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玄幻 > 神诡世界,我能修改命数 > 第十四章 称骨算命,气力如虎

“罢了,你执意要入讲武堂,我也拦不住。

辽东纪九郎是吧,过来这边登记,说一下所在衙门,祖籍何处,父母名姓……”

典吏摸了摸两撇小胡子,摇头坐回桌案之后。

天京城内,卧虎藏龙。

年轻气盛之辈,何其多也。

若只是凭借一腔热血,没什么真本事,迟早要狠狠碰壁。

放下羊毫笔,典吏摸出一块木牌,正面刻着“武”字,指路道:

“拿着令牌,往外院那边走,去找魏教头。

让他给你称量骨相,这一关你过去了,才算入得讲武堂,有考武举的资格。”

纪渊拱手道谢。

上查三代,下录卷宗,这是考公的必要流程。

穿过练武场的时候,他扫了一眼那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个个都是气血旺盛,拳脚有力,外炼大成层次。

放在北镇抚司,当得起一句少年英才。

但在讲武堂,不过堪堪合格的水准。

“这应当就是典吏所说,最次的那批了。

比起资源更多、门路更广的勋贵阶层,只有家传武功的军官子弟自然要差一头。”

纪渊心里思忖,不知道天京城内最拔尖的那帮将种,到底有多厉害?

服气一境大成,甚至打通气脉?

他只想挣个武举人功名,压得住姓林的百户。

至于大比夺魁,拿下三十六坊天京头名?

则属于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

念头闪动之间,纪渊来到外院。

他看到七八条人影各自站在一块空地上,皆为年纪不足二十的少年郎。

对常人而言,年纪过了三十这个坎。

内炼不成,锁不住气血,武道就很难再有进境。

所以,入讲武堂有年龄要求。

超过二十五,就不能入选。

“北镇抚司的,怎么也来考武举?”

“无品无级的缇骑,又不是百户、千户,哪里比得上武举人的功名……”

“也是,不过外城十二坊,每年竞争越发激烈,真个难出头。”

“……”

纪渊那身云鹰袍扎眼得很,刚进到外院就吸引了许多目光。

他并不在乎旁人的揣测和打量,神色从容,走近过去。

“又来一个,把令牌交上,然后按照次序称量骨相。”

那位魏教头长得威严,鼻直口方,络腮胡子。

身高九尺,膀大腰圆,有种魁梧雄壮之感。

纪渊递上那块木牌,站到队伍里,等待着考核。

他颇有自信,那道白色命数【钢筋铁骨】,道蕴色泽几乎逼出一抹青光。

加上【龙精虎猛】的加持,绝不至于落个下品评价。

“想来你们也清楚,自三千年前,百家尊武,此道高峰一次次被先贤拔高,成为玄洲万族同修之法!”

魏教头其声如雷,中气十足。

扫视一圈,凡是被他目光掠过。

莫名有种被电光打中的感觉,浑身汗毛炸起。

那些出身不凡的将门子弟,立刻收敛轻佻之色,变得安分起来。

“这是下马威。”

纪渊心中了然,继续倾听。

“武道之成就,在乎际遇、心志、勤勉……但,这些条件无法简单判断。

所以讲武堂遵照一千八百年前的大宗师元天纲,所推行的称骨法,择选人才。”

魏教头走到空地中间,只见五根粗细不同的沉重铜柱立成一排。

“何为称骨法?它的全名应该叫‘称骨算命’。

当时,跻身天下绝顶的元天纲认为,人之外,为皮相;人之内,为骨相。

外能观气色,测吉凶,内可断天资,看禀赋。

讲武堂的最低标准,就是武骨中下。

若连这个层次都达不到,即便日夜苦练,若没什么际遇,终其一生难有成就,突破不了二境通脉。”

魏教头指了指那五根铜柱,解释道。

“所谓称骨,就是从气力、气血等方面做出评价,进行累加,从而得出筋骨优劣之分。”

忽然,有人好奇问道:

“教头,称骨之法,我等已经知道了,可‘算命法’又作何解?”

魏教头并未呵斥,只是摇头说道:

“武骨有高下,命数自然也有轻重。

元天纲说,人之命越轻,运道就越薄。

二两二,是劳碌命,每逢困难事重重,身寒骨冷苦伶仃;

六两二,则是青云命,紫衣金带为卿相,富贵荣华皆可同……据说,命数最重为七两二,天生圣人,命格罕有,十代积善。

当然,这些都是玄门道理,做不得数。

元天纲钻进去研究了一辈子,最后也没弄明白人之命数如何改,人之命格如何造,人之命盘如何成,一场空罢了。”

魏教头的这番话,让纪渊眸光闪烁,若有所思。

他默默在心底记下第二个名字,元天纲。

“好了,不要闲扯,尔等看到这五根铜柱没有?

