没人建而已,因此这未来的黄浦江大桥,再怎么样,也得给万吨巨舰留下通航的宽度和高度。

如此对桥梁技术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至少目前的大唐帝国的技术能力还无法做到。

刚上任的时候,徐晨兵也是想要把黄浦江东岸给搞起来,搞一个浦东工业什么的,但是最后论证来论证去,黄浦江大桥都是建不起来,只能搞渡轮作为代替,但是渡轮哪能代替桥梁啊。

最后是没办法,他只能是把目光瞄向了上海的西部地区。也就是靠近青浦县的那一大片地方。

但是想要发展城西地区也不容易,因为西城区距离黄浦江距离太远。

当代的那些企业家们,一个个都是精明的很,他们才不会把工厂搬到远离码头的地方呢,基本上距离码头超过五公里,他们一般都不愿意了,因为那样的运输成本将会大幅度增加。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汽车,短途的货物运输全都是靠着马车或者干脆就是人力挑运,成本可是不便宜。

而且帝国那么大,也不是非要来上海投资的,就算是来上海投资,他们干嘛不再第一和第二工业区以及北岸工业区开工厂?

再不济,他们也可以跑到隔壁的华亭开发区以及嘉定的沿江开发区去嘛,沿着黄浦江建厂,这是当代企业家们的普遍共识。

去年年初吆喝了好几个月,结果除了上海特设县地方财政投资的几家企业硬着头皮影响号召过去建厂外,其他企业,甚至是其他的国企部企业也都不鸟徐晨兵的所谓城西开发计划。

但是徐晨兵不死心啊!

既然那些商人们说交通不便,距离黄浦江码头太远。

徐晨兵一咬牙,好,本官给你们修一条铁路!

而这,就是上海城区铁路计划的来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