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听后,都受到不小的震撼,并用力鼓着掌。
他们本以为村长不在了,方梓灵之前又被重伤,村子的发展也会因此而停滞,不想方梓灵在这关键时刻,给予大家承诺,也让他们都吃了颗定心丸。
马上有几个村民表态。
“灵丫头,我们都相信,跟着你一定能越过越好!”
“是啊,虽然村长他老人家不在了,但我们都同样拥护你!”
“你一定要带着大家做出点名堂,我们都全力配合!”
方梓灵见乡亲们如此信任自己,也极为感动。
之后,她并未马上回家,而是先到河北的工业园转了一圈。
这里是她凝聚全部心血兴修的,如果说当时真死在府衙,让她最不甘心的,就是由她亲手规划的蓝图无法成形。
此时,远远看去,两栋修建得庄严肃穆,四四方方的建筑在阳光下闪着夺人的光芒,她眼里都是欣慰的笑。
这两栋建筑,正是她非常重视的加工厂和大型学堂。
由于她行动不便,也只是被毛子推着,绕着两栋楼转了一周。
她马上对一旁的柱子道:“柱子叔,我之前交代你的事都办好了吗?”
柱子忙点头回道:“都找好了,教书先生一共三名,手艺师傅八名,三天内就能全部到位,加工场那边的百名帮工已经招好,就等三天后来上工,只是念学堂的娃子还没着手去招,招娃念学堂的事怕是要在府城的经管司备案,可村长不在了,现在没人管这块……”
方梓灵闻言心里一阵痛楚,要在以前,她将这些事跟村长商量后,村长啥都不用她费心,就能将招娃念书的事办好,可村长已经不在了,她眼眶不禁变得酸涩。
她揉了把有些潮湿的眼,道:“备案的事我来想办法,今个儿就开始一家一户动员乡亲们,让他们三天后的一早,将自家的娃都送到学堂来。”
柱子将方梓灵的话记在心里,又问:“咱招收多大年纪的娃?”
方梓灵略加思索,道:“五岁到十五岁间的都可以。”
柱子挠挠头,“十五岁是不是有点大啦?”
乡下人对念书有自己的认知,他们认为,最好的启蒙期,是在九岁前,过了九岁还没启蒙的,脑子会越来越不好使,就算念书也不会有大出息。
也因此,错过最好念书年龄的乡下孩子,就再也没机会去念了。
方梓灵不以为然地笑着道:“咱的目的不是为考秀才、举人,咱是让村里人都能识文断字,只要想念书的,别说娃子,就算二、三十岁的媳妇、汉子也可以来旁听!”
她的这番言论,让身旁站的几人都不禁眉头拧起。
不少人心里暗想,如果都去学堂念书,谁还会踏踏实实给他们干活?
马上,站在一旁的栓子,就将众人心里的想法问出口:“灵丫头,真按你说的,村里要是都成了读书人,下地的活谁还愿意干?”
方梓灵神色肃穆,道:“咱要发展多样化的赚钱营生,以后,想种地的可以种地,不想种地的可到园区内发展,将来咱园区真发展起来,是需要更多识文懂理的高级帮工。”
周围人马上都明白方梓灵的意思了,更知道她是在向长远发展考虑。
如果真要发展村子,光靠下地耕种的庄稼汉子已远远不够了,他们村子还需要更多读书人。
由于村长不在了,现在村里的事务都由副村长方振海负责。
方振海之前一直是方福运的副手,负责管里村中的银钱。
但此时,他做事的热情明显不如之前的村长高。
当沈阔推着方梓灵来到方振海家时,对方只瞟了她一眼,不咸不淡道:“我只是个挂职的副村长,这事可不归我管,你想咋办就自己操持,不用跟我商量。”
方梓灵为难问:“海叔,以后有事都找谁办呀?”
方振海两眼微眯,冷声回了句:“这我就不清楚了,村里没人愿意做村长,也只能等镇上的意思了。”
当他们从方振海家出来时,沈阔不解问:“都一个多月了,村长的人选怎还没定?”
方梓灵叹了口气,道:“我看大家是心寒了,都怕好心没好报。”
她明白,自从村长含冤死在大牢后,村里便流言四起。
有人说,村长干的太多,才招来无妄之灾。
更有人说,还是当个平头百姓安心,不然死都不知咋死的。
这些言论一传播开,就更没有人接手村长这一摊事了。
即便是早就做了副村长的方振海,当村民要推举扶正他时,他死活不干,更可笑的是,他朝那些架他的村民大吼,如果再让他做村长,他就离开弄山村去镇上住。
但如没有村长的张罗,他们的学堂不去府城备案,就是不合法的。
沈阔安慰道:“梓灵,你别着急,我在经管司有朋友,回头我去找他备下案不就成了?”
方梓灵点点头,“看来也只能自己找门路了。”
由于村里招娃的事没人牵头,方梓灵便让栓子、柱子和铁蛋挨家挨户去介绍送娃子念书的好处。
当村民们听说,自家娃可以去念学堂,每年只需交少量书本费,与去镇上念书一年就要花二两银子的束脩比,这些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加上学堂就在村里,念书回来还能给家里分担些活计。
因此,只要家里有男娃的,又在念书的年龄,爹娘都愿意送孩子去念书。
三天后,学堂迎来了第一批学子。
目前,学堂共请了三名教书先生,其中一名为苏府的老管家苏寻。
其他两名也都是通过他介绍,由栓子重金聘请过来的。
他们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进京赶考有心无力,但又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在苏寻的邀请下,便义无反顾地携家带口搬到了弄山村。
方梓灵之前预计的百栋小楼,已有八栋完工了。
她特意将八栋小楼都划为学区房,每栋楼里同时住三户人家。
此时,三名教书先生和八名手艺师傅,都已将家人接来,并住进了那几栋小楼中。