气力、气血分为五等,龙、象、虎、牛、马。

古话说,五马不能分其尸,天生神力者!

你们谁能挪动两根铜柱,做到气如烈马,力大如牛,就算过关。”

魏教头虎目圆睁,高声问道:

“谁先来?”

“我!赵通!”

一个身穿锦袍的黑脸少年昂首阔步,越众而出。

他信心十足,直接跳过第一根巴掌宽的铜柱,双手抱住圆盘般粗壮的第二根。

“喝!”

黑脸少年猛地发力,两条胳膊筋肉膨胀一圈,根根大筋崩崩作响,浑厚气血迸发而出。

感到热力扑面,引得众人大惊。

“这赵通是虎贲军中第一高手,校尉赵猛的二儿子!练的是家传《摔碑手》,外炼大成,的确有点本事!”

纪渊五感不俗,听到有人嘀咕。

他用余光瞟了一眼,是个头戴银丝抹额,穿着富贵的俊俏少年。

咚咚!咚咚咚——

赵通气血上涌,脸色涨得通红,筋肉鼓起像一条条蚯蚓,有些狰狞的样子。

他抱住那根实心浇铸的沉重铜柱,连着在空地上走了五步,踩出深深脚印。

最后气力不济,双手一松,轰得放下,大口喘着粗气。

“力大如牛,气……稍微短了一些,以后多在内炼上用点心。”

魏教头大手一挥,示意赵通表现合格。

“下一个,谁?”

“在下张二和!愿意一试!”

五短身材的矮个少年摩拳擦掌走上前去。

结果只是勉强提起第一根铜柱。

魏教头没说什么,沉声道:

“继续。”

就这样。

那两根铜柱不断被移位。

有人通过,有人落选。

目前最好的成绩,便是赵通和那个头戴银丝抹额的俊俏少年。

一个挪动第二根铜柱,走动五步;

另一个举起第一根铜柱,将其挥舞如轮。

前者是力大,后者是气长。

“太安坊纪九郎。”

很快就轮到了纪渊。

作为最后一名称骨考生。

所有目光全部集中在他身上。

“第一根……有些轻了。”

纪渊提着代表着一马之力的铜柱,神色轻松将其放回原位。

“举重若轻,有些本事。”

魏教头眼神微动,露出赞许之色。

可还没等他做出评价,纪渊转身走到那根一牛之力的铜柱面前。

全身筋肉陡然拧紧,双手合抱,跨出八步,轻轻落地。

至此,两根铜柱重新并列,不差分毫。

“这是谁家的?越国公还是阳武侯?忒生猛了!”

“气力远胜烈马、蛮牛!”

“北镇抚司什么时候出了这样的人物?”

“……”

这下子像炸开锅一样。

其他人纷纷议论。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低头不见抬头见。

朝堂之下,他们家中的子女、旁支也是如此。

关于天京三十六座讲武堂,各有什么样的劲敌、强敌。

那些奔着功名的将种勋贵,早就事先打探清楚。

谁知道,这外城的太安坊。

突然杀出一个纪九郎,让人始料未及。

“他往第三根铜柱去了!”

那个头戴银丝抹额的俊俏少年眉头紧锁,一脸不敢置信。

什么时候,外城都如此激烈了?

放在内城,往常拔出虎力铜柱者,都是少数。

这个北镇抚司的年轻缇骑,能做到?

纪渊心神放空,体内气血沸腾滚烫。

他入讲武堂,为的就是功名。

可以大出风头,为何要藏拙?

第三根铜柱,他拔定了!

“还好许总旗送了一门内炼呼吸法,使我力大气足,能试一试。”

纪渊提起一口气,筋肉如虬龙盘踞,生出无穷无尽的精力。

他双手错开,一上一下,搭在那根足有千斤的铜柱上。

整个人腰马合一,全身发力!

“起!”

吐气开声,如平地炸雷。

长条青砖铺就的地面,硬生生陷下去寸许,踩出两个坑洞。

轰!

那根五年内不曾被挪动的虎力铜柱,在一众考生惊骇的目光中拔地而起,扬起大片烟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