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老夫人面上还带着气恼,一边走进屋一边怒道:“敢情我孙女不接东西就是不敬尊长了是不是?!”
如意忙道:“奴婢不敢,奴婢只是一心劝九小姐收下东西而已。这原是老太太的一番好意……”
“所以我们不收,就是不知好歹了?!”卢老夫人一巴掌拍向桌面,震得桌上的茶碗嘭嘭作响。
如意不敢多说,只是跪下低头道:“奴婢不敢,原是奴婢一时心急,才说错话了。”卢老夫人冷哼一声,撇开头不理她。
文怡走过去扶她坐下,劝道:“祖母别生气,想必如意姑娘不是有意的,不过是在跟孙女儿说笑罢了。”卢氏闻言,神色放缓了两分,但眉间的怒意仍在。文怡留意到如意眼中闪过的一丝感激与惊喜,心中暗叹:她哪里听不出对方话里的深意?但已经决定了要交好长房,有些事就不能太较真了,况且伯祖母身边的近身侍女,对主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能不得罪,还是不得罪的好。
想到这里,她又望向张婶,眼中带着不悦:“方才不是吩咐过你了?你怎么能去吵醒祖母呢?!”张婶脖子一缩,赔笑道:“小的生怕小姐吃亏……”
卢老夫人朝孙女摆摆手:“你本就该叫我起身才是!”转向如意,见对方态度恭顺,又想着这丫头一向待自己是极尊重的,神色又放缓了些:“你兴许是无意,但你说了那些话,就是想逼我孙女收下东西。收不收的原是小事,只是底下人的闲话叫人听了生气,你们老太太若是有心,把家里人约束好就够了,用不着天天送东西来,九丫头年纪小,受不起这些福份!”
如意低头应是,又道:“老太太已命人将刘婆子押到门外,听从六老太太发落,虽说九小姐大度饶过了她,但六老太太还当教训她一顿才好。”
卢老夫人听了,微微有些诧异,望向孙女,文怡忙道:“孙女想着,那刘嬷嬷虽有错,到底是大伯母的人,孙女是晚辈,实在不好发落她,因此便请如意将人带回去,让她自个儿的主人处置。”
卢老夫人皱皱眉,点了点头:“你想的也有道理。”又说:“我们虽不收东西,你伯祖母却也是一番好意,你就去谢她一谢,省得她不放心,还要派人来看你是不是真的好了。”顿了顿,阴阳怪气地添了句:“说不定会怕你回头又讹她呢!”
如意越发惶恐了:“都是奴婢的不是,我们老太太绝没有这样的想法!六老太太请千万熄怒!”
“起来吧!”卢老夫人没好气地道,“叫人看见了,还以为我不知好歹地拿别人家的奴婢出气呢!”
如意小心翼翼地起身,赔笑道:“我们老太太也惦记着六老太太和九小姐呢,要是能亲眼看到九小姐好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她当然高兴!”卢老夫人冷哼,“我孙女没事,她孙子就不用挨家法了,指不定还可以跟人说,是我在大惊小怪呢!你也不必多说什么,我孙女去谢她便够了,还用不着我亲自上门去卖乖!”
如意不敢再说什么,文怡小心地劝了祖母几句,扶她回后院歇下。卢老夫人对她道:“让赵嬷嬷陪你去,遇事也能有个照应。”
赵嬷嬷忙应了声,文怡却道:“赵嬷嬷去了,祖母身边岂不是没人了?张婶还有许多活要干呢,难免顾此失彼,不过是几步路,孙女儿独自去便行了。长房的人再凶恶,也不会把孙女儿吃了的,难道她们不要脸面了?”
卢老夫人想想也是,便应了,却又嘱咐:“你去了只管道谢便是,不管你那些兄弟姐妹们怎么对你,都不必理他们!”
文怡知道祖母是怕自己再次吃亏,心里一暖,笑道:“祖母放心,孙女虽然自知家世难敌长房,但好歹也是同出自一个祖宗的,都一样是顾氏子孙,又怎会妄自菲薄?”
赵嬷嬷叫了声好:“这话说得好!这才是望族之家出来的姑娘!”
卢老夫人听了也心喜:“说得不错,咱们家原不输给他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便是我们家绝了户落魄了,他们又能风光几年呢?!不好生收敛些,对着族人也这般嚣张,日后还不知会如何呢!”
文怡笑笑,她不知道长房会风光几年,至少在十几年后,长房的嫡女仍能带着大群护卫在京城街头横冲直撞,甚至连皇后娘娘都跟她以姐妹相称,这么看来,自家还是避让些,只要长房的人不过分,有些闲气就忍了吧。
不过这些话她是不能对祖母说的,只能含糊地道:“不管他们家如何嚣张,孙女只依礼行事,上一回原是孙女少不更事没提防,这回可不会再犯一样的错了。”
卢老夫人很满意,文怡再侍候她睡下,添了一小块安神香,才回房换了出门的衣裳,出得前院来。如意与陆三家的已经等候多时了。
顾庄面积不小,宅子也多,为了方便女眷出行,人们都是以马车代步。宣和堂只有一辆半旧的小马车,可容两三个人同坐,挂的青布车帘洗得发白,但看上去还算干净,只是终究带了几分落魄的意味。
如意探问是否需要从宣乐堂叫一辆马车来,文怡摇头:“我家有马车。”便叫张叔套了车子,回头带了几分厉色,嘱咐张婶:“好生看守门户,祖母已歇下了,没事别去打扰,若有什么难以决断的,只管去问赵嬷嬷。嬷嬷不点头,不许放外头人进门!更不许随意开门跟人闲话!”张婶有些骇然,不明白这向来温顺的小主人怎会忽然如此严厉,但总算还记得主仆之别,结结巴巴地应下了,文怡方才上车起行。
马车出了大门,文怡掀起车帘一角,看到原本跪在门前的刘嬷嬷已经不在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押回了宣乐堂。她移开视线,放眼打量外头的景象,脑中回想着记忆中的顾庄。一时间,感触万分,她微微红了眼眶。
顾庄位于平阳城以北**里处,背靠太平山,紧邻太平江,水陆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个定居的好地方。顾氏先祖携家带口来到此地落户,就是看中这里的位置优越,不但离平阳城近,顺着水路前往太平江与东江交界处的大埠康城,也不过两日功夫,再往前去出海口处的第一大港归海城,也只是七八天的路,十分方便,且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更难得的是,当时这块地还是无主的,完全没有开荒。后人常说,顾氏先祖当年能慧眼选中这块福地,而不是在大城里安家,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如今顾庄已经有数千人口常住,除了顾氏族人,还有世代执役的奴仆、依附而来的工匠、佃户、商人等等,市集、商铺、作坊、酒馆……应有尽有,十分热闹,
当年那位顾氏先祖决定在顾庄安家后,曾十分仔细地规划过庄上的房屋。因他连元配、两任继室与二房、妾室在内,一共生了九个儿子,其中六个大的都是嫡出,便在顾庄正中建了一个大宅院,自己带着妻妾与嫡长子一家入住,然后在宅院左右两边建了两个小些的宅子,给元配所出的另两个嫡子与其家眷居住,后排并列的三个再小些的宅院,则是给两任继室所出的三个嫡子备下的,三个庶子的宅院又再往后排,然后围绕着这九个主院,再建祠堂、学舍、粮仓、仆役住房等建筑。之后近百年间,顾氏族人不断繁衍,有的族人分家时建了新宅子,也有族人外迁到异地,这九个主院早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加上庄子里搬来了不少外地人,添了许多房屋,又慢慢增添了商铺酒馆作坊等,码头也改建了,范围不断扩大,到今天已经是个小镇的规模。
文怡所在的六房,就住在九个主院之一的“宣和堂”,正是第二排主院中最西边的宅子。早在她父亲过世后不到一年间,原本三路五进的宅院已经缩减到只剩下中路三进的面积,其余部分都由其他族人占去了。记忆中,前世与长房翻脸后,不过三四年功夫,那三进的院子又叫族人占了一进去。
文怡回忆起往事,紧紧抿住嘴唇,压下心头的悲愤。她知道自己家是绝户,没有男丁支撑,祖传的田产已经在父亲去世后叫族中收回了,只有每月固定分一笔钱粮过来。除此之外,她们祖孙二人,便是靠祖母与母亲的陪嫁度日。祖母与母亲都是出自大家,陪嫁不少,因此家中现下还算宽裕,除了受些轻视,日子并不算难过。只是在与长房反目后,家计才渐渐转坏,终于在舅家讨回母亲陪嫁的奁田,以及祖母病重延医后,一败涂地。
文怡将眼中的泪光轻轻拭去,深呼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如今长房与六房之间的矛盾已经有了缓和的希望,只要她将这件事抹平了,日后便可再图大计。既然佛祖给了她重生一次的机会,她又怎能辜负佛祖的好意?上一世的悲剧,这一世绝不会再重演了!
车窗外传来孩童嬉笑打闹的声音,她再往外看,便发现是八房与九房的几个小堂弟,都是六七岁年纪,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其中九房的小十一正得意地向堂兄弟们炫耀他母亲给他做的新书包,还嚷嚷着要给母亲买她爱吃的糕点,他母亲一高兴,说不定就能给他生一个粉粉嫩嫩的小妹妹了。
文怡眼中闪过一丝艳羡,又很快被路过的一处宅院吸引了目光。那正是她前世在祖母过世后寄居数年的去处,二房四伯父顾宜正的宅子。那时候,四伯父位居族长,是个严厉的人,待她虽不算刻薄,却也不亲近慈爱,到了说亲的时候,更是……
文怡咬咬牙,轻轻晃头,仿佛要将那些不愉快的过往都抛开。这时,车停了一停,车厢外传来婆子跟人打招呼的声音,接着吱呀一声,似乎是一扇大门打开了,马车再次动起来,往前走了一段路,才再度停下。一阵脚步声过后,马车又再往前行了一段路,方才从车厢外传来如意的声音:“九小姐,到了,请九小姐下车。”接着便掀开了帘子。
文怡扶着她的手躬身出了车厢,立时便有婆子送上脚凳,供她踩踏下地。她歪了歪头,发现驾车的已经不是张叔了,换成一个不认得的婆子,张望四周,发觉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院落,四周花木繁密,墙头与月洞门都修饰得十分清雅,应该是到了内院。
记忆中的宣乐堂已经十分模糊了,文怡拿不准自己是不是曾经到过这里,听到如意请自己随她走,便抛开杂念,跟在如意身后往伯祖母居住的院子走去。
于老夫人住在宣乐堂中路后方的萱院,是个三进的大院落,门口挂着乌底金漆的匾额,上书“金萱忘忧”四字。进得院门,满目都是穿红着绿的年轻丫环,笑吟吟地迎上来——却不是迎向文怡,而是迎向如意的——口称:“姐姐怎么这时候才回来?老太太正念叨呢!”又有人说:“苏家姑太太过来了,五福姐姐心急着要寻姐姐去呢!”
如意心中疑惑,但还记得自己的职责,叫丫头们去向于老夫人禀报九小姐前来之事,又恭敬地请文怡在前院坐一坐,用杯茶歇一歇。
文怡听闻伯祖母有客,也没说什么,便随着如意去了,谁知还不到地方,便有一个十七八岁的丫头过来,道:“老太太叫快请九小姐去呢!”如意怔了怔,小声问她:“那苏家姑太太……”那丫头轻轻摇头,冲着文怡笑:“九小姐,快随奴婢来吧。”
文怡认得她是于老夫人身边的另一个大丫头,名唤五福,略一沉吟,又瞥了如意一眼,见她也笑着请自己,便应了声,随她们往后头去。
谁知才拐了一个弯,迎面便来了一个十二三岁的美貌少女,穿着淡紫衫子,素色纱裙,腰间系着碧玉佩,头上绾着珍珠钗,窈窈窕窕,娉娉婷婷,人人见了都禁不住暗暗夸一句:好一位小佳人。
文怡却心下大震,面上的淡然几乎维系不住,好不容易才将眼中的怨恨掩饰下去,重新恢复了平静的神色,只是心中的酸楚仍旧翻滚不已。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眼睁睁看着她送命的六堂姐文慧。
(今日客串:五福。请申请的读者冒头领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